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仇恨承諾 寬恕承諾 (二)

Everett L. Worthington, Jr.,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2006), New York: Routledge.
Everett L. Worthington, Jr.,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2006), New York: Routledge.

“Forgiveness is at the individual, internal level. It does not determine whether a person will pursue social, civil, or societal justice. Justice is at the social level.”

Everett L. Worthington, Jr.

In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2006) New York: Routledge      

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一方感受被欺壓、欺凌,這是一種權力位置上的不平衡,不平衡勾起憤怒情緒,同時可以推動受欺凌一方在心中作出自我許諾。

許諾仇恨,許諾復仇,許諾出盡全身吃奶之力防止同樣的不公不義再度登場。如此許諾,屬於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也是一種防禦本能,必須要把憤怒仇恨推高放大,整個人浸泡於戰鬥意識、防衛格局,不管爭鬥結果如何,自我先感覺強大膨脹。

戲劇中常常有此情節,雙方作戰,一方慘敗,死亡即至,戰敗一方更緊抱仇恨痴纏不放,甚至遺言化成地獄亡魂也決不抹掉一毫克恨意,仇恨必須一代一代廣泛流傳。透過仇恨,某些人會感覺壯大,並相信某些基因可以開枝散葉。

情緒總有相應的身體行為傾向(action tendency),憤怒的行為傾向為攻擊,讓人感覺堅強,呼喚仇恨,有時就是為了感覺尚未落敗,這是一種內在狀態的調節,同樣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集體盟約。

一個團體仇恨另一個團體,透過排外去啟動內聚力量,仇恨的聯結生出一張網,串連個體,甚至生出一種團體身份,人在仇恨中不再孤獨,仇恨成了孤絕個體依偎的懷抱。仇恨迷人,若此。

當仇恨落戶精神境地,它不輕言遷移,心理學用語為「反芻」(rumination),負面情緒總在人的內心重複反芻,仇恨的人反芻不公平經驗,憂鬱的人反芻各種自責思想,焦慮的人反芻危機與緊張。反芻再反芻,負面情緒落地生根;反芻再反芻,心靈終無法回歸平靜與安寧。

如何化解仇恨?寬恕是有效解靈藥。

但先自問:怎麼可以!人家不公不義,若大方寬恕,便是婦人之仁,甚至是另一種無恥;彷佛在廣大社會培植毒草,也彷彿在七百萬人小島上放慢性毒氣!

就此必須說明,寬恕與和解的關係。寬恕不一定等同和解,和解也不一定意味寬恕。寬恕並非單一的情緒,它可以是多種情緒混合物,它既是一種個人的心理狀態,也可以包括人與人之間不再追究舊恨的一種決定。

有時,寬恕也不是一次性決定,它是漫長的放下過程:先要立下決心,不再憤怒,但幾天後又再憤慨填胸,就必須再次認真下決心,拒絕給憤怒控制,解放心靈。這是心的鍛練,必須持之有恆,寬恕才可以生根。

寬恕,就是讓自己心中無恨,這是個人的解放。至於和解,則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重建,沒有信任,人就不可能走近。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