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敦煌之旅(下)── 祇緣身在娑婆中

圖1: 春風不度的玉門關。(鄧可欣 攝)
圖1: 春風不度的玉門關。(鄧可欣 攝)

參訪敦煌莫高窟翌日,我們一天走訪了「雙關雙城」,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後到達榆林窟。

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風為何不度玉門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1]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圖1),始建漢武帝時代(前157年-前87年),是漢代絲綢之路北道重要關口。相傳西域和田(舊稱和闐/于闐)等地的美玉從塔里木盆地經該處入中原,因而得名。現遺址祇剩一座方型小城堡,聳立在戈壁灘上,詩人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高山河闊,塞上孤城,國防重鎮,士卒荒涼。我們現在則是輕身乘春風而來的過客,愉快遊訪,無背負半點歷史重任,郤坦然承繼著歷代前人留下的福蔭。

宏偉依舊河倉城

圖2: 一座曾儲備糧秣的重要軍需倉庫—河倉城。(陳偉民 攝)
圖2: 一座曾儲備糧秣的重要軍需倉庫—河倉城。(陳偉民 攝)
圖3: 疏勒河古道旁的湖泊,長滿蘆葦和紅柳等。(鄧可欣 攝)
圖3: 疏勒河古道旁的湖泊,長滿蘆葦和紅柳等。(鄧可欣 攝)
圖4: 河倉城雖早已人去城空,然輪廓與身姿依舊宏偉。(曾巧華 攝)
圖4: 河倉城雖早已人去城空,然輪廓與身姿依舊宏偉。(曾巧華 攝)

河倉城(又稱大方盤城),與玉門關相距約20公里,建於西漢,河倉城本是一座儲備糧秣的重要軍需倉庫(圖2)。河倉城位於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有一大湖泊,湖旁長滿蘆葦和紅柳等,是深不可測的沼澤地(圖3)。因臨疏勒河,故稱河倉城。玉門關和陽關兩地的守軍均從河倉城領取補給。眼前這河倉城遺址,雖早已人去城空,然輪廓與身姿依舊宏偉(圖4),可以想像二千多年前,在這荒蕪之地有著組織嚴謹強大的漢軍開拓國力,以及充足的支援,是何等壯觀的場面(圖5)。建於西魏大統四、五年(538-539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南壁的「五百強盜成佛因緣」[2]圖中,有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戰爭場面,是非常難得的圖像資訊。(圖6)

圖5: 團友於河倉城前合照。(莊麗真 攝)
圖5: 團友於河倉城前合照。(莊麗真 攝)
圖6: 莫高窟第285窟中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戰爭場面。(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圖6: 莫高窟第285窟中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戰爭場面。(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板土蘆葦漢長城

玉門關以西五公里處,有一段以獨特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圖7)。漢長城修建在秦長城的基礎上,用以阻擋匈奴騎兵。漢長城更延長在河西走廊的長城。元鼎六年(前111年)又新設了張掖、敦煌兩郡,總長度達到了兩萬里。河西長城保護著漢朝人通往西域、再通往古羅馬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化、藝術、宗教及與貿易經濟等的交流和發展。漢朝在西域更駐紥了軍隊,設立了都護府,管理西域的烏孫、大宛、康居、疏勒、元雷等三十六屬國。從此,中原與西域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繫,是古中國通往世界的陸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同時也為盛唐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掀起了序幕。

圖7: 以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鄧可欣 攝)
圖7: 以板土蘆葦築成的漢代長城。(鄧可欣 攝)

陡壁土丘現雅丹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敦煌市西北約180公里處,玉門關西北約100公里處。公園面積398平方公里。公園內集中連片地分佈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千姿百態。「雅丹」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意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乾燥地區的一種風蝕面貌。公元1899-1903年,瑞典地理學家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 1865-1952)到中國西部探險,發現雅丹(Yardang)並命名於其著作中,雅丹才為世人所認識。眺望遠處祁連山峰上白雪(圖8),在這灼熱耀陽下,曾經歷了多少寒冬,冰封著多少前人願望。冰封著的,是我們潛藏佛性。致敬法顯、玄奘等高僧在千多年前,憑何等超人意志,為求真理佛法,隻身走畢那看不盡頭的路、登攀那高聳入雲的山、存活於那測不定的沙塵暴下,實在令人難以想像。我們一團友人置身這奇異而遼闊的雅丹,簡直是大漠中的一粒沙;汪洋中的一滴水、億萬時空中的一瞬流星(圖9)。

圖8: 遠山峰上雪,冰封著我們的佛性,不知何生何世才能溶解。(鄧可欣 攝)
圖8: 遠山峰上雪,冰封著我們的佛性,不知何生何世才能溶解。(鄧可欣 攝)
圖9: 我們於雅丹的合照,渺小如漠中一沙,海中一滴水,夜裡一流星。(余華 攝)
圖9: 我們於雅丹的合照,渺小如漠中一沙,海中一滴水,夜裡一流星。(余華 攝)

