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無盡的輪迴?路雖然相同,風景已不一樣!──解讀《青空之行者》(下)

上篇談到仁朗畏苦而「選擇」死亡,但稀生童是沒有死亡的,他以優一的身份再回來面對他的命運。那優一的「選擇」呢?

優一最終都死了,不過此死不同彼死,雖然都算是「自殺」行事──獨自面對「教父」。優一出發時說:「即使路沒有改變,但風景已不一樣,那很足夠了」,心明顯已經堅定不移了。境隨心轉,面對這個代表權威,代表永遠沒法戰勝的心魔的「父親」,優一無懼的踏出了反抗的一步。這樣的「自殺」,可能有人覺得是愚蠢的行為,因為無間的輪迴並不會因此而停止 (優一的下世也會「回到」基地),但這完全和退縮的逃避是兩碼子的事。

出路,作為一個解脫者,佛陀向我們明言是有的。不過要找到出路不是用對抗的方式,而是用「觀」。「觀」即覺察、感知。要離苦就要先認識苦,接受苦,繼而才可以解決和放下,到達非反抗非容忍的境界──出離。儒家認為做人要先「格物」和「致知」,就是教我們要先認識和觀察身邊的萬事萬物,才可明白道理;又如中國武術,在熟習和學透不同武術之後要「忘學」──忘記你所有學過的功夫,將森羅萬象的武學原理融合在自己的動作上,這樣才可以不被別人克制,也不違背自己所學的一切。這和佛門解脫的根本──四聖諦,其實頗為相似。苦其實來自我們的執著,認為什麼都是「我」和「我所」的,有了貪愛和依戀就會帶來煩惱。只要依著佛陀教導我們放下貪執的方法去修,就可以解脫──不是克不是容,而是真真正正的「離」。當然,一切的大前提是要先察覺苦、感到苦,否則大家也不會「無故」改變什麼吧?現在社會講的認知治療或是生命教育,第一步都是要我們面對和認識自己,其實就是「觀」,用的方法其實就是佛法。優一踏出的就是面對和解決問題最初及最重要的一步。

「戰爭是為了和平」,大家覺得這句說話有沒有問題?沒戰爭可能沒統一;沒戰爭就不能消耗國家的軍備儲存,增加國與國之間擦鎗走火的機會;沒戰爭人們就不知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以上的論點都各有自己的理據,尤其在「和平」未出現之前。若「和平」真的出現了,還需要戰爭嗎?電影中的「戰爭」也是為了(維持)「和平」啊!兩者的關係是否很弔詭?而所謂的戰爭,除了軍事上的,經濟上和文化上的競爭和逼迫又算不算?本人就覺得所謂的戰爭其實無處不在,人只要有貪就有分別,有分別就有爭奪,就沒有真正的和平。就算有人幫你爭幫你鬥,好像《青空》中每個人都不需自己親身上戰場一樣,這樣就沒問題麼?先不論這是否貪著自己的生命,還不是一樣在鬥?──直接的鬥錢、鬥裝備。惟有放下身段,將「自我」縮小,將無知的「面子」拋掉,一切以成全他人為目的,放下仇恨,發心行善,戰爭才有望減少。

在《青空》中,大家鬥的還有「生命」──稀生童。電影沒有明言稀生童未成為稀生童前是不是一個正常的人,還是這所謂的「基因改造計劃」的產物,只是欺騙和植入稀生童們記憶的東東,而其實他們根本未曾在地球上存在過,但我們絕對不能否認他們的命也是生命,他們也是有思想有感受的眾生。電影中,這些「生命」只是一種消費品,供各個軍團贊助人消費。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一群為了戰鬥才出現的種族,不戰鬥還可能存在(被製造出來)嗎?而一群不會死的人可以正常生活和融入社會嗎?不論怎樣,對於小弟,他們不是像上文所言只是一個演員,他們的生死也不只是一個數字。若果生命只是一種商品,可以明買明賣的,那你自己的又是否可以隨時捨棄?每個人都有同理惻隱之心,儒家亦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事前多想想別人,自然會明白為何我門眾弟子要發菩提心,立志拔眾生苦了。(如早前知道同袍急需肝臟續命的海關人員許細文師兄就是一個好例子。)

《青空之行者》雖然只是一套動畫,但內裡的含意甚多,而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恕本文未能一一盡錄,小弟希望拙文可引發大家多作思考。最後,也希望本文可吸引大家去看一看這套電影,讓製作人員的苦心不會白白浪費掉。

(編按:本文原載於作者網誌,內容經重新整理及補充。)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