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知止、知足、知歸,這是我們學佛的基礎────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八)

續上期

入佛三知之知止

入佛三知,是指在家人要進入佛門、要學佛修行,首先應該知道的三件事——知止、知足、知歸。這是我們學佛的基礎。

第一知是「知止」。止,從字面上來講是停止。儒家有個很重要的文獻《大學》,其中講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安,安而後能得」。止在這個層面上是甚麼意思呢?就是界限。我們做一件事情,比如在人行道上走,要知道人行道左邊和右邊的邊界在哪裏,超過了邊界就會走到車道上,或者走到路邊的溝裏裡去,所以在邊界處就要停下來。止的意思之一是界限,具體地說就是規範。每一個事物都有它的界限,我們做每件事也都有它的規範。做人有做人的規範,有一般的規範,也有特別的規範。比如做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規範,做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規範;做老師有做老師的職業規範,做政府公務員當然也有做公務員的職業規範。

我們在學佛以前——包括我回憶自己在學佛以前,生活都是比較迷惘的。對於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自己心裏沒有底沒有一個界限。好像一輛車行走在一條沒有交通線的道路上,有時會向左邊偏很遠,有時會向右邊偏很遠。學佛以後,第一步我們就要知道,做人應有一些最起碼的規範——哪些可以做,哪些是一定不要、不能做的,這部分內容在佛教裏面稱之為戒律。戒律不一定是我們受了戒以後才應該知道的,才應該按照它去做。在受戒以前,我們要明白,作為人,我們擁有很多珍貴的東西,如自由、權利等等,要保住這些珍貴的東西,我們就有必要遵循做人的一些基本規範。

在佛教裏面,釋迦牟尼佛給在家人提出五條基本的規範,我們稱之為「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這五條戒是釋迦牟尼佛對在家佛教徒提出的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思想意識裡,如果非常明確地知道有這五件事情,就會對自己有一個警戒。或者其中某一條戒一時半刻做不到——比如一時做不到「不飲酒」,那起碼會要求自己做到其他四件事情。

第一,不殺生。首先是不要殺人,不傷害人的身體,進而不傷害其他生命的身體,不中斷他們的生存,這是不殺生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是不會去殺人的。但是在生活裏,往往會無故地傷害其他動物。如果對自己沒有約束,不知止,不知道這個界限,對於人和其他眾生生命之間的關係沒有明確的認識,我們往往就會隨著無明煩惱去做傷害其他眾生生命的事情。

佛教裏講到,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我們所發出去的最後我們會收回來。我們曾經發出去甚麼,就會收回來甚麼。比如我們往天上扔一件東西,它總會掉到地上來。可能我們以5公斤的力量扔上去,它會以10公斤的力量掉回到地上來。人的行為、語言和思想也是這樣,它發出去然後我們又會收穫它。不是說發出去了就與我們沒有關係了,發出去以後我們要負責任。

殺生的行為一旦發出去,我們收回來的是甚麼呢?收回來的也是與生命存在相關聯的結果:從大處來講,與我們生命的生和死相關聯;從小處來講,與我們的生命健康和壽命長短有關,我們會收穫這些果報。一般來講,殺生多的人容易生病、短壽、沒有安全感。為甚麼沒有安全感呢?因為他使其他眾生沒有安全感,所以他也就沒有安全感。而且他的朋友會很少,因為他傷害過其他眾生,或者他習慣於傷害其他眾生,其他眾生當然也就害怕他,他的朋友就越來越少。如果他有朋友的話,也往往容易召感那些喜歡殺生的朋友。所以喜歡殺生的人就會有很多喜歡殺生的朋友。後面幾條也都一樣——喜歡偷東西的人會遇到很多喜歡偷東西的朋友;喜歡濫搞男女關係的人總是遇到種種會推動他墮落的環境和人;喜歡喝酒的人總是會有很多酒肉朋友。

這個道理就是佛教講的「苦、集、滅、道」[1]中的「集」。你們仔細觀察一下生活裏的「集」——凡是喜歡踢足球的人,你注意觀察一下他的生活。他的房間裡一定有很多球星的照片,他一定掌握了很多關於足球賽的資訊,他一定認識很多喜歡觀看球賽、喜歡踢足球的朋友,因此對他來講,看一場球賽要比我們簡單得多,因為他這方面的關係很熟,這就叫「集」。當然如果你們學佛的話,那又是一個「集」:我們會發現房間裏與佛法有關的書很多,認識的人也是學佛的多,我們會認識很多法師、很多居士,跟很多寺院有聯繫、有往來,這也是「集」。

