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寶華寺於3月9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為眾解說「淨土法門」,如何透過修行創造人間淨土。法師強調佛法是根本,從人間佛教的理念促進生活上的身心安樂,住持覺來法師帶領信眾逾180人一同聆聽法益。
有關淨土在佛法中的意涵,永本法師首先引述太虛大師所說「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聲聞、圓覺、菩薩乃至佛,都是在學佛過程中才能夠成就,許多人學佛數年,希望現生能得安樂,但如果心不清淨則智慧不生,就看不清世間萬象;法師強調淨化心靈「受戒」就是自我最好的規範,防非止惡,透過學習佛陀的智慧去除煩惱,內心清淨自在就是淨土。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看清楚世間實相,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永本法師表示,真正的淨土不只涵蓋極樂世界,更是修學的整體概念,在學習經論的過程中,就是在成就佛道。佛陀是兩足尊,代表福德與智慧的圓滿,當福德不夠時則事事不順,而智慧不足時,做事常生煩惱不斷。所以人間淨土的修行,除了外在生活的環保,還要能放下內心的執著與佔有。
永本法師講述在人間何為「實報莊嚴土」,就是在不斷與人廣結善緣的過程中,成就自己未來的報身。當讚嘆別人說好話時,在修為的過程中,會在未來回歸到自己所有因緣的真相上。法師告訴大眾一個秘密,人在往生之後,如果在人間完全沒有行善積德,那他就沒有往生淨土的資糧;反觀有修善積德的人,才能擁有莊嚴的法衣。另強調碰到事情時,以佛法的角度做思維,就能更清楚做事的正面意義。
法師講述觀無量壽經,提及觀阿彌陀佛身相時,當下等同見到十方諸佛。藉由專注一心念佛,如此觀照自心趨於正念,知道心的善惡好壞,斷除煩惱就是走在佛道上。菩薩在人間行菩薩道時,處處與人為善,時時與人結緣,如此就能在生活中,創造現世的安樂淨土,成就未來的身相。
永本法師說人間修行即是淨土修行,便是結合佛光信條「三好、四給」的精神,並以偈語「一句彌陀最方便,不費工夫不費錢,但教一念無間斷,何愁難到法王前」勉勵大眾精進修持,並祝福大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轉載自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67051
延伸閱讀:
以彈琴喻修行的不疾不徐!談《雜阿含經》之二十億耳的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