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Buddhistdoor Global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Menu
  • 主頁
  • 明覺專稿
    • 所有明覺文章
    • 聞法趣入
    • 思惟諸法
    • 修行處處
    • 文化薈萃
    • 人間關懷
    • 和敬社會
    • 素善人生
    • 明覺長文
    • 明覺電子季刊
    • 作者搜尋
  • 時事脈搏
  • 專題網站
    •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 諸佛菩薩
    • 明覺學佛
    • 觀音專輯
    • 淨土專輯
    • veggie365
    • 活好身心靈
    • 拾方視角
    • 拾方藝廊
    • 藝術當下
    • Channel B
  • 活動消息
  • 佛門淘寶
  • 十方影音
    • 精彩音頻
    • 動感影頻
  • 護持我們
  • 訂閱通訊
  • 關於我們
    • 宗旨
    • 作者搜尋
  • Buddhistdoor Global
  • Buddhistdoor Español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明覺作者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8c%81%e7%84%b6%e6%b3%95%e5%b8%ab/" title="Posts by 持然法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持然法師</a>

持然法師

祭祀與修道,是否都能兼具自利與利他精神?談《增支部》之傷歌邏的錯誤謬見

持然法師 2022-09-16

她說學佛當義工大半輩子,想不到在生命來到最後的階段,也是這輩子最艱難的時段,身體需要接受不同藥物治療…

全文 >

豬王被上戰袍,便能戰勝老虎?《中阿含經・蜱肆經》中教導我們如何應對惡知見者⋯⋯

持然法師 2022-09-02

小時候家裏有段時間有養豬,主要負責的是大姐及三姐。一般我們會拿雞、鴨、牛的糞便當肥料,但卻對豬屎避之…

全文 >

不要再上當了!遠離魔王的勢力範圍──談《雜阿含經》之「明觸」

持然法師 2022-08-19

根據經典記載,魔王除了在佛成道前,派了他的三個女兒來擾亂佛之外,即使在佛成道後,魔王也曾向佛陀發出挑…

全文 >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占相吉凶是否有用?談《雜阿含經》之五蘊無常觀

持然法師 2022-08-05

不時會被種種問題難倒,如:「法師!你幫我看看,我過得了這一關嗎?」「我還有機會好起來嗎?」「算命佬說…

全文 >

一念之間,當下就是輪迴?談《增壹阿含經》之「一念地獄,再念天堂!」

持然法師 2022-07-22

培養清淨善心、善念很重要。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隨時保持善心善念,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外面的境界…

全文 >

一場尋找快樂修行之旅!——「好自端嚴」課程之啟發

持然法師 2022-07-08

近年來,有些人稱呼開仁法師您「方丈」,「長老」,或「法師」。這麼多年了,我與同學還是改不了口,一直尊…

全文 >

如何能使如來正法久住,不令其沉沒?談《雜阿含經》中之五因緣具足

持然法師 2022-06-24

眨眼間,一年一度出家僧人之「結夏安居」悄悄來臨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多了一項跟隨老師一起上課。離開…

全文 >

生活中的十二因緣!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教導我們如何不再令貪愛等煩惱壯大?

持然法師 2022-06-10

佛陀開示,眾生以六根接觸外境,煩惱繫縛外境的人、事、物。對人、事、物產生愛樂貪著,眷戀不捨。此時貪愛…

全文 >

欲得幸福快樂,當恆常與慈俱!談慈心與福報的重要性

持然法師 2022-05-27

慈心令心柔和,不只惡法不現,還是深入眾多善法的第一步。在這渾濁的世間,慈心者不與他人鬥爭,讓自身常處…

全文 >

風,它不一向吹!談《雜阿含經》之樂、苦及捨三受

持然法師 2022-05-13

第五波疫情緩和,隨著各類限制的條例鬆綁,大家都盡可能離開待了許久的家,外出用餐或散心。由一月防疫措施…

全文 >

不圖改變他人的習氣,只為更佳善待自己!談《中阿含經》之對治不善念

持然法師 2022-04-29

初初來香港,趣事一籮筐。有一次搭乘紅色小巴,下車時數著手中的零錢,預備給車費,結果惹來司機劈頭蓋臉的…

全文 >

排山倒海的事情,抵不上插隊前來的無常!《增壹阿含經》如何教導我們到達安穩快樂的彼岸?

持然法師 2022-04-15

現實生活中,相信每日等待我們去面對、處理的事情不勝枚舉,但別忘了無常這件事,隨時會插隊前來逼你面對。…

全文 >
« 上一頁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 Page13 下一頁 »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護持佛門網:網上捐款 | 下載捐款表格 |
恒生銀行戶口號碼 : 789-668662-883

搜尋

關於我們

佛門網內容豐富, 緊扣時代脈搏 , 提倡聞思修並重。 讀者可以在網站內的主目錄方便地找到各種内容, 並點擊進入各專題網站閱讀。

相關機構

贊助

佛門網應用程式

佛門網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2023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