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甚麼是隨眾過堂?過堂有甚麼好處?
隨眾過堂,就是集體用飯。
堂,指齋堂,是吃飯用齋的地方。因為寺院裏人多,集體吃飯採用「過堂」的方式好處很多,或許有人初時不習慣過堂的規矩,有點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受用。
古德云:隨眾過堂,好處有八。
一、不懈息故
就是不放逸,過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通是通知。
第一通,是通知準備吃飯;第二通,眾人穿袍搭衣,進入齋堂次序就座;第三通,靜候大和尚。
這樣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二、供養省力
廚房及行堂(盛飯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過排好碗筷,盛飯菜,收拾統一整理快易。
三、平等無我
大家吃同樣的飯菜,無人我相。大和尚小和尚都沒有不同供養,體現出佛教的平等觀。
四、不偏眾食
大家用膳平等,各樣食物分配均衡,營養便會均勻,對身體亦有好處,又能改變不良的習氣。
五、甘苦同受
大家無有揀擇、對任何飲食,如嘗甘露,沒有分別心,法喜無窮。
六、存在念故
息諸妄緣,當觀信施難消,為作藥食而已,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是謂存在念。
七、如法如理
唐代以後,寺院內人數漸多,尤其在傳戒時,常過千人,若不設過堂規則,便會很亂。有次序是使人心安道隆,而體現出佛教的教育精神。
八、起止威儀
佛弟子,凡事都超眾,連吃飯都有學問,有規有矩,令見者生歡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現身說法。(摘自《佛教儀規入門》)
轉載自中華網佛學:
https://fo.china.com/focommon/20001209/20221202/25693595.html
延伸閱讀:
人生是「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