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情傳千里

這份情係源自佛心,普及眾生;
這片情使宇宙莊嚴,美化人生;
這段情能滋潤大地,安撫生靈;
這種情為智悲雙運,自在無礙;
這法情是至誠關懷,開暢心懷。

上述是一個以「情傳千里」為題的佛學講座精髓,從沒想過僧人會跟大眾談情說愛吧?我們這次榮幸邀得達摩‧灑甘露尊者來宣講佛心法情。

六月十二日晚上七時半至九時,來自馬來西亞的達摩.灑甘露尊者在香港居士林為我們細說佛家的慈悲為懷之法,讓大家了解佛教之恬靜中的溫情,那就是對一切有情眾生施予的「關懷之情」。

引言:

“Caratha bhikkhave carikaṃ bahujana-hitāya, bahujana-sukhāya, loka-anukampāya atthāya hitāya sukhāya deva-manussānaṃ.Mā ekena maggena dve agamitha. Desetha bhikkhave dhammam ādikalyāṇaṃ majjhe-kalyāṇaṃ pariyosāna-kalyāṇaṃ”

「比丘們﹗去吧,爲了大衆的善益與福祉,出於對世間的慈悲,應當賜予人天長夜利樂。比丘們﹗從今後,汝當獨行,不要倆人同行一個方向,四處去宣揚聖法。在傳揚聖法方面,應當於完善的開始、完善的中部、完善的終結,順序來宣揚梵行,成為『佛的僕者、法的使者』。」

這是佛陀在初成道後,於波羅捺斯城度化五比丘後的第五天,在鹿野苑中巧度富家子弟耶舍。隨接著耶舍的五十位朋友也被引度成證阿羅漢,在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湊足了六十位阿羅漢。

佛陀當時對六十位追隨者──大阿羅漢,下了這一份聖旨。於是這批聖者就領旨前往各處去弘揚佛法,這批聖者當時所作的這份任務就是一份源自佛心,普及於眾生的關懷情操。由於不忍眾生受輪迴痛苦之折磨,佛陀就命令這批聖者去執行普度眾生的任務。佛陀的命令是一份使命,是僧眾的任務,因此,僧眾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法的使者、佛陀的僕者。這份‘關懷之情’從遠古至今時,都一直在流傳著。從佛住世時到末法之前、從天竺印度到中原大陸、從亞洲到西歐、從人間到天上,它莊嚴了宇宙,美化世間;滋潤了大地,安撫生靈。所以我們必須延續地將此份‘法情’萬古流芳,傳至千里萬里。

問世間「情」為何物?教人生死亦相隨。情令人受牽、生死為情所困。人間有情、有情人間,可見得‘情’與‘人’的密切聯繫。佛家所指的‘有情’是源自於‘薩埵’,即是眾生。由於眾生都是有情識的生命體,故在生活上或生命中起著種種的情感回應。因了這一份‘情識’而產生出可歌可泣的偉大情愛故事,令人生死也相隨。情可累人亦可造就一個人,用得正者可以使個人在生命中得到潤澤,同時帶給社會與他人一份溫馨。相反的,濫用感情,就會製造種下禍殃,累己累人。正所謂︰「自古多情空餘恨」。修學佛法的人,更應當正視情感的發展,而不致於搞到多情、或無情。

佛陀所傳下的‘法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是一份無邊無際的情懷。這種情操,這份情懷,在修習佛法中就是所謂的“四梵住”之法,亦稱為“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四法。所謂的‘梵’是指完美、高尚、神聖、清淨之義,即是指修習四種清淨高尚的情操,四種完美行為的規範,四項神聖的情懷。

關懷的定義:「關顧之心懷」

所謂「舐犢情深」,世上每一個角落的眾生,從人類至動物都需要得到關懷。人群社會需要關懷之情,方能締結出一個和睦可親的國度;家庭之中父母兒女間以關懷之情將心聯繫,才感受到家園溫馨。人間有愛,就是人人懂得施予關懷、分享溫情,才可實現一個大同世界。

