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虛幻的嗔心

嗔,若翻譯成白話,就是「憤怒」。嗔是「三毒」之一,三毒是貪、嗔、痴,而嗔是貪的衍生情緒。沒有貪取,便沒有求不得,沒有求不得,便不會生怨生恨。記得韓國導演金基德在他的電影作品《春夏秋冬》,曾經借老和尚指出一個重要信息,老和尚向因妒殺妻的徒弟開示:「你愛你的妻子,但你的妻子卻不一定只愛你一個,而且其他人也會愛上你的妻子。你受不了,便會萌生殺意……」(大意)。

本來,對人或物有所貪取,求不得,也不一定生恨,但問題是:人心無明,求不得時,我們大多不能抽離此身,嘗試客觀理解求不得的原因,並接受欲望無法滿足的境況。當我們的欲望無法滿足,我們心裡會問:「我這樣愛他,他為什麼還要愛其他人?為什麼 ?! 為什麼 ?!」很弔詭地,當我們這樣反問自己或對方時,我們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了解箇中的原因。我們這樣子吼叫,是因為我們接受不了事物會變化,愛會流逝。結果,對事物的貪取和對欲望的否定之間,我們在心裡剖開了痛苦的深淵,我們憤怒。

在個人層面,人如何在貪戀一個人或一件物件,並求不得時,心裡生恨,還是比較明顯。但在社會層面,人有時會因為某人(公眾人物或普通人)說了某句不中聽的話,而盛怒難遏,那管某人所說原本可能有理。很多時,某人所說並不一定針對我們,但他所說的話卻違背了我們的期望,我們便感到他「彷彿」冒犯了我們。例如,對於某些反對同志平權的人來說,任何支持同志的言論,都有可能觸動他們的神經。這些言論不一定直接針對反對同志平權者,但由於這些言論看來跟後者對愛情、性與家庭的期望有所矛盾,後者聞言便憤怒了。在此,這些反對同志平權人士所欲求的,並不是某些人和事,他們欲求的是某種世界觀的維持。然而,有一百個人,便可能有一百種世界觀,因觀念的差異而心裡有嗿,又是為了什麼呢?讓一百種世界觀百花齊放、相安無事,不是更美好嗎?還是這世界本來就沒有一種必然正確的世界觀,而世界觀往往又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點,在價值多元的後現代世界,人安身立命的基點若不夠穩固,人自然便慌了,並更執着於自己的一套。

其實,事物是空的,觀念也是空的。當我們執空為實,我們貪取的事物的本相跟我們心目中的樣子並不一致,我們自然便憤怒了。但這樣的憤怒,真的那麼「自然」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