塞外夕陽落陽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3]這詩寥寥數字道出陽關歷史中幾許壯烈,無盡淒美滄桑。漢武帝為防禦匈奴再次侵擾中原,而「列四郡,據兩關」。自始,陽關以據川當險,憑水為隘。會同玉門關,一南一北,緊扼國界要塞。張騫「鑿通」絲路,開始「寶石東來,絲綢西去」的時代。陽關、玉門關同時成為絲路的守護士衛。魏晉時置陽關縣,在歷經漢、晉、隋、唐時期。在陽關,曾上演過一幕又幕空前繁榮的輝煌歷史。至今,故城早已蕩然無存。遺址僅存一烽燧(圖10)。這「陽關耳目」,巍然屹立風中,如一不敗名將,彷彿不知早已改朝換代,多少國仇家恨早已煙消雲散。唯獨他仍撐著那二千多年的老軀,驕傲而怡然地笑望塞外。(圖11)

圖10: 陽關烽燧,驕傲而怡然地笑望塞外 。(潘仲志 攝)
圖10: 陽關烽燧,驕傲而怡然地笑望塞外 。(潘仲志 攝)
圖11: 塞外……(作者 攝)
圖11: 塞外……(作者 攝)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4]邊塞戰場生活,蒼涼、悲壯。既悲涼厭戰,又豪情壯志(圖12)。葡萄酒、夜光杯、琵琶等均為西域之物,為這亂世中的邊陲之地,渲染一片異國風情(圖13)。中國大西北特有的壯觀地理氣派,人身的渺小和人心的堅毅,身內身外皆形成強烈雙重對比。對國的忠義,對家的懷念。在這裡,多少蒼涼悲壯的往事,留下的,何祇是一首詩。在敦煌莫高窟出土多種千年文獻,其中以佛教抄經為主,而較完整的抄經本多寫上功德主的願求,以望夫或子能從戰爭中平安歸家為多(圖14)。這些珍貴文獻,字字記印著多重的文化歷史意義。「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5](圖15),離開陽關時已是日落時分,夕陽中的陽關(圖16),餘暉映出無限美艷(圖17),短暫而美好。佛經載:「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6]

大漠峽谷藏榆林

最後一天,我們摸黑離開山莊,在車上吃早餐後,我們迎著日出坐禪。二個多小時後到達風送微涼而晨光賜暖的榆林(圖18)。步下這大漠中鬱鬱蔥蔥的峽谷,樹影倚著對峽崖壁上的棧道,河水淺而聲輕,彷若怕驚動對峽窟內那位禪定甚深的千年高僧(圖19)。榆林窟(又稱萬佛峽),是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之一。榆林窟與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因此被譽為姊妹窟。現存洞窟最早建於唐代,經五代、宋、回鵑、西夏續建,終於元代(圖20)。

圖18: 大漠峽谷藏榆林,河水淺而聲輕,彷怕驚動那位禪定甚深高僧。(莊麗真 攝)
圖18: 大漠峽谷藏榆林,河水淺而聲輕,彷怕驚動那位禪定甚深高僧。(莊麗真 攝)
圖20: 淨土般的榆林窟。(鄧可欣 攝)
圖20: 淨土般的榆林窟。(鄧可欣 攝)
圖19: 洪師姊臨河坐禪,細聽法音清流。(作者 攝)
圖19: 洪師姊臨河坐禪,細聽法音清流。(作者 攝)

榆林窟第2窟[7]建於西夏。西夏(1038-1227年)黨項人建國河西走廊一帶,所以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裏11至13世紀的壁畫充滿西夏風格,具有「綠壁畫」的特色。西夏黨項人崇尚中原漢族文化,同時是深受吐蕃及回鶻文化影響的佛教王國。榆林窟第2窟西壁門兩側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觀音畫像,繪製精美,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的代表作(圖21)。「水月觀音」為中唐時宮廷畫師周昉所創,由於這種新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廣為流傳,甚至傳入朝鮮和日本。至此,可見敦煌壁畫的藝術風格與國勢民族交化的轉移有關,而壁畫內容,則與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有關。莫高窟盛唐第45窟南璧的〈觀音經變〉則以鳩摩羅什(約344-413年)於406年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依據而繪製,而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觀音〉則已漢化,以中國人自創的觀音三十三應化身[8]為繪畫題材,而「水月觀音」為其中之一。

