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正能量》:生活(一)

学佛跟生活,很多人将之分开,其实,两者是一样的。
可以忙;但请勿太──忙
做人,可以忙,因其中可以有不少正面能量,快乐地忙,充实地忙,有意义地忙,充满使命感而忙;
但太──忙的话,负面能量(抱怨、怪责、病痛)便不断。
因此,可以忙,但请勿太──忙。
2012.12.03 今日园
没有「我」,无法生存;太多「我」,很难快乐!
没有「我」,若理解成没有个人身份,随之没有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的事业、我的乐趣,那当然是生存不了;
太多「我」,事事都只从自己利益出发,不愿助人,不愿布施,换来当然是小圈子后被隔离着的困局。
2012.10.05
想事情?烦事情?
想事情,是想解决问题,人生必然事(即使在禅观,也有「心所」与之相关);
烦事情,是夹杂许多不必的情绪,如:焦虑、急躁、抱怨、讨厌等。
因此,佛法处处说少烦少恼,不是代表不思不想。
近日在分享「受念处」的方法,希望各位学员也看到此文,并于平日试试看。
2013.01 乐于躺着
想事情?烦事情?(二)
「想事情而不是烦事情」,
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是息息相关。
A non-defiled mind.
2013 白天一「悟」
知足,才幸福
快乐,从发心而来;
幸福,从知足而来。
一般人的快乐,跟享受是挂勾的;
事实上,那是快感,跟其他生物是共通的;
而真快乐,是从你付出以后,那份对「你自我能力认同」之满足感。此刻,你才真的浸泡在快乐之长河里。
一般人的幸福,是「拥有」;
事实上,「拥有」不一定令人能感到幸福,只有知足,才会有幸福感。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要流动,不一定要「等」人搬开石头;石的周遭,空间多的是,稍一转,便可继续往前,也就是说:事情解决了!
将「我」消融于陌生中
走到一个没人认识「你」的都市,
做些非常平凡的事……
坐着公交车,
随着车子,带动身体往前,
看着眼前掠过的影像。
此时,
没人认识 「我」;
此刻,
周遭也没有「我所拥有」;
那个「往日的我、惯常的我」
自然渐渐消融于陌生里……
思虑、牵挂、计量……
也随之消散无形……
2012.10.25 武夷山 车上
p.s. 有些禅坐基础,效果更佳!
平凡的美丽
表面来看,这是一张平凡,甚至是毫无吸引力的照片……但很有可能,它能在纷乱极速的生活中唤醒你:人要喘气,人从来没有必要「如此,那样,这般」……
此时此刻,一望无际,正好让你放下心中的石担……
2012.10.10 平凡的海
(本栏文章原载海全法师着:《佛法正能量》,由佛光净舍〔EP, Enlightening Platform〕和「青一释」出版,2013年初版。)
海全法师简介:
1998年 依止 上如下虚老法师 剃度出家
2012年 完成 哲学博士学位: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人类悟性的潜能。
1999-2013年 分别于香港、台湾、澳洲、大马及新加坡等地,在校园、寺院及团体,以不同方式,教学、教禅,推动「正悟佛法」。
facebook: hoi ch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