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以禪修轉化和超越自己:楊蓓教授引導我們練習專一

(圖:心靈工坊)

身穿鬆身衫褲、爽朗短髮、精神充沛的楊教授站在講台:「有些人把禪修去宗教化,將它變成工具,這樣便難以在心理層面上產生療效,容易走偏。」 2016年7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禮請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教授,於香港中文大學主講「禪修歷程中的轉化與超越」。 

楊教授是心理學與輔導學專家,因緣下跟隨聖嚴法師學習禪修與佛法,因為知識份子的好奇心驅使,開始探索禪修與心理之間的關聯,以及禪修對心理的影響。楊教授嘗試把禪修與自己的專業領域結合起來,與更多人分享探索成果。記得講座報名時由於反應熱烈,盛況空前,主辦單位一再通知為免向隅,需另覓場地容納更多聽眾,可見楊蓓教授的號召力非凡。

禪修帶來的定、靜、安、慮、得

我們也許亦有這樣的經驗:生活中一旦出了岔子,如出門忘了帶手機,「不確定因素增加」,我們會擔心對外失聯絡,自身安全感下降,這是由於我們的「心」居無定所、四處飄泊,人際關係疏離,帶來孤單飄流的感覺,甚至自我封閉。這時侯,禪修就能發揮作用。

在禪修歷程中會遇上「定」:將心置於一處,使心不再感到飄流。禪修過程中也會「靜」下來:默然忘言,讓我們有機會反思每天生活裏所言是否必要。再而是「安」:輕鬆自在。安靜對一些都市人來說是恐怖,所以需安排工作給「心」去抓住。禪修卻讓我們的心安下來,輕鬆自在。還有是「慮」:覺察心的變動,留意自己心的變化,這對都市人來說極具挑戰性,因為生活步伐太急速,經常因條件反射而行動,卻忘失動念。當然,必要提的是禪修所「得」:這是內心升起的智慧,此前四點都能做到,「得」便會自然生起。

掌控與失控之間,練習專一而不控制

走進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難發現城市人生活步伐急速。不少人愛制訂標準,甚至試圖造就「專家化」的現實,以便於控制周遭事情,期望達至可預測的結果,令整體環境充滿競爭性。

禪修是在「掌控與失控之間,練習專一而不控制」,就是從修習中了解心的本質和面對其變化流轉,領悟心的安定其實並非來自於事事掌握操控。當了解到生命中的「不可控」,學懂隨順因緣,鮮活自在,便不再苦苦執著於外在環境不如心中所想。

其實禪修是一個「新的掌控」──一個方法去對治原有的掌控,過程中是一個轉化。當心慢慢安定於某一位置,感覺清明的狀態下,人慢慢的懂得放鬆和放下包袱,不再糾纏在「原有的掌控」之中。

把禪修去宗教化,將它變成工具,這樣便難以在心理層面上產生療效,容易走偏。


– 楊蓓教授

如何通過佛法成就行為的轉化和超越

楊蓓教授提到,「轉化」是心理學常用的詞彙,這並不是指「由甲變成乙」,而是「由甲逐漸轉變成甲+、甲-」,一點一滴的慢慢起變化。「超越」一詞則常用於宗教層面,是改變的一種。

要改變人類的行為並不容易,轉化和超越兩途徑都十分重要。佛法又怎樣成就行為的轉化和超越?簡單來說:1) 轉化:需要明白並實踐佛法,老實堅持禪修,變化將會慢慢的彰顯出來。2) 超越:從境緣發生的當下抽離,跟佛法連結,與空慧相印,領悟在剎那中開顯。以上兩點皆以練心為主軸,兩者相互為用,相輔相成。

至於在方法上,修者應了解和實踐止觀。止觀禪修中的「止」是穩定,不逃、不避,面對,持續由外而內的聚焦於己;「觀」是內省,體驗、覺察、不評斷、接納、此時此刻、覺知習性。當由「止」入「觀」,止觀雙運的時候,把心由外而內收攝,安定下來再自我覺察反省。 當中必須包括「正知見」,就是以正信的佛法引導,便不致在禪修上走偏。

楊教授是一位心理學家,了解禪修與心理學兩者的關係。教授指出,禪修與心理學的相同之處,就是促進改變,安身立命。然而,兩者亦存在相異。她又提出了以下三點:1) 認知上,禪修是生命本質取向,心理學則是病理取向;2) 方法上,禪修採取練心生定慧,心理學則採取問題解決方法;3) 心態上:禪修者主動療癒,心理學的對象則為被動療者。

平常心是道,把人做好

楊蓓教授總結,平常心就是道,要懂得隨順因緣,接納無常的出現,泯滅對立去執著,以願力轉化業障罪疚,消融自我,把人做好。 教授引用一首虛雲老和尚令她非常感動的偈語作結:「一棒把千古業魔打死,救活喚醒來,放入微塵共作道場。兩手將山河大地捏扁,搓圓掐碎了,遍散虛空渾無色相。」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