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生亦何歡,死亦何悲──廖進芳護師分享晚晴照顧

竹在寒冬仍然保持頑強的生命力,病人在逆境也要保持正面態度。
竹在寒冬仍然保持頑強的生命力,病人在逆境也要保持正面態度。

很多人忌諱死亡,對死亡感到恐懼。不過,大自然的規律是每個人都會死,活一天生命便會減少一天。人們只關心活得精彩,卻很少人關注如何安心離去。生命無常,我們無法預測何時離世,也無法預測怎樣離世,所以關注死亡是最好的生命反思和教育。我們要學會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擁有,卻不執着於擁有;生命中精進不懈,卻不執着成果與回報,最後死而無憾。

香港佛教聯合會佛教身心靈關顧服務顧問、從事寧養工作(善終服務)數十載的廖進芳護師,見慣生老病死。她豁達地說:「若病人知自己將離世,可能是福氣,因為有時間準備想做的事,不像意外離世的人。」往生是人生必經階段,只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人生的終結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可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問心無愧 無懼死亡

廖進芳八十年代初在護士學校畢業,進入深切治療部工作了幾年,這裏全是醫療器材,她坦言不喜歡這樣的工作。1984年她去英國進修,機緣巧合下在善終服務院舍做了半年義工,自此認識了寧養工作。她取得英國護士牌照後回港,1985年進入南朗醫院工作,當時南朗醫院多接收末期癌症病人。直至1987年開始有數間非急症醫院開展紓緩照顧服務,南朗醫院屬其中一間。紓緩照顧是指為末期病人和家屬提供身心社靈的全人照顧。廖姑娘在醫院工作了數十年,至2016年底退休,但她退而不休。2017年4月,她加入香港老年學會,參與「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院舍」計劃,該計劃為院舍長者介紹臨終照顧的選擇,包括不做心肺復甦術、插胃管等維持生命治療;也可以選擇在院舍終老。

八十年代,廖姑娘在南朗醫院工作。
八十年代,廖姑娘在南朗醫院工作。
紓緩照顧幫助病人免除心中的遺憾,減少憂慮和恐懼。
紓緩照顧幫助病人免除心中的遺憾,減少憂慮和恐懼。

在紓緩科工作,面對太多死亡個案,心境是否與眾不同?是否比其他人更早看透人生?廖姑娘透露,小學時對死亡感到恐懼,中學時有了信仰,知道死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任何人不能迴避。死亡是督促我們思考如何度過人生,到底是漫無目標地度過?還是要對家庭、對自己和對群體做些事情?她說:「紓緩科的同事經歷太多死亡,所以不害怕面對死亡,但對身邊已離世的人不捨。倘若有人豁達到連不捨也沒有,這是最好。」

廖姑娘認同死亡的過程令人沮喪,有時臨終病人的死亡時間拖延太久,會辛苦。廖姑娘曾經遇過一個八十多歲的女病人等死等到不耐煩,一次醫生巡病房,病人問醫生:「我幾時死?」醫生打發她。第二天病人再問醫生同一個問題,醫生幽默地說:「昨天幫你打電話問過閻羅王,閻羅王說暫時沒有位,你等一下吧!」病人瞪着醫生,然後會心微笑。她知道醫生沒有答案,但醫生的回覆並不是應酬她。

人從出生開始,遇到太多苦,例如求不得、生離死別等痛苦,有些人臨終前甚至被病折磨到痛不欲生,也許令人質疑生命的意義。廖姑娘說,生命意義可以是自己給自己,也可以是別人給你的。她覺得生命意義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內不愧於心。」每個人對家人、工作上的人,或者朋友都會帶來影響,「如果有人因為你的存在,生命變得快樂、有能力和有信心,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又例如你捐錢幫助不認識的人,受助者感受到素未謀面的人的善良,他們有力量活下去,這是生命意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也是生命的意義。」