關懷之類別:

自關懷

「不管他人的過失,他人已作未作事;但先應關懷自己,已作或未作之事。」

真正的關懷是要從根本做起,即是淨化心靈,惟有改善內心的質素才是最徹底的,物質的救濟只能援一時之急,不是治本的良方。佛陀是大醫王,他療治眾生的病患,令離身心的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佛陀在世時恆常說法度生,其出發點就是悲憫眾生,關懷之情溢於言表。

佛云:「人應當先調伏自己,然後才教導別人。」所謂的調伏就是人當懂得自愛,曉得自救,方能作諸利益他人的善行。一個不懂自愛的人試問又怎能作好模範,能使人安心附隨而行?要自愛就要自強不息、自我策勵、自我反省。常撫自心問問自己,善心可有?惡習是否已除?修養功夫夠嗎?不要好管他人的過失,只管自己。時常以鏡子回照自己,不斷的反省已作之事,改過遷善;又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防非止惡。學習深細觀照自己內心的貪、嗔、癡煩惱,時刻警惕自己,不以言語傷害別人,不做越軌的事情剌激他人…。調伏自己是自我關懷的第一步,功夫夠的時候便可以關顧他人。若不諳泳術的話,如何拯溺?因此,為了關懷他人,先自我關懷 ─ 努力提升自己的質素。

他關懷

佛陀教導我人應當擁有一顆赤仁之心,因為我們今天所居住的世間,人與人彼此間都是息息相關,生活在相互相助之下,佛教稱之為眾緣和合而生。試想每日我人所食的、住的、用的、穿的,有那樣是自己做的?如果沒有士農工商,我們能享用自如嗎?從眾緣和合的角度來看,人人是我的善長仁翁、活菩薩。佛陀要我們抱著‘眾生是我的菩提資糧’的態度來看待,故要我們施予關懷之情給眾生。

佛教的布施就是施予關懷的効行法,好施樂善是人文精神的基本。人生的快樂事首推的就是幫助別人,正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學佛是要先學做個開心、快樂的人,若不然,終日苦口苦臉,學佛意義何在?布施的方法有眾多,可以自行布施亦可眾人共行布施。而布施的種類亦有多種,其中常聞的物施、法施、無畏施。而關懷就是以物施來救濟貧乏者;以佛法來消除愚昧者;以開導、激勵、撫恤、慰問等無畏施來對眾生施予關懷,引領他們從困境中釋放出來。眾人共行的布施就是透過團體,即使用福利機構作為對他關懷的橋樑。這類機構需要大量人手與物資,致力於幫助有需要的人士,我們應當隨緣盡份予以協助。

關懷的近因︰慈悲的散發

如何關懷呢?就是以慈悲心對待眾生、家人、朋友,給予對方多一點關懷,多一些照應。

慈(Metta)

慈的定義:

何謂慈?慈是給予快樂,是願人得樂的意思。

慈的對治︰

慈是一種能祛除仇視敵意的清涼劑,是一種能充盈內心喜悅的激勵器。
以慈度嗔恚,使自己從火堆裡釋放出來,讓自己浸浴在慈樂之池中。

嗔的過患︰

佛陀曾於「火宅」來譬喻世間諸苦聚集。而救火藥方,莫過於每個人隨順自己的身心流變,對當下的起心動念有所清明覺照,進而及時以善念對冶不善念。如是,每當一個不善念消滅,世間火熾變少一分,而每一善念生起,世界也憑添清涼。
嗔恚之心猶如一片曠闊的沙漠,令寸草難生。

當人心滿懷憤怨、滿胸仇怨之時,就如處於曠野的沙漠中,熾熊辣腳,難以步行。佛說懷嗔恚的人,必然會出現七種心態:

