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如何選擇善知識?

學佛未久,有一天,一位大師兄問了我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與維摩居士,最大的分別是甚麼 呢?」我一時茫無頭緒,心想,釋迦牟尼是現在佛,覺行圓滿;但維摩居士也有說是過去的金粟如來,他們的證量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兩者有何不同呢?經過幾 天,百思不得其解,唯有硬著頭皮請他解說。

他說:「從廣結人緣方面,便 見到二者之不同了。釋迦牟尼佛是人人喜愛的,聽到名字便想親近;但維摩居士則人見人怕,聽見名字便躲得遠遠的,你看在《維摩經》中,各大弟子及大菩薩,一 聽到佛陀說要去向維摩居士問疾時,皆諸多推搪,總是不想前往的。換句話說,釋迦牟尼是甚得人緣,而維摩居士則沒有人緣了。」

圖:auscnbuddhism.org

我一想,才恍然大悟,明白到在修行道上,人緣的重要性,算是你有像維摩居士那樣的高深智慧,若到處挑剔問難,令致人見人怕的話,便會失去了很多接觸群眾、進而上求下化的機會。

佛菩薩固然需要化度的人緣,我輩凡夫也需要學道的人緣。在世間法來看,有人緣則有助力,很多事情容易成辦;但從求道方向來看,則人緣便不只是辦事了,而是學習佛法、修行道上的良師益友,這亦是所謂的「善知識」了。

善知識是梵行全體

在 《雜阿含經》第七二六經內,記載著阿難的一次體會,他認為善知識是修行路上一半的助緣,並以此啟告佛陀。佛陀隨即更正阿難的想法,佛說,善知識就是淨行的 全部助緣,佛陀繼而解釋,當比丘有善知識的伴隨、一同修學的話,這便可以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定會透過八支聖道而趨向清淨解脫。由此可見,在修行 路上,善知識的重要性。所以說,要成就佛道,必先結善緣。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第六五經中,佛告阿難說:「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也是說明了善知識便是清淨梵行的全部助緣。

由 上可知,在修行道上,以善知識為最重要。在《雜阿含經》第八四三經裏說,入流分有四種: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要證入聖者之流,修行 便以親近善知識為第一步。但如何選擇善知識呢?如何才得到善知識的協助呢?這相信要從內外兩方面來探討。首先要向內從反省自身開始,然後開展到如何選擇善 友,再擴濶到修行道上去。

收攝六根 善能攝眾

其實內自修習與外結眾緣,兩者是輾轉增上,互為助緣的,能夠內自反省,便會外結善緣。但當我們要找尋善友時,這些善友們也要找有利於他們的師友。所以我們首先便要充實自己,使具備一定條件,才容易找到良師益友的。

我 們看佛傳中,釋迦太子在出家初期,在摩揭陀國乞食求道時,由於善能收攝六根,威儀庠序,因此吸引王舍城的人民注意,並輾轉相告,說城內來了一位大修行者, 更傳到摩揭陀國國主頻婆娑羅王耳中,然後國王邀請釋迦太子進王宮覲見,更提出讓一半國土給釋迦太子、讓他與自己共同管治這個國家的建議。釋迦太子雖然拒絕 了國王的建議,但也與國王交了朋友,並約好在成道後一定回來度化國王。後來當釋迦佛成道後,想起了這個約定,於是先行前往王舍城南郊,造訪優樓頻螺迦葉等 三兄弟的事火道場,攝化了迦葉三兄弟及其一千徒眾為佛弟子,然後浩浩蕩蕩前往王舍城,以踐前約。頻婆娑羅王看到這千人僧團,內心非常震撼,於是拜倒佛陀座 下,成為優婆塞,並一生事奉佛陀,成為佛陀弘法的一大護法。由此可見,善於收攝身心,是吸引人緣的最起碼助緣,就算是尚未成道,亦能吸引外眾,成為將來的 助緣。

