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六祖惠能說「心平何勞持戒」,是可以不用持戒的意思嗎?

(圖:Pixabay)

六祖大師在《壇經》中曾向大眾演說了一首《無相頌》,並說:

「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無相頌》開頭第一句便說:「心平何勞持戒?」不少人便以這句「反問」為依據,將自己的散漫行為解釋為「不執著於戒律」 ,甚至將不學戒律視為高人一等的「超越」知見。那麼六祖大師的本意是這樣嗎?

佛教常說,佛法要從戒、定、慧這三無漏學而得進入,其中又以戒為基礎,因戒生定,由定發慧,缺一不可。六祖這句話在說「何勞持戒」前顯然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心平」。這裏的心平並不是說平復情緒,也不是持心中正、不偏不倚那麼簡單,而是心常平直,與道相應。如果真的可以做到心常平直,那麼就不需要刻意持戒,因為舉手投足都已經完全合乎戒律,自然不必拘泥於戒相的條文了。

心常平直這話說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並不簡單。就以不殺生戒來說,想要對人不起殺心似乎不難;那對於蚊蟲螞蟻,尤其是正在叮咬我們的蚊蟲螞蟻也能不起一念殺心,便有許多人做不到了;更進一步,對於我們的冤家對頭,還能夠像菩薩一樣常懷慈悲,不起絲毫的厭惡惱害之心,乃至將此慈悲推而廣之到一切眾生,像諸佛一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才稱得上完完全全與道相應的心常平直,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呢?果真能夠做到時刻慈悲的「心平」如佛,時刻與佛性相應,不殺生戒對其也就沒有意義了,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刻意去「持」了。

不偷盜戒也是如此,佛陀制戒的用意在於防非止惡,盜竊成性的人倘若想要痛改前非,當然需要持這一戒。而我們如果真的能夠沒有偷竊之心,乃至不起一念貪心,這條戒也便不用刻意去持了。反觀我們自己,對於世間種種真的沒有絲毫貪心了嗎?

虛雲老和尚對於這一問題曾有專門開示,我們便以這段開示作為本文的結尾,與大家共勉:

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是為最上根人說。上根利智一聞道法,行解相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過,善相且無,何有於惡。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風所轉。

「心平」二字,談何容易?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瞋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曷若恆時步步為營,從事相體認:舉心動念,當修十善。事相雖末,攝末歸本,疾得菩提。

轉載自靈隱寺:
https://mp.weixin.qq.com/s…pGA

延伸閱讀:
戒律的藝術────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二十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