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涌年纪.叶菜
采访、摄影:陈晓蕾
南涌今年的绿叶菜,种的不太好,并且几乎都给鸟儿吃光了。
「主要是土地的质地好酸,绿叶菜长得不好。」TV解释。
「放一些碱性的肥料,不就可以中和土壤吗?」我理所当然地问,一些种植书籍都这样教。
「加碱,要加一世!为什么不种一些喜欢酸性土壤的农作物?」TV示意绿叶菜四周的番茄,都长得非常好。
还没问,他便接着说:「哪就是只种番茄吗?也不是,农夫需要时间了解土地,就可以安排。」
(莲子鱼塘)
三、四年前TV在种莲子的鱼塘边,种绿叶菜,收成非常好:「连从来不相信有机菜的人,吃了都说:『原来菜心可以这样好吃!』」
只是这片地,后来改种稻米了。
种稻米,要把鱼糖水位降低,形成一片浅水的湿地,考虑过整个环境,种莲子的鱼塘比较适合,绿叶菜就种到另一个种莲藕的鱼塘边。
(莲藕鱼塘)
天冷少雨水,鱼塘露出的土地正好种芥兰、菜心、黄芽白等秋冬当造的绿叶菜。时间是对了,然而原来这片土地偏酸,只有芥兰长得比较好。
上次加冬菜煮了一碗面,芥兰又甜又
脆。其余的油麦菜、黄芽白、红菜头都长得颇瘦弱,叶子很快便被鸟儿吃光了,连菜虫也没机会长大,成排菜芯,只剩下一片花。
「知道了泥土的特性,明年就不会再这里种绿叶菜。」TV也不介意。
知道可以做什么,和知道什么不可以做,都是一种了解。农夫就是需要时间碰钉子,经过五年、十年,才会了解自己的土地。每一片土地的气候和水文不同,南涌种得非常好的南瓜,到了别的农场可能结不出果实来,如其改变土地和环境去种植,事倍功半,不如配合本身的自然条件。
要改变的,是人们无穷的欲望。超级市场里从世界各地运来琳琅满目的食物,背后带来连串问题,除了千里迢迢运输耗废能源,还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品种商品化,传统皮薄多汁的番茄,不适合运输便不能再种;小农收成少,超市转向大型工业农场入货;不是本地产,供应无法弹性调节,造成浪费……
种你能种的东西,其实是尊重环境。
南涌种植绿叶菜,暂时告一段落,未来还想种什么?
TV想也不想:「当然是『中』六合彩啦!」
南涌年纪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