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服務病者牠真懂!動物自有慈悲心

這真是一件相當感人而戲劇化的事:美國一位病患者的氧氣罩在深夜脫落了,警鐘響起;她的守護犬嘗試搖醒她,但不成功,於是牠撞跌電話聽筒,按下預先設定、接駁到緊急報案中心的快速按鍵,最終救回主人一命!

飼養過狗隻的人都知道,牠們喜歡跟人類親近。在狗隻熟習家居環境後,我們可以訓練牠們幫助人類。

Kristin von Kreisler在《動物的慈悲心》(The Compassion of Animals)一書中說:「生活在人類社群中的動物,會認識到互相幫助的價值,牠們會流露出情感,也能感應到出了麻煩的人有甚麼需要。眾所周知,狗隻有很多勇救主人、通知他人出了危險,以及預先警告會出現病症的事例。」

事實上,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人類已開始訓練狗隻在戰爭中提供各種服務:守衛、搜索、尋找炸藥、引導失明人士和受傷軍人,以至在戰壕中滅鼠。當時在美軍中,一頭鬥牛犬與獵狗的混種犬更曾獲得中士的軍階。

時至今日,狗隻的服務範圍十分多元化,近年更有趨向協助病患者方面的發展。除了港人較熟悉的導盲犬外,還有為失聰者、糖尿病、腦退化症、柏金遜症等患者提供服務,以至為肢體傷殘者搬運物件和移開障礙物。

此外,狗隻除了這類「功能性」的用途外,牠們陪伴病患者,也起著提升人類情緒的作用,帶來安全感;因此很多護理和復康中心,團隊之中都會有牠們的身影。

要協助病患者,狗隻(通常是幼犬)需要到特殊的訓練中心接受為期六個月至半年的訓練,而最適合做這類工作的品種是拉布拉多犬和金毛尋回犬。在這段時期內,狗隻的新主人同樣要接受「訓練」,以了解狗伴侶的能力,以及該品種的行為特性。

雖然這類服務犬能令病患者更為安全,也讓他們可以更為獨立自主地活動,但是專家指出,狗隻當然也有其自身的限制,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即使是久經訓練的犬隻,也可能會有時不守規矩或令人煩厭;而且視乎不同品種,狗隻也需要不同的照顧,有些會需要較多運動、關注或培訓;當然,牠們像人一樣,也需要醫療護理。

因此,若想飼養這類服務犬,大家應事先多做資料搜集和請教專家,先了解各品種的長處、弱點和特性,也要評估自己的需要、空餘時間和家居環境,然後才作出決定。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