現在再回到不殺生這件事情上。殺生在我們的生命裏所招集的,都是與生命的安危存亡有關的一些惡的因緣。比如,喜歡殺生的人容易生在有戰爭的時代,生在有戰爭的國度,容易遇上戰爭。當然,這要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因此殺生是我們應該知道、並在行為上立刻就要停下來的第一件事。

第二,不偷盜。這是關於財物的戒律。財物也是用來維繫生命的東西,所以偷盜財物接近於影響別人的生存。當然,去撬人家的門、破窗而入這樣的事,我們一般不會去做,正人君子都不會去做。但佛教講的不偷盜,意思更廣泛,有很細的要求:不僅僅是不可以破窗而入,也包括你在單位裏、在任何環境下,如果對方沒有同意,屬於他人或者集體的東西我們都不可以占為己有。比如打電話,拿一張信箋紙,用一次公車⋯⋯,這些應該都屬於盜這一類。要維持行為的廉潔,我們必須要在這些地方注意。如果做得好,慢慢地我們的氣質會改變。有時候,不一定要向別人去宣佈,說「我不偷盜」,或者說「我一向不殺生」,其實不用說,你一出現自然會給人相關的資訊。不偷盜這條戒持得好的人,給人一種特別值得信賴的感覺。如果是做生意的話,就會有很多人相信你。人家跟你談判的時候,會特別放心,覺得你肯定不會是心術不正的人。持戒的人有這種感染力量。

前面是講我們在生活方面不偷盜。不偷盜還有更細的要求。除了財物以外,還有一些抽象的東西,我們也有可能犯偷盜戒。在知識經濟時代,有時不一定盜竊財物,偷一條資訊也是偷盜,偷網站密碼也是偷盜。駭客其實就是犯偷盜戒。為甚麼呢?他偷的是知識,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偷——破譯人家的密碼。駭客會說,我沒有偷啊,我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不錯,那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但是人家設這個密碼的意思,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密碼就和門一樣。你在對方沒有同意的情況下琢磨出來了,你用心研究,把門弄開了,這就是偷盜。現在很多網路交易,有些人偷偷把別人的帳號和密碼弄到手,這都是犯了偷盜戒。

還有的偷盜不是盜知識,也不是盜財物,而是盜名。有一個成語叫「欺世盜名」,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你卻說是你做的,於是大家都認為這件事是你做的,這就是盜名。古人也有句話是不要掠人之美,盜名就是「掠人之美」,像寫文章、搞創作的人,剽竊別人的作品,將其據為己有,就有掠人之美之嫌,也屬於盜名。在現在的資訊時代,「名」可以變成實際的經濟利益、實際的種種財富,也是一種社會資源。「盜名」的現象近年比較普遍,如假冒偽劣的產品就是盜名,明明不是那個廠家生產的,貼上人家的商標,通過盜名來達到盜利的目的。這些是講不偷盜。

第三,不邪淫。不邪淫的意思是在家的佛教徒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與自己的伴侶發生男女關係。如果跨過這個範圍,跟第三者發生關係,就叫邪淫。邪淫既傷害當事人的身心,也傷害各自的家庭,傷害社會的穩定。這個傷害也是全方位的輻射。所以要知止,這件事情是我們特別應該知道要停下來的。好比在開車的時候,該刹車時必須要刹車一樣。

有一次我接待一位女孩。我說:「你有甚麼問題?」她說:「師父,我本來有家庭,現在我喜歡上另外一個人,怎麼辦呢?」我就很直接地跟她講:「不行。你有家庭,那麼你對你的家庭就有責任,你不可以沒有界限。讓你的感情蔓延到其他人的身上去。那不僅是對你家庭的傷害,也是對別人家庭的傷害。」

可悲的是,今天的社會在很多管道、很多輿論工具上所渲染和推動的,好像都是鼓勵大家在感情上、在男女關係上毫無界限,隨便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社會上有很多資訊把我們朝這個方向誘引,這是很危險的。現在科技很發達,資訊溝通很方便。這一切方便的手段當然可以用來為我們謀福利,但要是用來作奸犯科也是很方便的。現在有網戀,兩人在電腦上談戀愛,然後走到一起。聽說後果有很可怕的,因為在電腦上誰也不知道誰。還有人在網上組成家庭,諸如此類,都是我們不知止、沒有界限、不知道刹車造成的。