為病人解開心結

廖姑娘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燃亮別人,紓緩科正是需要醫護人員無微不至地照顧。紓緩科有醫護、社工、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義工和宗教人士,幫助病人免除心中的遺憾、減少憂慮和恐懼等,但難以消除病人的愧疚,因為病人有時不願意說出來。如果病人的情緒像毛球一樣亂成一團,我們協助理順毛球。如果病人的焦慮不合理,我們安慰他放下;如果合理,會找病人的家屬一起處理。例如病人擔憂子女,當子女安慰他,病人才安心。如果病人恐懼死亡時出現難以忍受的痛,我們告訴病人現在藥物先進,不會像以前的病人在疼痛中離世。廖姑娘憶述當她還是護士學生,難以忘記癌症病人面對最大的問題是痛不欲生。當年她遇到一個四十多歲的肝癌病人,即使打止痛針,病人痛得呼天搶地。病人的臀部因為過度打針,已經變硬,需要熱敷才能再打針。現在不會發生這件事了,絕大部分病人不再被癌症症狀折磨,因為藥物先進,可以減輕症狀。她指出:「癌症是慢性病,並不像以前那麼可怕。」

紓緩照顧除了醫身,還醫心。有些病人覺得人生白白浪費了。廖姑娘表示,人生本來是一幅畫,但被遮蓋了,我們和病人聊人生,把故事呈現出來。例如一個二十多歲患肺癌的病人在病房躁動不安,覺得人生未有成就已枯萎了。他說舅父是出色的消防隊目,他感慨自己沒有舅父的成就。當回顧人生的故事,他憶述以前在香港讀書成績欠佳,去外國讀書,成績卻很優秀,拿了獎學金。他更獲邀請回母校分享,勉勵師弟。往事的回顧,協助他呈現已經遺忘的故事,幫他找到值得驕傲的事情,病人豁然覺得人生沒有白白度過。情緒平復下來後,他要求回家一行,圓滿自己的心願。

廖姑娘表示,院舍紓緩科的環境較舒適,醫護人員友善,病人入住後安全感高了,安定下來,願意說心事。曾經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病人向法師求教,說昨夜做夢去到十八層地獄,被人鈎舌根和下油鑊,感到非常害怕。法師將佛珠交給病人,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安定他的心。

她又指出,紓緩照顧往往因為對症下藥紓緩病人的不適症狀,病人身體舒服了,自然做開心的事。一位中年病人有腹水,難以進食,影響生活質素;病人聽醫護人員的勸告,接受抽走腹水,病人輕鬆了,和家人去澳門玩了兩天,這是他最後一次的旅行。

廖姑娘說,人的身心靈緊扣,當病人身體不舒服,做一些快樂的事情,有時可以減少痛楚,例如打麻雀或唱歌,分散注意力,或可減少疼痛。反之,也有可能擔心家人的生活,令病人的痛楚增加。有些病人忿忿不平說從來沒有做過壞事,為何患病?他覺得上天懲罰自己,憤怒會增加他的痛。當病人明白太陽會照耀好人,也會照耀壞人,不會特別眷顧一個人,病人看透了這個道理,反而減少痛楚。

廖姑娘(左)曾在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任職
廖姑娘(左)曾在葛量洪醫院寧養中心任職

反思人生 輕鬆面對逆境

她表示,人臨走前通常會反思人生,如果臨終病人發現很多話沒說,很多事情沒做。我們促使病人和家屬對話。如果死亡匆匆而來,家屬和病人無法說最後的話,廖姑娘會鼓勵家屬和剛離世者說安慰的話。

紓緩照顧也提供家居探訪服務。病人回家療養反映病情穩定,家人通常會盡責任照顧病人。廖姑娘曾去過一個家庭,她難以忘記家人盡心盡力照顧病人。這個病人半身癱瘓,其丈夫是裝修工人,在天花嵌入掛鈎,綁上帶子,讓病人做運動。丈夫還在床後面做一板,能升高病人。此外,當然家人為病人餵食,遠勝過別人為病人餵食。

有人平淡面對死亡,也有人驚慌失措面對死亡。廖姑娘透露有家室、子女未獨立的人患癌,通常會方寸大亂,甚至道聽途說用秘方醫治。她聽到的故事是一位癌症病人的妻子用香爐灰沖水給丈夫喝,還上山找蝸牛煲湯給丈夫喝,這對病情當然沒有幫助。妻子反思自己是知識分子,在徬徨無助的時候,竟然甚麼方法都會嘗試。其實當癌症病人知道病不能好轉,心反而安定下來。「有書說這段時間是人的靈性成長最急速,看透世事,不再執着,懂得感恩。」

