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歷史古剎涼州大雲寺完成修繕,向大眾開放

圖為涼州大雲寺正門。(圖:武威西夏博物館)

11月20日,經過歷時兩年的修繕與保護後,被譽為「千年古剎」的涼州大雲寺面向社會民眾開放。

涼州大雲寺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處佛教古剎。根據史料記載,該寺由東晉十六國前涼王張天錫建造,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名大雲寺,西夏稱護國寺。

寺內出土的《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是迄今所見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西夏文和漢文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 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先前由於涼州大雲寺建築群出現不同程度的地面破損、牆體酥鹼、瓦片開裂等情況,甘肅文物部門在2021年11月啟動了對該寺的保護修繕。 這項修繕工程不僅包括古鐘樓、火廟大殿、春秋閣等六座文物單體建築的病害處理及維修,也對開放區院落地面、圍牆、內部給排水、電氣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整修。

圖為涼州大雲寺的古鐘樓。 (圖:武威西夏博物館)

涼州大雲寺是見證古絲路佛教東傳、中西往來的重要文物遺存。 11月20日,大雲寺在正式開放的同時,也增設了涼州大雲寺歷史變遷展覽,以及木質屏風、木質轎車等實物展出,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觀看。 遊客不僅可以領略前涼時期佛教文化及鐘樓風采,也可從二十三通歷代石質碑刻,以及十餘塊匾額中感受武威深厚的文化底蘊。


轉載自新華社:
http://www.gs.xin…c.html

延伸閱讀:
探究佛教傳播史的璀璨:《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中英文同步出版,以360°佛教遺址全景圖、全彩圖文展示浩瀚的海上佛教史⋯⋯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