圖21: 榆林窟第2窟的一幅水月觀音畫像,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的代表作。(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圖21: 榆林窟第2窟的一幅水月觀音畫像,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的代表作。(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建於西夏中晚期的榆林窟第3窟[9],內存二幅珍稀壁畫。洞窟東壁南側的一幅〈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經變〉,展現當時西夏黨項人難得一見到的社會面貌,具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圖22)。〈普賢變〉中,普賢菩薩安詳沉靜,雍容華貴,白象四足蹬蓮花,背景林木蔥鬱,氣勢雄渾(圖23)。整個畫面透過線描形造效果,色彩清淡典雅中又顯華麗氣勢,線條連綿多變,細緻流暢,堪稱古代山水畫的傑作,同時反映了西夏時期宗教藝術水平所達到的成就。

圖22:〈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經變〉展現西夏人難得一見到的社會面貌。(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圖22:〈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觀世音經變〉展現西夏人難得一見到的社會面貌。(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圖23:〈普賢變〉中,普賢菩薩安詳沈靜,背景林木蔥鬱,氣勢雄渾。(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圖23:〈普賢變〉中,普賢菩薩安詳沈靜,背景林木蔥鬱,氣勢雄渾。(敦煌研究院網頁圖片)

榆林窟中,建於唐代的洞窟有十四個,保存完整的僅存第25窟。該窟有〈西方淨土變〉壁畫繪於八世紀末,吐蕃佔領瓜州初期。淨土世界一種七收,樹上生衣,女子五百歲而嫁,人壽命達八萬四千歲,一切所需所求,都是應念而生。實在是一個理想居住的地方,令人嚮往。壁畫構圖精密緊湊,色彩豐富,色調鮮麗清雅,線描精細柔麗,人物性格刻畫深刻細膩。該窟壁畫藝術細密精緻而秀麗,是敦煌石窟中唐壁畫的典範。團友親眼近距欣賞這幾幅稀世壁畫, 視覺與精神上皆得到至上滿足,大家衷心讚美不已。一些團友歡喜滿心,喜悅溢於口,化成語言,雀躍與友人分享感受;一些較內斂的團友,看畢壁畫,那份感動不能言喻,祇能抱手沉思,會心微笑。我也偏愛榆林的原始和恬靜,以及那份深藏的優雅韻味。

祇緣身在娑婆中

這次敦煌之旅,最難忘情是山水中的炳靈、溫婉的鳴沙和月牙、豐富鼎盛的莫高、春風不度的玉門、纏綿不斷的長城、原始奇幻的雅丹、夕陽下的陽關及大漠峽谷中的愉林等,這一幕幕的風景,呼應著一朝接一朝的壁畫和佛像。善業的牽引,銘記在心的緣。團友全是香港人,卻緣繫敦煌。敦煌之旅後,以我所知,團中一友心滿意足地回到澳洲,繼續她的移民生活;一位告知說她已完成畢生心願,可安心離開香港,二度移民到加拿大去;另一位回港後結束悠長假期,展開新事業發展等,皆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崗位上,結束這在浩瀚時空中的一瞬相聚。我們皆暫借這五蘊之身,各自發展其短暫而精彩的人生。因緣聚散,本來如是,祇緣身在娑婆中。

願淨土應念而生,國泰民安,大家勤修福慧,菩提上進,離苦得樂。回向感恩諸佛菩薩加持,歷代各祖師大德成就,今世與未來的怨親與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圖24)

圖24: 臨別,送上每人一片菩提葉,願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陳汶雄 攝)
圖24: 臨別,送上每人一片菩提葉,願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陳汶雄 攝)

[1]唐 . 王之渙〈涼州詞〉

[2]《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二冊374《大般涅槃經》〈梵行品〉卷15

[3]唐.王維〈渭城曲〉

[4]唐.王翰〈涼州詞〉

[5]弘一法師,《送別》。

[6]《敕修百丈清規》「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眾等當勤,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CBETA, T48, no. 2025, p.1121, a24-25)

[7] http://public.dha.ac.cn/content.aspx?id=873884926056

[8]《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九冊262《妙法蓮華經》卷第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種應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祂可以化身為:「佛、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長者婦女 居士婦女、宰官婦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執金剛。」而中國人自創的觀音三十三應化身為:「楊柳、圓光、臥蓮、魚籃、一葉、延命、能淨、葉衣、蛤蜊、馬郎婦、不二、龍頭、遊戲、瀧見、德王、青頸、眾寶、阿耨、琉璃、六時、合掌、持蓮、持經、白衣、施藥、水月、威德、巖戶、阿摩提、多羅、普慈、一如、灑水。」

[9] http://public.dha.ac.cn/content.aspx?id=80485884448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85%a7%e7%91%9b%e5%8d%9a%e5%a3%ab/" title="Posts by 駱慧瑛博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慧瑛博士</a>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羅賓遜學院院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副研究員及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專研敦煌唐代觀音經變、敦煌吐魯番文獻等。專著《觀心自在 —— 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為首屆「想創你未 來 ——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非遺組)得獎作品,並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及著《緣繫敦煌》。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