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浮圖之思──人手一機、借景遷心

課堂上,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如何用影像來感動觀眾?」

一般來說,在購買相機時,附在盒子內的使用手冊會告訴用家拍出好照片的秘訣。這些指引有其實用的功能,但是,自1839年攝影萌生至今的發展過程,在各個領域中發揮不同的形態、文化及社會效用,在人手一機的現況中,各式各樣的影像緣於人人不同的心靈狀態,以鋪天蓋地之勢充斥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心靈影像是其中值得探索的層面。

近年來,由於接觸佛法,被「心外無境」[1]的心性論所吸引,佛家認為「五根」是人類接觸外境的管道,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來接收環境中的色聲香味觸;隨著咔嚓一聲,屬於個人的喜、怒、愛、惡、欲等覺受隨即被攝印在數碼相機中。攝影工作者對此會說:「攝影是勾起心靈影像的媒體。」

有一段時期,對大街小巷的垃圾不覺其污,反而興趣盎然,覺得那些被棄置的東西,色彩豐富,有份自然渾成的獨特美感。人家說我在拍攝環保,其實我只是被那些棄物的形態、質感和色彩所觸動而按動快門而已。

拍攝或觀看影像時,是人與影像展開對話的時刻、也是探索自己內心的機緣。數年前拍出的照片,相距一段時期,同一張照片對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有迥異不同的覺受。

問題回到「如何用影像來感動觀眾?」這涉及攝影者的思想、價值、興趣及文化背景,這些因素都是直接影響創作、取景及技術等意圖,隱約而沉默的叫囂聲在你心內主導著你的攝取意欲。

「心外無境」是唯識根本學說,標示出人類心識和事象只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遷流動態;攝影也是心識呈現的方法,唯有內心對某某情態有所見識和感觸,方能攝出感動的影像。

人手一機的事實,各形各色的影像大幅度的出現、傳遞、互動,間接形成一種人我之間的互動過程,它產生什麼效應,是另一個有趣的命題;但是,攝影隨了作為生活分享、新聞報導、教育及醫療、廣告等用途,整個拍攝的過程,也是心與景交流的經驗,從中認識自我、探索生活、文化及借境遷心的方法。


[1] 「心外無境」是指萬法乃唯識所現,識外無真實之境。唯識,梵語 vijñapti-mātratā;無境,梵語 anartha,又作無外境。意謂唯有「識」而無「外在」之對象,是唯識學派之根本學說。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6%83%a0%e8%8a%ac/" title="Posts by 陳惠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惠芬</a>

資深社工,哲學系碩士,讀書會及禪藝帶領人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