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虛擬與創設:象徵教學法的多樣性──以時間、調心意象群為例

上兩文提到,禪僧喜愛運用天然意象表達深邃的禪理。我們分析了禪的一些天然意象,例如以見桃之公案教導學人頓悟斷妄的禪悟概念(以溯古託事為起興)、以梅花之耐寒特性作為點撥求道者修禪苦盡甘來的提示(以取象託物為起興)、以月之天然特性及顯現形象的特色,應用在對色空相即、現成完備、無心無住等佛禪意會和直覺境界的描述上(意象拈連),這些象徵手法顯示了古代禪人以象徵方法授禪的操作特色。

除此以外,禪僧亦喜用非實物的意象、甚至有層次的意象群去完成禪境的表達,於是一些虛擬而現、創設而成的意象群,亦成為他們授禪說理的象徵工具。本文就禪典所得,列二例作分析。

1. 時間-在虛擬中的形象化

翻查禪典,筆者發現禪僧在對機中喜以不少抽象的詞來描述一些時間概念或禪悟境界,這些詞專門在古代禪林中流行,形成特定時間意象,部分詞句雖較難理解,但畢竟代表了古代禪僧的一種饒有創意的授禪方法,值得說明一下。

通過具體現象的譬喻表達抽象之時間意識,常見的如「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父母未生時」、「混沌未分時」、「威音那畔」、「威音王以前」等,這些都屬禪宗時間意象群。先舉例說明形容時間迅速的方法,如〈慈谿定水見心來復禪師語錄〉:

禪宗正脈,以心傳心。單提徑示,直接上根。不涉言詮,不存知解。如擊石火,似閃電光,見即便見,了即便了。(〈慈谿定水見心來復禪師〉,收於聶先,《續指月錄》,《續藏經》,第143冊,卷8頁913b)

〈懶菴需禪師語〉:

云:達士相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擬不擬?(〈懶菴需禪師語〉,收於師明,《續刊古尊宿語要》,《續藏經》,第119冊,卷5頁79b)

〈月江和尚住松江南禪興國禪寺語錄〉:

作家相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擬議不來。(〈月江和尚住松江南禪興國禪寺語錄〉,居簡等編,《月江正印禪師語錄》,《續藏經》,第123冊,卷1頁223b)

禪僧借此象徵學人的思想和認識發生突發性飛躍和質變之瞬間過程,形容當下徹見本心、滅絕思慮分別,直了心性。禪人又以之象徵短暫無常,生滅迅速,表達萬物皆空之佛教基本概念。

很多時,時間意象的運用,都是用於形容抽象概念。有更多時候,時間意象是禪師用以考問學人的工具。在語錄中較為常見的,如「N/N1+N2未V時」句式,是禪門流行的考問方法。如〈住海鹽州天寧永祚禪寺語錄〉:

僧問:「混沌未分時,何如露柱懷胎,請師指示。」師云:「諸方舊話子。」(〈住海鹽州天寧永祚禪寺語錄〉,祖光等編,《楚石梵琦禪師語錄》,《續藏經》,第124冊,卷2頁80a)

〈鄧州香嚴智閑禪師語錄〉:

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師被一問,直得茫然。(〈鄧州香嚴智閑禪師〉,《五燈會元》,收《續藏經》,第138 冊,卷9 頁327)

「父母未生時」、「混沌未分時」以致「N/N1+N2未V時」之意象語言句式,在禪宗典籍中主要喻指宇宙或個體生命的源頭,表示遠於一切文字、語句之形式文明以前宇宙、物相之原相,是禪宗象徵本來面目、真如實相的重要語言工具。

禪師有時則利用「威音那畔」、「威音王以前」等之時間意象,象徵無量無邊的久遠之時或地。禪人多以此作為指示學人向上探解禪境之象徵工具,藉以暗示探尋本來面目之終極關懷。如示淨土社諸善友(七首其二):

崛然一句若金剛,百煉千鎚未肯忘。

直透威音那畔去,不離方寸即西方。(《永覺元賢禪師廣錄》,《續藏經》,第125 冊,卷22頁654b)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

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續藏經》,第124 冊,卷3頁91b)

