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生命最後三個月的身教:依空法師講說《遊行經》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2月18日佛學講座:法師勉眾,感覺星雲大師一直都在,就像我們也感覺佛陀沒有離開過一樣,佛陀與大師一直都在我們心中。(圖:人間通訊社)

佛光山台北道場2月18日於十四樓如來殿舉行「人間佛教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宣講「《遊行經》—佛陀最後的身教」。法師深入淺出地說,佛陀以八十歲生病的色身,在生命最後三個月,從羅閱城起往北遊行各地,最後到達拘尸那竭城滅度,總共行走300公里路,經過五個國家,化導四眾及異學,讓弟子明白應該要更有智慧看待生死。有八關齋戒戒子與信眾,及線上聽講近800人與會。

依空法師開示,佛陀以「七退法」表達對戰爭與政治的看法。舉例:摩揭陀國王阿闍世打算攻打跋祇國,先派大臣禹舍去向佛陀請益。佛陀藉著巧問阿難,圓融地回答禹舍:阿難是否聽聞跋祇國的人民,以民主議事,很有正義感;國家君臣和順,政治清明;百姓奉法曉忌,不違禮度;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恭於宗廟,致敬鬼神;人民正派善良,言不及邪;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未曾懈怠?阿難逐一回覆聽聞。禹舍聞法後向佛陀說:「跋祇國人只要實踐其中一條,我摩揭陀國就無法戰勝他們,何況七條具足。」乃辭佛而歸。

佛陀繼續走到那陀村時,因勢利導對「生死觀」的看法。阿難問佛陀,命終生何處?佛告阿難,伽伽羅等十二人得阿那含果,此生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五十人得斯陀含果,人間天上各來受生一次;500人得須陀洹果,預入聖人支流,人間、天上七次往返。證得阿羅漢果,即已解脫輪迴。佛陀告訴阿難:「人生有生有死,這是世間常情,有甚麼好奇怪呢?」又說「法鏡者」,就是弟子得四不壞信,歡喜信佛、信法、信僧及信賢聖戒。

依空法師說,佛陀重承諾及眾生平等。當佛陀去毘舍離途中,度淫女菴婆婆梨受三皈五戒,為其說「四諦法」,女將園宅施授予佛及僧;再度五百貴族,說「五寶難得」法:一者如來至真出現於世、二者如來證法能演說者、三者如來演法能信解者、四者如來演法能成就者、五者臨危救厄知反復者。

佛陀行至竹林叢,慈悲告諸比丘,此地飢饉,乞求難得,大眾宜往他國分部安居,只有佛與阿難獨留。在後結夏安居中,佛陀生病了,全身痛甚。佛自念言:「諸弟子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依空法師說,星雲大師在九十歲的時候,對於死亡,就告訴徒眾說:「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大師慈悲讓弟子們都辦妥今年的上燈法會及佛光人春節回山最後一梯次離開本山後,於2月5日下午5點安詳捨報。

依空法師接著說明,佛說「無常法」,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佛陀偈頌:「吾年老矣,餘命無幾;所作已辦,今當捨壽。」這時候,阿難才知道以往錯失良機,因在這之前佛曾三次現相,唯阿難均默然以對,猶不勸請佛留住一劫。

佛陀走到波婆城闍頭園,有一工匠之子周那來聽聞佛法。特別煮栴檀樹耳,獨奉世尊。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成為佛陀最後一位供養者。佛陀要阿難告訴周那說:「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因佛初成道與臨滅度時,能施食者二者功德無異。隨後,周那在隨往波婆城途中,如願於佛前般涅槃。佛陀最後一位優婆塞弟子名叫福貴,因為對禪定有疑惑而來請法。如來所收最後一個弟子名叫須跋,是拘尸城內一名梵志,那時已經120歲,在佛前受戒後先於佛陀滅度。

依空法師說明,佛陀入滅後,大迦葉帶著500弟子直奔拘尸城天冠寺欲面覲舍利,問阿難三次不得見。但見「佛足異色」,詢問阿難後大迦葉立即跪下說:「請佛陀放心,您的聖法我一定會像您的兩隻腳一樣,弘揚出去!」佛足忽然不現。佛陀荼毗後,八王爭分舍利,舍利便分供於八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生時髮塔供養。

依空法師勉眾,感覺星雲大師一直都在,看到都是他的相片、說法、一筆字,感受他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沒有離開。就像我們也感覺佛陀沒有離開過一樣,佛陀與大師一直都在我們心中。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149550

延伸閱讀:
佛陀涅槃紀念日:雖然佛陀已在多年前入滅,但法身仍流傳至今,深植人心⋯⋯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