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知道在念頭上、行為上刹車。邪淫這樣的惡行,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它是由很多的因緣促成,由一定的時間作鋪墊的。因此,在日常生活裏,在家的居士怎樣去避免這些錯誤呢?當然,首先你要知道,有些界限是不可以逾越的;另外,應該多方面去建設自己的家庭,從正面去建設自己的家庭生活,建設夫妻關係,那麼就能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有的夫妻雖然在一起,但彼此的關係破裂,已經很疏遠,很冷漠,有了隔閡,雙方都不願意面對,都回避,假裝不知,慢慢發展下去就容易惡化。

有人研究,很多青少年犯罪,也包括很多成年的罪犯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小的時候,他們成長的家庭環境往往有缺陷。有些是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關係已經破裂,這樣的家庭環境很容易使小孩子受到傷害。因為缺乏家庭的溫暖,小孩得不到足夠的愛與關懷,結果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積壓對社會、對生活的不滿和仇恨,本能地會對社會、對他人產生一種仇恨心理。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但絕大多數青少年罪犯有類似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經歷。當然,也有一些人很有天賦,是有來歷的,他過去世的積累很好,心理素質很好,雖然小時候沒有得到關愛,但長大後卻知道更好地愛別人。

但是,很多人是小時候得到了甚麼,長大後就把他得到的放大了還給社會。如果他小時候得到過愛,長大後他就會放大這個愛還給社會;小時候他得到的是冷漠、冷遇、被拋棄、沒有人理睬,同樣地他也會把這些放大再還給社會。人有時候看起來很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所以我們在處理家庭關係上要慎重,在男女關係上要知止。

另外,有一些場合不要去。比如一些非法的娛樂場所、洗浴中心之類的地方不要去。我在寺院也曾接待過這方面的人。一次,有位洗浴中心的負責人愁眉苦臉地來找我。我問他:「你有甚麼事?」他說:「我最近很煩惱!」我說:「怎麼煩惱呢?」他說:「經常有人來找我的麻煩,要跟我打架,要拿刀子殺我,我也忍不住要出去跟人打架,忍不住要拿著刀子去傷別人。」我直接跟他說:「你做的是損德的事。你那洗浴中心是不是有色情服務?」他承認有。我說:「這就是損德的事,損德的事招惹這類事情,那是當然的。如果你不停下來,恐怕不僅是打架,還有更嚴重的後果。」跟他這樣一講,他下決心說回去改。

所以有些場所不要去,要知道停下來。你們如果讀過《地藏經》,就知道裏面講到有很多鬼,甚麼吸人精氣的鬼、吸人精血的鬼、吃胎卵的鬼、三目鬼王、四目鬼王等等。不要以為鬼就是青面獠牙很凶的,不是的。色情書刊、錄影或網站上的色情畫面就是吸精氣鬼,沉溺其中的時候,你的精氣就耗散了。吸精氣鬼活動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些娛樂場所。還有一些人的生活過於放縱,比如飲酒無度,吸食毒品等等,這些都是吸精氣的鬼。鬼並不神秘,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我們不要去碰觸它,要有—個界限,如同走在人行道上,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只要走在人行道上,鬼是沒有辦法傷害我們的。在佛經中,有時會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我們的社會生活。佛經所講的,在現實生活中都有,都存在。

第四,不妄語。主要是不要坑蒙拐騙。如果是修行的人,在自己修行的境界上,保持誠實就可以了。

第五,不飲酒。酒會傷害我們的理智。醉酒的人,失掉了健康的人格,他的人格是破碎的。在人格不健康,理智受損的情況下,他往往會做出很多蠢事:會殺生、會偷盜、會邪淫、會騙人等等,所以酒精應該受到控制。釋迦牟尼佛制定不飲酒這條戒律,還包含不要吸食毒品,如海洛因、嗎啡,這些會讓人上癮、接觸了以後難以擺脫的東西,都不要去碰。

以上我講的是第一個知——「知止」。

(待續)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1] 苦、集、滅、道總稱為四諦或四聖諦。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