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愈向佛法鑽的體會 ─ 步向實踐,回歸本心

你為何會唸佛學?

筆者很多身邊的朋友都問過我這個問題。可能他們覺得我這個「八十後」就算不是享樂主義派,都應該是「知性青年」,對於社會或人生有很多的所謂「批判」和控訴,不會傾向和投入到一個講求「隨緣」和「看化」,「消極」的佛教吧。每一次遇到類似的提問,筆者都不知如何簡單地回答。

獨處的時候,往往想到一堆問題:學了幾年佛,到底佛學是什麼?是哲學的一種吧?是一種人生態度嗎?這和一般老生常談的生活智慧有什麼不同?學了佛後,我的人生有什麼改變?佛學,尤其是經論的知識,對於我們到底有什麼用?

根據馬思洛 (或作馬斯洛,Abraham Maslow) 的人生需求層次論,或是香港學生十分熟識的殷海光的人生四層次論,人在得到溫飽、安全、人倫關係等等物質保障和生存滿足之後,就會開始思考真、善、美以及人生是否真實等等等等的價值問題。對此,心理、哲學的各家各派都各有不同的解說,我們就從中理性地去選擇接受和認同哪一派,我也因而開始了尋找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險。當然,部份人會訴之於宗教或是純以美感出發去領受,而不是出於理性思考。而佛教,有一系列科學化的理論。筆者不時細想,思辨上的教理對於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和幫助沒有?下文是筆者的一點點體會。

筆者認為什麼「法」都只是知識,若死死盯著,不停思考,不停在上面鑽,卻沒套用在生活上,則再重要再珍貴的法都是徒然,人只會愈加迷失。就如我們常常勸導人要福慧雙修,我們會去區分:行有漏善是人天善法,得福報;學習佛法,跟隨善知識學習經論,就增長智慧……。好了,懂得分了,你有什麼得著?如果在心態和行為上沒有任何改變的話,我膽敢說這對於任何人都沒有多少裨益。

筆者不是叫大家不要或不用去學經論,而是不要單純在學理上面轉,反而錯失了真正修學、修習的機會。學佛要懂佛理,因為不是迷信,這樣我們才可以生起堅定的信心。我們相信可以透過學佛而離苦,可以透過修習去除煩惱,所以我們更加要去讀書聽經,知道其中道理和修習的方法。若我們只聽而不行,等如連想去改變、進步的志願都沒有,這就是完全放棄和忘記了我們的本懷了。由聽法到生願,繼而實踐,就是我門強調「信、願、行」的意思。釋尊曾用「以手指月」來形容我們修行,月是佛果,而手指即是法。我們要的是月,而不是指。在教理上轉,就像花時間去想手指伸得直不直,指向東還是指向西般,終徒勞無功。不過我們需要指才能引導去見月,當中教理與離苦的關係我們不可忽略。

筆者覺得每人都有不同的根性和因緣,有機會學習佛法,也不代表一定能將義理名詞弄得懂,記得牢。愚路尊者就因根器障礙,就算釋尊直接教導,也連一句偈誦都記不了。但這不代表他不能學佛。學佛講「聞、思、修」,「聞」就是指聽法、看經、看論等直接接觸佛理,「修」當然是指實踐,「思」就是思維 ─ 這不能直接將其與邏輯理性上的思維等同,因為這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關聯。佛法中「思」還可解「禪那」、「靜慮」等;星雲法師曾將「禪」比喻為「生命中的花」,是「我們的心」,明言這是需要我們去領受和體驗的,又怎會只是指一般理解的理性思維呢?

懷疑是智慧的開端,但我們不要忘記「終點」 ─ 我們的目的,不要在路上不停打轉。我們可能會對學習和修行有所懷疑,例如為什麼要施善行?善行分多少種?功德又會不會因不同的善而有所分別?為何會有功德?……喂喂,努力去施善行沒有?若再想下去就是玩弄光景 (古文,即「影」)。佛門講一切都是虛妄,在佛法裡鑽其實就是被這些叫做「法」的「影」耍了!

古德有云:大智若愚。這並不是叫我們裝傻或是弄瘋自己,而是在懷疑之後,要反回到思考的原由,求諸本心,不再在義理邏輯思辨上轉,否則只會轉死在裡面。筆者曾有段時期不停涉獵不同的學說、教史,嘗試理順它們的同異。沒錯,早期是愈讀愈起勁,雖花了不少時間,但好像學懂了很多,看東西也看得更清更明似的;但過了一段日子,我發現自己迷失了 ─ 忘記了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去修學,學習好像只是為了學習而已。同時,我發現其實很多學說都是殊途同歸,又或者只是在不同的角度層面去說罷了。那個才是「真」的,才是「最合理」的呢?結果又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找更多的資料,再認真去作思考分析 ─ 反而白白在眼前,可以時刻實踐的,如布施、打坐、念佛等通通都疏忽了,愈做愈少……

希望後學以上的經驗可以為大家帶來一點反思和啟發。最後,當今天有人問我佛法是什麼,我只會用一個可能有人會覺得很「簡單」、很「低級」的答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何要學佛?我會答:「學佛就是為了學佛,行為就是目的,阿彌陀佛!」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