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大學之道如何走?──回顧香港唯一佛教大專學府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校徽:沿用能仁書院校徽元素,將之現代化。上有校名「能仁」、校訓「明心見性」、象徵文殊菩薩及智慧的獅子、代表普賢菩薩及願行的六牙白象、佛教傳統的五色。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校徽:沿用能仁書院校徽元素,將之現代化。上有校名「能仁」、校訓「明心見性」、象徵文殊菩薩及智慧的獅子、代表普賢菩薩及願行的六牙白象、佛教傳統的五色。

「先帝創業未半……」

諸葛亮的〈出師表〉,充分表現出作者對前人偉大事業未竟之遺憾,以及延續其功業的志向。我們都曾經入學唸書,但作為初生之犢,對於母校數十年前如何艱辛創立、發展,也未必會有太大感受。然而,作為佛教徒,對於佛教團體的教育事業,或多或少也會關注一下。

從上世紀初開始,佛教團體陸續營辦中小學和幼稚園。直至今年,本港唯一佛教大專學府──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才「正式」誕生。其前身香港能仁書院存在已久,但四十多年前,它的學位只獲內地或台灣承認;幾經轉折,才開始步入佛教大學之道。

該校現任校長黃景波教授指出,佛教學校堅持眾生平等、有教無類,不捨棄成績較差的學生,卻因此給市民留下質素較低的印象,成為他們辦學收生的障礙……筆者早前到尼泊爾朝聖,聽某寺院的教授師說,隨著教會學校越來越多,當地佛教傳統正在衰落。因此,千萬不要看輕佛教學校的作用。回想當年佛門龍象洗塵法師創辦該校之努力,我們更希望先賢心血不會白費。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正門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正門

時勢造就

上世紀60年代,本港人口激增,高等教育學位奇缺;而且社會發展,風氣轉變。有見及此,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洗塵法師、寶燈法師等,於1968年1月召開董事會,一致通過在本港創辦佛教大學,希望貢獻社會、匡扶人心。

同年4月,該會假新界藍地妙法寺舉行水陸法會,初步籌得創校基金,並蒙東蓮覺苑惠借荃灣弘法精舍為校址;為方便市區師生,同時租用九龍福華街35-39號作臨時校舍。

1969年4月,洗塵法師出任校監兼總務長,以能仁書院之名註冊非牟利大專及大學預科。大專部設佛學、中國文史、英國語文、社會教育、工商管理、藝術等六系;大學預科部分文、理組。是年兩部學生共226人。

為配合香港發展,1970年4月董事會斥資港幣60餘萬元,購得深水埗醫局街一幢六層樓宇,內闢實驗室、圖書室、特別室等。

1992年《南華早報》報導東蓮覺院弘法精舍借予能仁書院的校舍
1992年《南華早報》報導東蓮覺院弘法精舍借予能仁書院的校舍

光輝歲月

1971-1972年,於荔枝角道興建七層大樓,設立四年制文商各系學士課程,學位獲國外承認。1978年又於九龍元洲街340號三樓自置校舍,增設哲學研究所,提供碩博士課程;翌年增設中國文史研究所。

本港著名佛教學者羅時憲先生,於70年代末至80年代主持哲學研究所。先生廣習天台、中觀,尤精唯識;常於三輪佛學社、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等處講授佛學;其著作甚豐,例如《唯識方隅》、《成唯識論述記刪注》、《瑜伽師地論纂釋》等。先生教學多年,門下弘法人才輩出,至今仍活躍於各大道場及高等院校。

短暫停滯

從60年代開始籌款、創校、擴充、搬遷,各方面的資源輾轉累積至80年代,開出桃李滿門的果實。此一成果,得來不易。

不過,90年代該校先後與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合辦宗教學、中國文學、語言學、法學等課程。大抵此等學位由內地大學頒發,故反應一般。

慧日重光

現任校監紹根長老銳意圓滿能仁大學之夢,2011年請來了辦學經驗豐富的黃景波教授出任校長。翌年4月,該校即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審批資歷架構第一至第三級別課程營辦資格,可以頒授基礎專上教育文憑。

2012年8月,獲批資歷架構第四級別課程營辦資格,開設工商管理、視覺傳意設計、中文、房地產管理等副學士課程。

2014年4月,獲批資歷架構第五級別課程營辦資格,並得到香港教育局許可,成為本地第十八間頒授四年制課程學位的專上院校。學校遂更名為「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同年8月開設中文、會計學士課程,未來還將陸續開辦佛學碩士及七個學士課程。學生即使不是主修佛學,也可選修佛學通識課。此外,中文系亦有佛教文學等選修科。校方預料,十年內可以發展成一家三千人左右的小型大學。

佛教辦學當然不是要與外教競爭或強行傳教,但通過佛教學校,讓更多學子有機會接觸佛法的人生智慧,即使他們不成為佛教徒,仍有很大裨益。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