不樂見敵美好
不願敵人好眠
不願敵人得益
不願敵人富裕
不願敵人名望
咒他孤單無伴
咒他不得好死

由於在嗔恚之作崇下,心傾向惡作,就難以使諸功德善法得以生長。

嗔恚之火能溶化一切「無火勝於嗔火」Natthi dosa sama aggi。

森林大火會將整片森林燒毀,但是及時雨亦能撲滅狂火。人若被嗔火焚燒,即使整個人投入江中,或置於冰山裡亦無法止熄內心的怒火。更甚的是這怒火遮眼時,人一時失去理智而鑄成大錯,過後才痛心疾首,這就是經典中所指的:「一念嗔恚起,火燒功德林」。

嗔恚之害甚於一切

食物中毒可以透過醫療得以痊愈。但嗔恚之毒,毒害心性,使人沉淪生死,受諸苦惱。不但如此,嗔毒能醜化個人長相,佛陀言;「醜陋皆因嗔恚重」。人要一副美麗俊俏相,就得多以慈心護膚膏來美化自身。此外,更可怕的是嗔恚是牽連生死之繩索,中國諺語道︰「君子報仇,十年未晚」。試想一個人與人結怨後要背負十年的仇怨包袱,在這漫長的歲月中自我困在嗔恚的火籠中,日夜受諸煎熬,是多麼苦楚﹗故佛說︰「仇恨是生命的毒瘤,它侵害此生也拖累來生,甚至千生百世。」

為了說明嗔之過患,尊者說了一則故事以啟示聽眾︰

佛世時,在舍衛國郊外的一個農莊,有一戶畜牧人家,飼養許多牛只。一日清早,主人要到市集賣牛,就差了僕人牽著一頭牛到市集販賣。

走了一段路,主人覺得有些疲累,需要休息一會,就喚僕人把牛牽到路旁的樹下。人走遠路會覺得累,牛走遠了就感覺口渴,就想走到另一旁的小溪邊喝水。人要往左邊樹下去,牛要向右邊小溪去,於是人牛起了掙扎,互不遷讓,彼此扯拉。主人看到火滾,就走上前幫忙拉,主人拉繩頭,僕人拉繩尾,主僕二人強行要把牛拖往樹下,牛隻的鼻被拉得痛楚萬分,牛在忍無可忍之下使勁向前衝,位於當前的主人被牛角刺個正著,當場死亡。僕人驚慌之下,馬上放手,讓牛喝水去。僕人回復鎮定後,心想如何是好?這個時候他心懷貪念,想到主人死了,牛就歸他所有,把牛賣掉,錢就是他自己的了。於是拿定主意後,就走向牛隻拾起繩子,這時牛喝飽水了,也就乖順地讓他牽著走。

來到市集,尋到買主,交易成功後就將繩索交給新買主,轉身就走。不料剛轉身就聽到背後一聲慘叫,回頭一看,看見牛隻將買主刺死了。原來是牛不識新主人,不願意跟買主走,加上買主的強拉弄痛了牠的鼻子,於是就衝向買主,把他給剌死了。這個突變驚嚇了僕人,過後他仔細思慮,又可以再發一筆財。望著那隻牛,細想牛隻一連殺了二人,擔心牛隻發瘋自己也會受害。於是靠近牛隻時,就一刀把牛宰了,然後在現場就剝牛皮、砍牛骨、切牛肉的攤開來賣。由於鮮肉關係,街坊爭相競買,很快就賣得清光,連最後的牛頭也有買主了。

那個提著牛頭的人趕緊回家,由於烈日當空,加上尚有一段路要走,這時候他覺得有點困倦,當來到山嶺一棵樹下,他就把牛頭掛在樹上,認為那是最安全的地方,然後臥在地上休息,望著那樹上掛著的牛頭,心裡盤算著回去好好的泡製美味的肉骨茶,想著想著也就睡著了。過不久,刮起一陣風,樹枝搖呀搖呀的,掛在樹上的牛頭噗的一聲掉下來,尖尖的牛角正好反轉掉下把睡在樹下的人插個正著,那人這就死了。

