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佛前供花,有何說法與講究?

(圖:南島佛光山)

佛前供花有何說法與講究?在寺院裏,經常可見捧著鮮花前來禮佛的信眾,佛前供桌上,通常也是鮮花環繞,佛菩薩展露慈容,宛在叢中笑。

佛前供花,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此為佛門儀式之一。將世間最美好的獻給諸佛菩薩,而佛菩薩慈悲,總以種種方便啟迪我們。

花代表因,所謂「花開結子」,是以佛前供花來提醒眾生播種成佛之因、求成佛之果——以一切利他善行、自淨提升、發露懺悔、大願精進等等,鋪就轉凡成聖之路,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好因、修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

鮮花,常與美好的事物相聯繫,讓人心生美好。以鮮花供佛,也有意想不到的果報。

相傳,玉琳國師前世因為救弟弟而被大火毀容。他以花供養藥師佛像,勤修藥師法門,於後世感得了妙相莊嚴的果報,人天共讚,傳為佛門的美談。

在經典中,以花供佛常載於佛典。如《法華經》中云:「佛說此經已,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佛前供花,不僅可以外修容貌,內也可修心性。佛前供奉的花,時時提醒你不忘精進修行、修習六度。

你看花開展現的美景,令人心生愉悅,帶給人歡喜,是因為它有布施的精神,提醒人布施得福,學會布施。

花開需經種子深埋土壤,經過一段時間的孕育破土成長,甚至開花後仍需耐得住風霜雨雪,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忍辱讓我們厚積薄發。

一朵花,不管花期長短,總是努力散發芬芳,展現它最美好的一面。即使花凋零,也化作春泥更護花,或留下種子待來年,為繼起的生命而準備,時時不忘精進,生生不息。

鮮花供佛,於家中也可,於寺院也行。心懷慈悲,常與美好事物為伴,精進修行會讓你更有內在美。


轉載自新禪風:
https://www.xinchanfeng.com/1-1/30499.html

延伸閱讀:
造化自然 ——與花道師珠寶一席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