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法如何化解紛爭? 從王座爭奪戰說起

這幅壁畫位於斯里蘭卡的卡拉尼亞寺中,描述佛陀調伏戰鬥中的民族。
這幅壁畫位於斯里蘭卡的卡拉尼亞寺中,描述佛陀調伏戰鬥中的民族。

資訊科技發達,不論是戰事、恐怖襲擊,又或者一些隨機殺人事件,即使事發地在千里之外,都會瞬間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屏幕,大家外遊時難免多一點顧慮。事實上,戰爭和殺戮距離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

就國際上的衝突和戰爭,佛法可給我們甚麼啟示?據說,在佛陀的時代,塔巴派尼(即現今斯里蘭卡)有兩個氏族為爭奪鑲有寶石的王座而開戰。佛陀見狀,隨即前赴排難解紛。當時,佛陀在衝突雙方的上空出現,大白天瞬間變成黑夜,眼見世界末日快要降臨,雙方戰士驚惶失措,遂放下武器。然後,佛陀向他們講解佛法,一改他們過往盲目崇尚物質主義的生活方式。

面對衝突和戰爭,多年來國際組織努力不懈,建立了一些制度應對。聯合國及相關機構在維持和平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儘管如此,近年來我們還是看到盧旺達和波斯尼亞等國家發生內戰及種族滅絕等暴行。


無明釀成衝突鬥爭

佛法肯定人世間的確存在衝突、戰爭及殘酷行為。煩惱是人類的本性,貪婪和仇恨人皆有之。國家是由公民和領袖構成的集體,他們都是充滿煩惱的人,這就成為衝突的根源。而且,多數人對生命的三大特性(無常、苦、無我)並不了解,國家自然成為衝突和爭奪自身利益的主體。

佛學對衝突的解釋與一些國際關係理論流派互相呼應。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認定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各國具備自身的物質條件和能力,謀求一己利益。主張商業自由主義的論者則指出,是資源的匱乏引發國與國的衝突。這些理論對國際政治體系的理解,其實就是充滿煩惱狀態的寫照。


淨除煩惱 締造和平

另一方面,淨除煩惱是佛學對個人靈性增益的其中一種方法。五戒、八正道和四梵行(即是修行與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可以使內心和外在達至和平的境界。根據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共同遵守的民主原則可以有效避免國與國兵戎相見。一個奉行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的世界,建基於民主、法治、權利、自由和公平之上,這與佛陀就良好治國的說法相近。佛陀曾經盛讚一些古印度和尼泊爾的氏族,如離車族的同盟領袖為模範君主。這些氏族的統治者經討論和商議,並由選舉產生。佛陀又說明作為君主應有的行為守則,確保國家不致衰敗,人民貧困也不致產生社會暴力。

不過,現實世界並不如此理想。不管是佛陀的時代還是現代,人類衝突始終沒有停止。維持和平的制度失效,是因為煩惱在作祟。畢竟,人類還是需要一些歷練,衝擊固有的觀念,方可下定決心去除煩惱。

塔巴派尼的傳說,道出了佛陀呈泰山壓頂之勢,戰士恐慌,紛紛覺悟前非。那麼,現代人類是否也面臨類似的處境?譬如說,氣候變化,生態受破壞,極端天氣頻生,大自然已經向人類發出警號。這樣,是不是正在催促人類,是時候要改變了?

原文:

The Battle for Thambapanni’s Gem-inlaid Throne: The Dharma as a Foundation for Ending War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