《佛光大辭典》對此解釋云:「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此佛出世以前為絕待無限之境界,故禪家多以威音王佛出世以前稱為威音那畔,以示學人向上探解之境界,或點醒學人自己本來之面目。其意與『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開以前』等語相同。」(《佛光大辭典》,頁3770)可見禪師的時間意象群,大多針對學人本來面目的探求而用。

孔子曾觀於川流生發「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感歎,這是一種「物我之間同質同構的對應性解悟」(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1994,頁296)。南梁詩人何遜(?-518)〈聊作百一體〉謂「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指人生歲月流逝的快速。長久以來,世俗人以流水形容歲月流逝,他們面對流逝著的人、事、物、時間,聯想到人生時促運蹇,人力難以透過自身主體抗衡大自然規律規,生、老、病、死拼湊了人生的各個階段,死亡更是人生的必然歸宿。對佛教而言,出世未必是一個起點,死亡亦非究竟終結,未悟者只是未悟「生途」的根本運作方式而已。

在佛教之中,「生途」指生死的道途,佛經略有記述。如《釋門歸敬儀》:「迷想見則生途日增,悟形心則高軌潛起。」(道宣,《釋門歸敬儀》,《大藏經》,第45冊,卷上,頁859)《西方要決釋疑通規》:「若不栖神至道,絕愛網之無由,係想歸真,隔生途之亂軌。(唐釋基,《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大藏經》,第47冊,頁104) 執於迷念,著於世間事相,只會「不軌不物」而亂心性,(佚名,《西方要決科註》,《續藏經》,第107冊,卷1頁613) 衍生更多的生死之途,只有內淨自心,了悟諸法實相、緣起性空之真理,方能達於四聖,契於如如,不再受生而受無常之苦。就佛教的理解,生途充滿無常變性,眾生多受各方繫縛,但生途同時也是迷眾生得以正軌的場域。

禪宗調心意象群是禪僧表達禪悟的重要工具。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禪宗《十牛圖》及青原惟信「見山是山」的公案。禪宗《十牛圖》為宋代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八牛圖而成,用了童子與牛的十個片段,象徵由迷失圓成心至達究竟逍遙禪境的禪修過程,也就是一個人明心見性的步驟。(〈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圖頌并序〉,《續藏經》,第113冊) 十個片段包括「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源」、「入廛垂手」,以牛譬說心地之修治,以形象的意象語言描述抽象之調心過程。《十牛圖》在禪林風靡一時,作頌者很多,例如後來的十牛圖頌結集、《十牛圖和頌》等就是證明。(皆收於《續藏經》,第64冊) 另外,在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的牛圖前,「牧牛」本來已是其中一種慣常被拈用的話頭,也可說是禪僧常用的機緣對答取材。如:

一日(石鞏慧藏)在廚作務次,祖問曰:「作什麼?」曰:「牧牛。」祖曰:「作麼生牧?」曰:「一迴入草去,便把鼻孔拽來。」祖曰:「子真牧牛!」(《馬祖道一禪師廣錄》,《續藏經》,第119冊,頁814a)

(南泉普願)泉一日曰:「老僧有牧牛歌,請長老和。」(黃檗希運)師曰:「某甲自有師在。」(〈洪州黃檗希運禪師〉,霽崙超永編,《五燈全書》,《續藏經》,第140冊,頁274a)

「牧牛」過程所指的就是「治心」過程,牧童就如眾生,「牛」即「眾生心」。

青原惟信「見山是山」是很著名的公案,記載於《五燈會元》卷17,內文是:

(青原惟信)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普濟編,〈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五燈會元》,收《續藏經》,第138冊,卷17頁670a)

此公案成為歷來禪僧借以表達不同層次禪悟境界之語言工具。青原惟信利用見山三階段,對學人表達禪理徹悟須以直覺了知,方達極境。從第一次見山是山的感官與自然的接觸,到第二次見山不是山,是人格化的山水,添入了主觀思量,再到第三次見山是山的即物而真,說明了從不落言詮、摒除邏輯到歸於一真的心路演進。可以見到,禪僧利用這些形象化的意象群,把悟境深化,作為對物直觀的抽象禪修教學的材料。

除了以上的虛擬和禪僧自行創設的意象外,禪典文字亦記錄了禪僧以動作及「無位真人」等塑人意象,下期對此探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