生死兩相安

香港人口老化,香港人愈來愈長壽,紓緩科亦顯得重要。醫院管理局為醫護人員提供紓緩科培訓課程。一位在心臟科工作的護士曾分享,沒有讀這個課程前,對剛離世病人的家人不敢主動接觸,因害怕自己講錯說話而令對方反感。上課後,護士懂得處理家屬喪親之痛。有一病人離世,護士主動和離世者家人說:「我對這件事感到突然,今天回來,你的父親已經離世。」他的兒女說:「我今天本來買杯奶茶給他,可惜他已經離世。」護士建議他們立即買杯奶茶,然後拿棉花棒塗在父親的口中。家屬做了,沒有遺憾。家屬離開醫院前,對護士感激不盡,護士直言有成功感。

她指出,社區寧養遇到最大的挑戰是資源不足,醫管局沒有額外資源支援醫生外出診症,加上香港居住環境狹窄,在家照顧末期病人存在環境和資源問題,例如要有可升高或降低的床、改動居家設施等。  

廖姑娘透露在家離世的人並不多,她曾經撰文整理在家離世的個案,總結在家離世的條件:一、接受紓緩家居照顧服務,有護士定期進行家訪。二、家人具醫護背景,他們有信心照顧病人。三、有相對年輕的家人,學歷中學程度以上,可以掌握資訊,懂得求助的方法。當然這是一很粗糙的整理,相信隨着未來政府政策的推動,在家離世或會漸趨普及。

在醫院工作,每天有機會遇到病人離世,宗教令人了脫生死。廖姑娘在香港佛教聯合會佛教身心靈關顧服務中擔任顧問,她笑着說:「在世俗儀式上,我是基督徒。在人生信念上,我以佛家道理來幫助人生、幫助自己和幫助病人。」她認同宗教令病人和家屬有向心力,例如一個來自佛教家庭的腎衰竭病人送去急症室時被證實死亡,向急症室的護士要求多留遺體在急症室。院方為家人安排一間獨立的房間,讓家人為病人助念五個小時,這是家人凝聚的力量。

廖姑娘(右一)擔任佛聯會佛教身心靈關顧服務顧問,獲頒感謝狀。
廖姑娘(右一)擔任佛聯會佛教身心靈關顧服務顧問,獲頒感謝狀。

結語

「生亦何歡,死亦何悲。」生死對莊子來說是微不足道,即使妻子離世,莊子仍然能擊鼓高歌。只有看破生死,活着的人能放下悲痛,死去的人能瞑目。能夠放心上路需要技巧,廖姑娘分享一位法師曾經說:「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做,何時離世也安心。」

當代社會堪稱走在科技的高端,人們生活富足之餘,一切似乎來得輕易,但世事無常,當重病或死亡不經意臨近時,才赫然發現人生尚有很多遺憾。從廖姑娘分享在服務中的體驗,讓我們反思生命,要死而無憾,更重要是活出生命意義,多為自己及身邊人帶來快樂、信心,令生命更豐盛。

有佛教信仰的人明白,生命的歷程是多生多世,今世的死亡只是軀體的壞空,而非生命的終結。人的神識在臨終時將隨着多生積慮的業力、往生時的念頭及習氣而決定下生的去處。正因如此,如希望下生投向善處,我們更應珍惜今生的因緣,多積聚善的資糧,止惡修善,持守正念,為來生做更好的準備。

廖進芳簡介

香港紓緩照顧的專科護士,獲取香港中文大學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學位,退休前在伊利沙伯醫院擔任顧問護師(紓緩照顧)。現為香港老年學會顧問護師(晚晴照顧)、香港佛教聯合會佛教身心靈關顧服務顧問。她的研究包括:香港社區寧養照顧、癌症病人的臨終關懷與鎮痛、臨終病人由接受家居照顧到離世的研究、癌症病人如何準備在家離世,以及居家晚期病人的健康問題等。

本文原載於《香港佛教》雜誌第728期,佛門網獲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