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人心浮躁,苦惱熾然,皆由心的不安而起。僧徹法師開示,修道者應該擁有這四顆心⋯⋯

(圖:網上圖片)

當今世代,物質文明豐厚,但自然界失衡;資訊科技發達,但社會動盪,人心浮躁不安。追溯原因,當然關乎天災,也有源於人禍。以佛教義理來說,這都是因眾生業力牽引,引生「共業」和「不共業」的果報。有人說:宗教信仰往往發生於亂世,或在亂世中特別興旺,因為宗教可慰藉亂世迷惘的人心。踏入廿一世紀,宗教信仰越發受人重視,佛教也有長足的發展。其實自上世紀以來,佛教予人的印象也在不斷轉變­­──由消極出世,變為積極入世。教界的大德長老,也積極推廣和發展「人生佛教」、「人間佛教」和「人間淨土」,且均主張學佛應從培養人生正行起。

修道安心

人心浮躁,苦惱熾然,皆由心的不安而起。「清心」、「自在」對現代人來說,似乎比「財寶」、「名利」,甚至「健康」更為重要。我知道有這樣的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位非常精進,且已有神通的比丘,每當他參禪打坐時,總有四隻禽獸環繞他左右,徘徊不去。有一天,牠們正互相討論世間甚麼是最苦的話題。

大鷹說:「各位,我認為世間要算飢渴是最苦的了。當飢渴時,身如火燒,喉如刀割。我們鳥類死亡,大都是由於飢渴的關係。」

鴿子說:「不對,不對。我認為世間以淫欲為最苦。當色慾熾盛時,一點顧忌都沒有,甚至連生死也顧不及。」

小狗說:「我認為世間以瞋恚為最苦。當一念瞋心生起,理智就被蒙蔽。親疏不分,好壞不論,能殺人,也害己。」

花鹿說:「我認為世間最苦的要算驚懼了。我居於森林,心常不安。既畏懼獵人,又擔心豺狼虎豹的侵襲,終日驚懼惶恐。」

這四隻禽獸說的話,比丘在禪定中一一聽在耳中,並給牠們開示說:「要知世間之苦,莫如有身,身為苦器,為眾苦所集。我捨俗修道、滅意斷想,不貪四大,就是為了斷除苦源。四大苦空,五蘊非我。唯有發願修行,捨棄虛妄之身,才是解脫之道啊。」

這則故事說明:佛教講求修持,而修持中又以修心為首要。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只要心識明淨,就可以轉苦為樂。

修道者的心

現在世界上宗教多門,但不管信仰為何、宗派為何,都講究修道修心。修道者要有修道者的心。修道者的心是怎樣的呢?

一、出離心

世間人情的濃淡親疏,往往因為情執,所以我們容易患得患失,為「求不得」或「愛別離」等苦痛逼迫,墮入情網,不能自拔。所以佛陀教導修行者,要靜觀「四念住」,修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透過觀照而生「出離心」。出離心生,不貪不執,自然安樂自在。

二、平常心

人往往隨著環境的順逆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心常常被環境影響,且妄想紛飛,心猿意馬,久而久之,心為環境役使而不能自知自拔。所以佛教的修行者,要修學「戒」、「定」、「慧」。以戒律、禪定和智慧,覺知榮枯哀樂是人生無常的實相,就可以哀而不傷,樂而不縱。抱持「平常心」,理得自然心安。

三、中道心

世間上的人每天都活在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貪著和「有無」的計較中,終日不得安住。《金剛經》云:「菩薩布施,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凡夫布施,應有所住而行」。菩薩擁有慈悲,凡夫執著貪有。後者遠離真實,沉溺虛幻。只要明白「有」非永遠的擁有,而是暫有還無,放下執著,才能得大安住。佛教的修行者因為能秉持「中道」,心地澄明清淨,與道相應,所以安穩自在。

四、慈悲心

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心就是給人快樂,拔除別人的痛苦。慈是歡喜分享,悲是同理同情。而佛菩薩的慈悲更是無邊無際,無私無償的,佛菩薩甚至會不惜生命,割愛捨身。一般人是在有能力、一定範圍下,去施行慈悲,但佛教的行者,是以佛菩薩的慈悲行願為終身家業,無邊無盡,所以得大歡喜,大自在。

其實所謂修道者的心:「出離心」、「平常心」、「中道心」和「慈悲心」,人皆有之,只要躬行實踐,憑藉「清淨心」昇華為「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信念,轉輾薰習,假以時日,全球同化,世界人類就可和樂共存,歡喜自在。屆時「人間淨土」,信可成就了。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689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