這件事傳開去了,人人都在談論著這嘖嘖稱奇的事件。一隻牛在一天之內連續殺了三個人,甚至連那沒有生命的牛頭也可以殺人,真是驚心動魄﹗傳聞到達佛陀耳裡,眾門徒在不解其因之下向佛陀詢問原由,佛陀於神通力觀照一番後,告知比丘們這一椿事牽連到久遠刼時一位經營客棧的老婦人的事蹟。

……在一個傍晚,來了三個遠方的商人,由於城門巳關,無法進城,這三個商人就住進了老婦人的客棧。招待了三個人客後,老婦人就回房休息。睡到半夜時,老婦人被吵聲驚醒,咋看之下,竟是三個住客變成盜賊,在搜竊她的財物。老婦人大喊抓賊,三人急忙衝出客棧,老婦人也追了出去。三人跑得快老婦人當然追不上。追到一半,老婦人心有不甘的咒罵三人,說什麼此筆賬非算不可。在氣憤難平,又無奈下,老婦人唯有轉身回去。由於午夜時分她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咕嚕咕嚕的想著一定要算賬,入門時一個不留神就給家門前的門檻絆倒了,馬上斷氣,死前心中仍然惦著︰我要算賬﹗我要算賬…。

因了這口怨氣,老婦人往生畜生道轉世為牛,做牛長達五百世。在這最後一世得償夙願,再遇上那三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怨敵,雖然他們這一生互不相識,但當下因果成熟了,都同在一天承受果報,被牛殺死。

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報應循環,絲毫不爽。嗔心實在很可怕,老婦人這顆嗔心熾燃長達五百世而不滅﹗佛陀提醒我人︰「以怨止怨無時了,唯以仁慈方能了。」所以說:常熏習仁慈,心懷仁慈,當面對可嗔的境,就可以降伏嗔心,怨結就能解了,也就不會發生駭人聽聞的事件。

嗔的防犯︰

常言道︰外賊易防,家賊難防。嗔意猶如家賊,常伺機會潛入人心,興風作浪,搞亂君心。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作個優良、敏銳的消防人,以防嗔火。
佛陀教導四種元素能使我人避免陷進嗔恚的魔網裡。以下是防犯嗔心的方法︰

自我控制(Dama)

自制需要一顆清澈的識覺力,這是要經過訓練的心智方能產生效力。佛言︰ 「嗔恨止息時,自制離欲者,得證悟涅槃。」

一個能控制自己的脾氣,能制止發怒的人,必定有著良好的涵養,這可能是過去世的種子。什麼是良好的種子呢?那就是︰

忍辱

中國人說「百忍成『金』」,但是黃金只會增添人類的貪、嗔、疑,廣造罪業。 事實上「百忍成『佛』」 是正確,且更理想的。世上沒有任何美德比得上忍辱,經云:「忍辱是最高的苦行,容忍是最上的涅槃」,由此可見忍辱是撲滅嗔恚最有効力的消防器。

持戒

在「不忍衆生受諸苦,發心守持清淨戒」的理念下,持戒方才生動、活用及圓融。受戒的出發點是不忍眾生受苦,關懷的情操也就顯現了。例如持不殺生戒就是以慈悲為基礎,不殺生自然就締造了一個安寧與和平的生機給於眾生。

智慧

「嗔是愚人之所好,慧者視之如毒瘤。」智慧能使我們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了解到嗔恚招惹禍害就要盡量避免陷入火海而被火灼傷。

精進

提升覺知防止嗔犯,就要倚仗平時的禪定修習。精進地時刻保持覺醒心與慈悲心,就可以發揮快刀斬亂麻(熄火)的功力。須知道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一個不慎就變嗔,常記著︰「嗔恚火種盛熾燃,勤習慈雲防犯之。」

正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任何人都是怕苦的,所以不要給人家製造苦惱,不要勾心鬥角,彼此生活在清靜的環境裡。發怒是發顛的表現,是要不得的行為,要深信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自然定律,恆常抱著「正視因果定律,不作嗔恚之業,免招無妄之災。」

