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我在梅村的修學之旅──談梅村裏的「教外別傳」

在香港談起修禪學道,離不開幾家禪宗道場,來自台灣的法鼓山、來自韓國的秀峰禪院,也有來自法國的梅村傳統。十二年前因緣具足下,一位大學講師接引我來到一行禪師(梅村)的傳統下修習正念,直到今天我仍然繼續學習。這回希望談談在梅村學習的一些心得,讓後來參學的禪子們參考參考。

我的英語不太好,即便是香港梅村使用的是最簡單的英語,很多時也無法百分百的了解法師們在說甚麼。還記得最初的幾年間,每次在禪堂裡聽聞法師開示,總是被睡魔所襲,真正聽入耳的少之又少。幸運的是接觸梅村時,香港梅村才慢慢發展,因此有機會直接的進入核心的居士群體,青年居士群又稱「覺醒小組」,我的學習大概是從覺醒小組中得益。

這裏希望分享的是如何在梅村聽聞佛法。法師在台上的開示固然重要,但即使聽不懂也不緊要,因為一行禪師的法遍於梅村的細節裏,只要保持正念便能見之。有關法師的開示,在一行禪師海量的文字作品中已能盡覽,但禪師的法如何落實在實踐之中,這才是我們到達梅村寶貴之處。在梅村裏,我很喜歡觀看法師們的一舉一動,拿水、拿筆、走路、吃飯、說話、起身、坐下,都是一種藝術。你能在法師的行動和威儀中聽到法嗎?如果你聽到了,那麼不管你是說英語、粵語,還是法語,你都能直接體會梅村的教導,這就是我在梅村裏的學習。

你可以試著跟法師們或居士們生活,他們或許不像在市場裏的正念課程與你手把手的教導,不會每一個細節跟你說明解釋,但只要保持耐性,你會發現這種學習的方法是入心的,而不是入腦。

另一種特別之處,是梅村不以人作為核心教學,而是以一套傳統和文化來訓練後學。在梅村,不一定要跟在一行禪師的身旁才能學習。禪師制定了在梅村的生活方式、節奏、關係、文化,只要我們身處其中,正念自然增長。有別於上課,在梅村你不會找到固定的課程章節,也沒有分初階、高階、進階,有的只是一套正念的生活方法和態度。甚至在梅村這裏,你感覺不到要「學」甚麼,只要保持正念地生活,投入於梅村的節奏之中,身心便開始轉化過來。你有沒有留意梅村裏每15分鐘便響起的鐘聲?當鐘聲響起時,眾人停下身語意,把意識帶回呼吸之中;你有沒有留意法師左右排隊,靜待拿取食物時的安定?你有沒有看到法師走路時的神態威儀?這些都是一種教育法,以身說教、以生命說教。假使你能以此心學習,得到的是「活」的。

我很喜歡看法師,有時候看著法師走來走去,更勝看一場演唱會,心裏讚嘆著這種當下的美。這時我才明白黃子華在他的表演中常說:「我喝水,也是表演的一部分,也是一種藝術。」這是千真萬確。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8%81%bd%e6%ad%a5/" title="Posts by 聽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聽步</a>

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核心成員,自2011年起修習正念,曾於城大、中大及不同地方組織市區中的正念共修小組。於2017年底成立社區正念組織「一起靜」,致力推動青年靜心運動,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覺察與理解之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