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經選讀──《佛遺教經》(三)

(續上回)


經文

上文佛陀已教導了如何持戒清淨及持戒的好處。接著是開示修行要訣, 如何降伏煩惱的方法。

歸根究柢,人的煩惱來自貪、瞋、癡;而貪瞋癡的念頭,則來自我們的心,所謂「一切唯心造」。故此,經中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教我們修行先從「制心」下手,降伏我們貪瞋癡的心。

具體的修行方法,是從日常生活中下手。佛陀從六個範疇來教導我們如何「制心」:(一)密護根門,首先指出放縱五根的害處;(二)飲食知量,以戒除貪心;(三)避免貪睡,以戒除懈怠;(四)忍讓,以戒除瞋恚; (五)謙卑,以戒除憍慢;(六)質直,以戒除諂曲。


(一) 密護根門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

一眾佛弟子,包括出家及在家眾,既然已能持戒,便要再進一步制止心的放逸。我們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由於貪著感官的快樂,喜歡攀緣外境,追求色聲香味觸的五欲樂。具體的五欲,即是多少人,日夜醉生夢死地追求的「財、色、名、食、睡 」,所謂的「地獄五條根」。

經文引用了很多生動的比喻,令我們較易掌握放縱五根的害處,也幫助我們加深記憶。

「牧牛」、「惡馬」、「劫賊」,比喻五根;「執杖」、「轡制」,比喻持戒;「苗稼」,比喻修行功德,即定慧;「坑陷」比喻三惡道;「牧人」比喻修行人。指修行人若不制約五根,無止境地追求欲望,猶如沒監管的牧牛、脫了韁繩的馬匹,到處放逸亂闖,最終會掉下深坑,不但修行沒有成果,來生仍在生死輪迴,甚至墮入三惡道中。

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喻如一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蹲,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五根之所以攀緣外境,都是由心發動的。《四十二章經》說:「心為功曹」,心是總司令,所有善惡都由心發動。這個追求五欲的心,比毒蛇、惡獸、怨賊、大火,更加可怕。當我們耽迷於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樂時,猶如捧著一盤蜜糖的人,眼中只眷懷著手上的蜜糖,察覺不到路旁的深坑,險象環生。經中以失控的象、跳躍的猿猴,比喻放縱的心,很容易隨波逐流,無止境地擴張下去,後患無窮。

今時今日,手機大行其道,不少人缺乏控制力及自制力,隨時隨地都被手機牽引著,以至行住坐臥都機不離手,沒有餘暇留意身旁的事物,容易發生意外。

佛陀勸告我們,要精進努力管好自己的心,不染著六塵外境。若心無所住,不生妄想分别,則世間上,沒有任何煩惱的事情需要解決了。


(二) 飲食知量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出家的比丘,接受他人供養的食物,要知量知足,不應計較食物的份量及味道。以採蜜及用牛為喻,要量入為出,勿因貪求而有損道心。修行人應視食物如藥物,只是用來治療飢渴病而已。

寺院中的齋堂,也稱「五觀堂」,提醒以「食存五觀」態度受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感恩這一砵之飯,背後經過農夫、工人、商販、廚師等多少人的努力、汗水,才來到我們手上的。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反省自己有什麽功德、貢獻,而堪受此食呢?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受食時心中離貪嗔癡,如經中所說,不貪著數量及味道。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如經中所說,食物如藥療,只是用來醫治飢渴病而已。

(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食物只為留著身體,好好修行。

其實,不論出家眾或在家眾、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也應以這五種心態來對待食物。從環保角度來看,浪費食物,或暴飲暴食,不但辜負了地球的資源,也對不起身處災區的饑民。

(下期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