慈與愛的區別

佛教向來都受到外教的批評,指責為一個‘無愛’、冷酷無情的宗教。曾經有一回,尊者在英倫小住時,與一位年青侍者在倫敦的地鐵站候車,師徒兩人在車站月台上有講有笑的,忽然殺出一個中年洋漢,帶著驚異眼光的他聽後拼命搖頭並說道︰「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尊者看得納悶就問對方為何是不可能。他說︰「據我所知,佛教強調人生是苦,在苦的理念下佛教徒皆抱著悲觀的態度,覺得人生無趣,不重視現實人生,並且毫無愛心。佛教徒都是滿臉的苦 。但看你欣喜之態,真難以令我相信你是佛僧?」尊者聽完,知道他誤解了佛教。佛門的大愛在當地還沒普遍的傳開,所以尊者得為大家詳說一番慈與愛的差別。

愛的定義

先讓我們認識什麼是愛。‘愛’是一種用心去感受,去領納的心態。古印度文稱之為「捌馬」(Pema),佛法中稱有三種愛︰

欲愛(tanhapema)

這是指男女之間的情愛,是由渴愛與貪欲所引生的。
此種愛令人糾纏不清「愛不離,心相繫;欲不斷,塵不出。」

俗愛(gehasitapema)

家庭倫理,友誼、鄉親及寵物之愛。故人有知己或摯友,正所謂︰「同是裟婆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慈愛(mettapema)

即大公無私的愛心,如博愛。是清淨與聖潔的。《慈愛經》裡稱的慈愛就是佛教徒應當學習的軌範。

愛是一種起伏不定之心,充滿著雜染執著,它包含著企圖與佔有欲,是很有限量的心;慈是一顆柔軟之心,富有仁慈,一視同仁,不分別計較,隨時作無私的奉獻,心量無限。

「猶如慈母愛獨子,奮罔顧身善守護;
吾人亦應依此心, 捨命慈愛諸衆生。」
Mātā yathā niyaṃ puttaṃ
Āyusā eka-putta-manu rakkhe
Evaṃpi sabba bhūtesu
Mānasaṃbhāvaye aparimānaṃ

慈的施展︰

應當抱著「眾生是我的菩提資糧」,恆常以︰

禮敬尊重 : 禮貌給帶來好感,令人心和。
臉帶微笑 : 微笑帶來喜悅,令人親切祥和。
問候致意 : 一聲問候勝於奉承百般殷勤。

如是以三個處世妙方之態度來對待眾生,自然能化解一切怨敵。
要每天擁有快樂的心情,就得作日常功課,早晚念誦以下的句子來祝福眾生,關懷親友,藉此長養自己的慈心︰

Sabbe Sattā: avera hontu,abyapajjha hontu,
anigha hontu,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願一切衆生︰
心中沒有仇怨,
沒有嗔恨,沒有惱害,
願彼守護自心的快樂,

SADHU!

悲心(Karuna)

「發菩提心者,即發大悲心。」─《華嚴經》
關懷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擁有一份悲憫他人受苦的同情心,這是一種富有人情溫馨的愛心。在《分別論》中記載︰『比丘﹗云何與悲俱心一方遍滿而住?譬如見一人遭遇逆境惡運而起悲憫,如是對一切有情而悲遍滿。』

悲的定義︰

「言大悲者,謂於有情,利樂意樂,拔除諸苦。」為人消除苦厄,視別人的苦為自己的苦,就是悲憫心懷。

悲的對治︰

以悲度暴戾與冷酷(Nikkaruna)
人心之惡,莫過於心狠毒辣,這一類人我們稱之為暴戾者與冷酷者。有些人見他人受苦心生歡悅,更甚者是見人落難還加以冷語諷刺。落井投石是小人心非君子,是惡人非佛教徒。佛陀在《大般涅槃經》的‘現病品’中稱:『三世諸佛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悲的施展︰