在佛陀成道之後,當他由菩提迦耶前往波羅奈斯城外鹿野苑時,路上便以他的安詳威儀吸引到婆羅門青年優波迦的注意,趨前向他問道。雖然這次說法,不能令優波迦入道,但亦結下了將來優波迦再入佛教的因緣。

到 了鹿野苑的時候,五比丘先已互相約好,不去接待他們認為已退失求道心的瞿曇悉達多,但當佛陀越走越近時,其庠序的威儀已經攝引著五比丘,令他們不由自主地 起身相迎,並為之洗足接待。最終五比丘受佛教化,成阿羅漢,為佛陀第一批弟子。由此亦可以見到,修道人修攝六根,在四威儀中表現出來,往往是發出光芒,吸 引到有意學道的人們,成為教化的因緣。

至於舍利弗的學道因緣更是耳熟能詳的了,他是受到當時威儀第一的阿說示比丘的舉止吸引著目光,於是趨前問道,聽到阿說示比丘說出緣起偈後,便迅速得到法眼淨,再聯同其友大目犍連,帶同二百五十弟子,前往佛陀安止的竹園精舍,歸依佛陀座下,成為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了。
v所以說,要廣結人緣,首先便得反觀自身,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收攝六根,安詳處事,如此方能吸引人緣,攝受善知識,進而成就修道的助緣。

善知識的十種德相

不 少大乘佛教經典都說到,菩提道上以善知識為最重要。如《四十華嚴經》卷卅三說:「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 善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但如何去選擇善知識呢?無著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卷九裏便說,善知識有十種德相:「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能夠具備這些德相者,堪能作為善知識的親近條件。這十個條件簡單說明如下:

調 伏者,即是能自我調伏六根,而表現在行為上,這是能與戒相應。寂靜者,則能內攝諸根,安止內心,這便能與定相應。惑除者,能斷除種種煩惱,這是與慧相應。 德增者,功德有增無減,這是戒定慧三德具備的意思。有勇者,做起利他的事情時,精進而不疲倦故。經富者,由於多聞之故,經驗豐富之謂。覺真者,能了解真實 義之故。善說者,能夠善巧解說義理而不顛倒故。悲深者,悲憫眾生之情深厚,不會令眾生失望故。離退者,於一切時皆能恭敬說法,不會退失之故。

能 夠具備以上十種德行者,當然是理想的善知識、學道上的良師好友。甚至只能具備部分上述德行者,也值得我們前往親近受教的。不過,我們在選擇師友的同時,也 要反觀自身於這十項行持上,能否自我提醒學習?自我精進不退?我們以這個標準來修學的話,則可以在選擇善知識的時候,亦可以自身精勤修習,成為他人的善知 識,進而互相結交,輾轉增上,共同得益。

當我們思惟憶念善知識的功德時,我們便會想去親近、恭敬承事、依止學習,並由此而培養起堅強的意志,勇往直前,踏上成佛之路。就如《四十華嚴經》卷十三的善財童子,當他到處參學,禮拜不同的大善知識、大菩薩時,他便如是地想道:「善 知識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善知識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善知識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善知識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 奧義;善知識者,能勸發我,令我速入普賢諸行;善知識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善知識者,能誨諭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善知識者,能勸誘我,令我 普見三世法海;善知識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聖集會;善知識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念善知識,能以如是利益眾生。

能夠具備這個心態的話,則何愁沒有善知識的協助,又何愁不能廣結善緣,廣學多聞呢!

依法不依人的學習態度

雖 說善知識是學佛道上最重要的助緣,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拜師交友、盲目的到處參學、盲目的跟隨修法。若未經過理性的觀察抉擇,很易會墮進盲修瞎練、人云亦云的 境地。我們同時亦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而致徒勞無功的結果。善知識的選擇,除了是具備上述十德之外,明師必然是公開的、明智的、公認的、各方推介 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跟隨善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抱著「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這個四依四不依的態度,從理性上學習,廣學多聞,如理思惟,善巧作意,繼而依次修行,付諸實踐。這樣,不 但可以選擇得善知識,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善知識。如此,則善緣可以廣結,菩提道亦可以成就了。

感謝明珠佛學社允許轉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