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諸子百家看自我

《道德經》提出順應自然之道:沒有善惡美醜,沒有是非黑白,無分別心,才更上乘。那是伊甸園的境界吧!夏娃、亞當的墜落,在於有了自我意識,分了彼此,種種無知、貪瞋、執著便湧現, 無日無之。沒有自我,方有大自在。莊子視萬物齊一,以蝴蝶與人之互即互入,使自我變得糢糊。孔子沒有採取這麼高遠的視野,他比較實際,致力鼓勵人自活出一個比較好的自我。耶穌乾脆把自己釘死在十字架上,並鼓勵信祂的人時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祂;一粒麥子落在田裏死了,才可以結出更多子粒來。三果阿羅漢已沒有憤怒和貪欲,僅餘一點微弱的自我意識;到了第四果的阿羅漢,真真正正把最後一絲自我也放下了,燭火也就熄滅,不用再輪迴了。

如果能記得起原本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我,那是很好的。西亞多烏天津尼亞(Sayadaw U Tejaniya)所指導的觀心的基本禪修方法,就是要禪修者記住:並沒有一個「我」在做些甚麼。聰明的人可以修他的方法,修幾多可在生活上用到幾多。不過不是那麼多聰明的人。某位大師,與跟隨者的妻子有染,誕下一女兒。多年後,這女孩驚聞真相,這麼多人仰望的大師原來竟做下了如此卑鄙齷齪的事。那大師竟怒吼道:「我是無我的。」嘩,人可以要多無賴,就可以有多無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証,信焉。心中有憤怒升起了,這是為了不好的事而生氣,是義怒。好,不是我的義怒。

修行要老實,是甚麼境地,就在甚麼境地修起。心的質素是這個樣子,別人的優雅、冷靜、理智,暫時未能學到,仍一團火似的,也就只好接受自己。況且喜歡自己敢愛敢恨、嫉惡如仇、仍然有理想、有良心。我覺得自己似子路,也似彼得。我希望能做一個更溫和、更睿智、更平和,如水的人。這就得從寧靜中練起。心,因為寧靜就可以致遠。心,因著安靜才可深入的反思。心,因為靜默,才可明白。明白,才可慈悲。心常常處在平安的狀態,好的態度就能排著隊般走出來:善良、為他人著想、幽默、童真。好的態度塑造好的習慣,例如早睡早起、準時如廁進餐、做運動、有節制。昂山素姬曾與港大師生越洋對話,勸勉年輕人要有好紀律。好的習慣塑造好的性格,性格塑造命運。

以上仍是有我之境。以下是無我之境: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無我之境,人惟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

總之是要不時讓自己靜一靜。一如《道德經》中所言:「靜為躁君。」今世肖似老子的海寧格在《沉思》有精彩的演繹:

「花幾分鐘將『我想要』變成『這裏要的是甚麼?要展現的又是甚麼?』

放下全然掌控會讓我們連結更多。

我們在捨中成長。」

說的也是原沒有一個固定的自我。總要記住這個正見。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