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反斗奇兵3》說人心

《反斗奇兵3》
《反斗奇兵3》

小時候,經常幻想玩具有生命,就像《反斗奇兵》(Toy Story。大陸譯作《玩具總動員》)電影世界裡的玩具一樣。這些玩具會思考、會說話、會走路,其天職是逗小朋友高興,卻不可被人類發現它們是活的,故只能在沒人看到的時候自由活動。

本電影系列中,第一集講述小主人安仔一向喜歡的牛仔玩具胡迪,與新買的太空戰士玩具巴斯光年爭寵,後來兩者誤闖隔壁壞小孩的家而須合作逃命,最終化敵為友。

最近上映的第三集裡,安仔已經長大,即將進入大學,很少玩玩具了。他打算把玩具收藏在閣樓,母親卻誤把玩具捐贈予托兒所。眾玩具都以為自己被遺棄而感到失望、忿怒,唯一知道真相的胡迪極力遊說大家回家,但它們受到托兒所的玩具盛情款待,加上當地環境優美,又聽說有很多小朋友會「重用」(玩)它們,故紛紛留下,胡迪只好獨自離開。

留在托兒所的玩具,很快便被小朋友虐待至半死,原來一切都是該處首領──玩具熊盧梭的佈局。而胡迪在外偶然聽聞托兒所的恐怖,乃折返拯救同伴。大家同心協力,幾經艱苦終於逃離魔爪。

眾玩具雖得悉安仔無意丟棄它們,但安仔長大已成事實,幸好安仔想起母親友人的女兒十分疼愛玩具,遂把所有玩具贈送給她。一眾玩具得到新居、新主人,過著如從前般的愉快生活。

有人認為電影中玩具對主人的忠誠是愚忠,甚至視作自私的人類希望萬物服從自己的反映,但若換一個角度,設想玩具是真正的人,能做到重視別人多於自己,是多麼高尚的情操啊。

大概人們平時慣於自利,所以覺得玩具們的利他精神不可思議,甚至是不正常的。其實,利他精神並非遙不可及。佛法早於二千多年前,已提出人人都有發展慈悲(博愛)的潛能;現代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研究也表明,人腦並沒有天生自私的神經結構,倒具有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心)的傾向。因此,嬰兒看見別人身體某處受傷,會撫摸自己的相同部位,或擁抱媽媽尋求安慰,彷彿受傷的是自己。不過,隨著年紀日增,人我之別逐漸分明,同理心才趨於模糊。專家說,縱使人類有自私、殘暴的一面,但畢竟是群居動物,若非懂得互助互愛,早已被歷史洪流中的種種天災人禍滅絕了。

若說人人都本具同理心,那為何世界上會有壞人呢?這就正如電影中的盧梭,本來是一隻溫馴的玩具熊,但一次小主人大意地把它遺留在外,它長途跋涉步行回家,嚇然發現小主人抱著另一隻相同的玩具熊,從此性情大變,去到托兒所建立極權統治,欺壓弱小的玩具並安排它們給最頑皮的小孩玩弄。

我們自小透過與身邊的人的互動,認識自己和世界,學習待人處事,一點一滴地塑造個人人格。若有正面的成長經歷作為養分,我們的同理心、慈愛、利他精神等種子都能得到滋長;反之,負面、痛苦的經驗則可能掩蓋這些德性。

家庭動力學家羅樂德(D. Law Nolte)在其一首著名詩篇寫道:「如果孩子活在批評中,就學會譴責;如果孩子活在敵意中,就學會對抗;如果孩子活在嘲笑中,就學會害羞;如果孩子活在羞愧中,就學會有罪惡感;如果孩子活在鼓勵中,就學會自信;如果孩子活在容忍中,就學會耐心;如果孩子活在讚美中,就學會感激;如果孩子活在接納中,就學會愛己愛人;如果孩子活在分享中,就學會慷慨;如果孩子活在公平中,就學會正義。」

嬰兒若感受不到溫情,便有夭折的危險,這證明了慈愛對人類的重要性;孩童若得不到足夠的關愛,長大後輕則社會適應不良,重則會有神經質、攻擊性乃至犯罪傾向;若遭到同儕排擠、欺凌,便可能討厭與人交往,認為別人總是不懷好意,因此對人帶有敵意。同時,由於別人對他不好,他也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自暴自棄、我行我素。不懂得自愛的人,一定也不懂得去給予和接受愛,結果令自己真的不受歡迎。即使別人向他表示友善,他也可能以漠視對方或否定自己的態度回應,以「證明」自己是個討厭的人──正如盧梭拒絕接收任何關於舊主人的訊息,一直說服自己和其他玩具相信人類不會真心疼愛它們。

總之,人類自私的一面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受個人經驗和環境影響。不難發現,所有「壞人」都有某種心理缺陷。若人對愛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便會覺得受傷、沮喪,因此不顧他人以維護自己,甚至傷害別人以作報復。這些都是他們對這殘酷的世界表達控訴、舒發內心所受委屈,用自己的方法補償「快樂」的表現。畏苦求樂是所有眾生的共通點,佛法認為這點正是人們彼此理解、包容以及互愛的基礎。可是,並非所有人都懂得使用適當而有效的方法離苦得樂。錯用方法,以苦為樂,甚或害人害己,是很不幸的事。

因此,我們平時忿忿不平地埋怨別人怎樣壞、挑剔他人如何自私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按常理,沒有人天生就希望自己成為壞人,其實他們都是受害者,並非存心要幹壞事。《入菩薩行論》說得好:「如果他們的本性就是要傷害別人,則不應該瞋恨他們,好比我們被火燒傷也不會遷怒於火的『燃燒』特性;如果他們的本性是善良的,罪惡是由其他因素造成,則更不應瞋恨他們,正如晴空被烏雲遮蔽也不應歸咎於晴空。」

一般人不習慣經常觀察自心或自我反省,也沒有受過佛法的內觀或修心訓練,當發生不愉快事件,煩惱便不由自主地生起。他們沒有足夠的心靈力量控制或反抗煩惱,心隨境轉,被動地遭負面情緒佔據,思想被迫進死胡同而出現偏差,導致行為問題。一如《入菩薩行論》所言:「傷害我們的人,他自己也是被煩惱役使,故我們應討厭的,不是哪個人,而是煩惱。」

我們好歹也自認明白事理,甚至認識少許佛法,理當對這些飽受煩惱痛苦而造作惡業的人生起慈悲心,設法關懷、開解,並導其向善。當然這並不容易,本文也難以大花篇幅討論。不過,至少我們應該安忍(寬恕)不合意的人和事,莫讓忿怒破壞自己內心的和樂,更別以牙還牙而令雙方倍添痛苦、結下惡緣。《大日經》謂:「一念瞋恨能焚毀億萬年所修的善業,故應致力捨離瞋恨。」少一些怨憎,也就少一些過失。

電影中的胡迪,當曾折磨它們的盧梭在堆填區內快要被送到鍘刀時,不惜冒險救他;盧梭獲救後再一次出賣它們,胡迪也沒意思再找它算賬。胡迪無論對人、對其他玩具,都貫徹著平等饒益的泱泱大度。由此看來,它關心小主人,不能武斷地判為愚忠,而是其內心善性的展現。這正是菩薩的安忍和利他精神,值得你我學習。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