佛教的大護法阿育王雖也曾經是一個暴君,但當他洗心革面之後,信仰了佛教,整個人都改變了。他致力於修建道路,與種種福利措施,以佛法治國,關懷民生。在晚年時發願朝禮佛陀所到過的地方,所到之處他都立四獅頭柱來紀念,標誌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謂迷途知返,人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一念醒覺即是悲天憫人的心懷。以下是施展悲心的途徑︰

寬恕原諒 釋放自己

有些人,受到別人的指責後就把仇恨放在心頭,很難做到完全寬恕別人,即使能寬恕人,過後想起心中不是味道,仍舊記恨,耿耿於懷,搞到終日脾氣壞、怒火旺盛。

要生活得安逸,少煩惱,無仇怨,就要減輕嗔心,並從原諒下手。原諒別人就是釋放自己,將自己從火籠中拯救出來,不然的話,首先被嗔火燒死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非聖賢,誰人無過?不要阻礙他人,給人機會、給人希望;凡事包容、凡事原諒;慈悲他人的同時,也就是慈悲自己。

能寬恕侍人,能原諒別人就是擁有包容的涵養。且看豆腐包容鋼刀而不傷刀,一刀下去,豆腐自成兩邊,鋼刀相安無事。同樣的,一顆柔軟的心也可以包容萬物,平安大吉。大家多多參參「豆腐禪」。

謙虛無私 提攜扶持

自大逞強的人,必定是目無尊長,不認輸就會漠視周遭。貢高我慢之心,此心高如須彌山,不能看見自己的腳底下,就會容易被東西絆倒。佛教徒應當學習謙虛以抵銷之,須知一山還有一山高。孔子大聖人都要「不恥下問」,看看自己又是什麼「科料」?逞強會變成專橫,不講道理。自大使人反感、令人唾棄,能對人謙虛就重視他人,不會欺凌及打壓別人,甚至會扶助別人並與人分享,這就是悲心也﹗

感恩憐憫 知足惜福

世上沒白食的午餐,人人須自力更生以謀取生活之需。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人每日的衣、食、住、行所需,皆是倚賴他人的貢獻才能享用。在我們四周有著各行各業的人,大家各盡其份,各盡其責地共成這個七彩繽紛的世間,為大眾提供了生活上的利便,試問又怎能漠視他人的奉獻呢?凡事抱持感恩之心來看待之,令人生起珍惜重視,懂得感恩即曉得惜福,曉得惜福就會滿足,有了滿足心中就沒有怨怪,沒怨怪自然就不會作諸破壞之行。

在感恩之推展下就懂得憐憫大眾,曉得珍惜與人的感情;有了悲心,做事就會更積極,努力於建設。

若要生活順心順意,無所阻滯,就得恆常念誦以下的句子來改變自己,善心善意來祝福眾生,關懷一切蒼生,藉此長養自己的悲憫心︰

Sabbe Satta: alabha pamuccantu,
ayasa pamuccantu,
ninda pamuccantu,
dukkha pamuccantu.
SADHU!

願一切衆生︰
免除孤寂,免除損失,
免除責備,免除苦難。
善哉﹗

願大家都能把佛法活學活用,以慈悲莊嚴自己與他人;發揮自、他關懷的功用。我們必須相信佛陀,利用慈悲之法來淨化我人的濁情污意,用慈悲之法來提升我人的俗愛世情,莊嚴自己。這種情為智悲雙運,自在無礙。

尊者千里迢迢的從大馬來到香港傳情,很希望大家將這份關懷之情續傳下去,綿綿不絕的傳至千里萬里,最後並祝福大家。

這個晚上,尊者的演講吸引了在場六十多位居士。感恩尊者,他以道地的、親切的廣東話剖析了佛法的另一面,從輕鬆幽默中娓娓道來,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心開意解。善哉﹗善哉﹗善哉﹗

我們期盼著達摩‧灑甘露尊者的再度關懷,重臨香江為大眾宣說寶貴的佛法。禁不住問一句︰何日君再來?

日期:2006年6月12日
灑甘露比丘講於香港居士林
Mudita Bon記錄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