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於3月9日上午,於大殿圓滿第二十八屆前後兩梯次的「在家菩薩戒」,禮請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座和尚惠敏法師、副住持果醒法師為菩薩戒法師,共有1,171位在家居士受戒;歷經四天三夜的演禮、說戒、懺摩,虔心搭起菩薩衣,發願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走向菩薩修道成佛之路。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恭喜新戒菩薩們受戒圓滿,並引用「戒為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提醒受戒居士們受戒守戒的重要性。方丈和尚為新戒菩薩細講因緣果報觀,勸請要時時修正自我的身口意三業。

方丈和尚開示,修學佛法基本的三個層次就是戒、定、慧,而「戒」也包括以信願行利人利己的菩提心。修學佛法可讓自己受益,也能幫助他人離生死、離煩惱;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菩提心、初發心以及信心。方丈和尚在在提醒,勿因任何外在環境與人事物來影響菩提心,在日常中要學習運用佛法智慧,以「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來處理困境。
與大家一起發願「從今身至佛身,皈依諸佛如來一切淨戒」,蔡秉芸深切感受到典禮的莊嚴與大家的恭敬。她十分感恩所有協助受戒儀式圓滿的義工與法師。在聆聽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錄影開示後,讓她明白原來持戒可以讓人身心平安、增長智慧、培養慈悲心,尤其看見身旁義工們的奉獻,更讓她體會何謂行菩薩道,相當感動。
「一受永受,生生世世永為佛弟子。」陳慈娟說,到法鼓山受菩薩戒的四天三夜,每天都過得好充實,憶及在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披上菩薩衣的那一瞬間;以及受幽冥戒時,想到已往生的親友能一同受菩薩戒,都令她萬分感恩與感動。她發願要在生活中培養慈悲心、更精進學佛。
賴虹君分享,起初是為了安定身心才開始禪修,接著對佛學產生了研修的興趣。當在戒場中跪拜懺悔時,憶想起生活中,有意無意傷害到的親友或眾生,發現每個起心動念原來都極其重要;體悟到「每個人都應種下善的種子」、「持守戒律的生活」,這對於身、環境、社會都有良好的影響。她也自我勉勵,要逐步踏實朝向菩薩道,助人助己超脫輪迴的苦。

「參加菩薩戒是一份自我成長的禮物。」張現豪分享,在平時修持的過程中,常為妄念煩惱所苦,因此希望能藉由受戒,時刻提醒改正自我的行為。四天的禁語,讓他能在沉靜的環境中覺察自我、關注呼吸、止息妄念,學習如何回歸清淨心。對於僧團法師的身教與威儀,更帶給他深深的感動,並發願今後要更用心對待、好好照顧身邊的親友。
轉載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x…750746616
延伸閱讀:
在服務中修行——專訪法鼓山讀書會帶領人陳梓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