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般若

“般若”為梵語prajñā的漢譯,本義為智慧。那麼為甚麼不直接翻譯為智慧,而音譯為“般若”呢?

早期佛經翻譯用辭並不統一,prajñā除了音譯外(早見於支婁迦讖的《道行般若經》),意譯為“明”、“智”等,如“大智度論”裡的“大智度”實際上等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由於大乘佛教裡的“般若”並不是指一般的智慧,加上為免與其他與智相關的概念(jñāna)混淆,所以自鳩摩羅什以來,一般統一譯作“般若”。

那麼“般若”又是一種甚麼特別的智慧呢?大乘佛教一般把“般若”與六波羅蜜的“般若波羅蜜多”等同。按照《大智度論》的說法:

「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為第一,一切眾中比丘僧為第一。——《大智度論》卷43〈集散品〉

這種超於一般世間智慧的“特殊智慧”包含了特殊的宗教含義,而且在各種典籍衍生了各種分類和說明,但簡單的說已非常人所能理解的智慧了。

原始佛典裡,三學戒定慧的“慧”(巴利語paññā)和動詞prajānāti實在同出一轍,可見“般若”原來包含了更廣泛和基本的含義。像如實知曉(yathābhūtaṃ prajñānāti)或巴利語《大念住經》裡重複多遍佛陀對弟子的叮囑,prajānāti一詞一般針對佛陀所說的教理而言。

梵語裡前綴pra意思為“往前”、“前進”或“超越”。例如gacchati為“去”,pragacchati則為“前進”;tiṣṭhati為“立”,pratiṣṭhati為“站起來,出發”。那麼與詞根jñā“知道”搭配,prajñā該是甚麼意思呢?

在婆羅門典籍裡,出現svargaṃ lokaṃ prajānāti這樣的搭配,上下文意思是預先知道[往生]天國[的途徑](Kauṣītaki-brāhmaṇam 7.8.11)。這樣看來pra清晰顯示了預先知道的意思。在婆羅門教裡,懂得正確祭祀的方法甚為關鍵,因為知道了“方法”,便能依法而行,最後達到理想的目的。佛教裡的“般若”,儘管不一定與婆羅門的天國有關,但亦可理解為包含“預知”的含義,意思就是明白了佛陀所說的道理後,身體力行,便能達到理想的的效果。為甚麼“預知”那麼重要呢?因為有了先見之明,就能避免碰壁,不但免除禍害,更能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英語裡provide一詞的原理亦十分相似。Provide來自拉丁語providere,意思就是先(pro)見(videre),即是先見之明。Provide for意思是“為某事情作好準備”,而provide with則引伸為“提供”。這樣說起來,“般若”原意確並非一般的世俗認知或智慧,而是指具有先見之明的智慧,一種未雨綢繆、對未來具備洞察力的思考特質。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