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象徵教學法與搭架教學育法的運用之一:啟悟為旨──搭架教學法的目標

搭架教學法(Scaffolding, 或稱支架式教學策略) 是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中的一種教學理論。前蘇聯心理學家維谷斯基(Semenovich Vygotsky, 1896-1934)提出建構理論(Constructive Theory)來解釋兒童認知及思想發展的過程。維谷斯基主張,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互動來取代原有的單方面知識傳授與指示式教學(Instructivism)。學生在整個學習世界中,擔任主導角色。學人的已有知識,是進一步建構新知識系統的「腳手架」,教師以輔助者的角色,與學人共同建立他們的「腳手架」,以便激發並提升他們潛在發展(Potential Development)中的能力,協助他們在「腳手架」上發展出新知識網絡的內容。此中,維谷斯基強調搭架教學法、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具有關鍵的作用,是提升學生實際發展 (Actual Development) 與潛在發展的重要方法。

禪僧在傳授禪法中,其實早已蘊含這種教育精神,只是沒有建立出一套系統的教學理論。西方學者對維谷斯基主張的推崇,而忽略中國禪宗自唐代已具備的自主學習理論,是可以理解的。禪宗對自主心的肯定,本欄前文已經詳述。其所使用的遮詮、象徵等方法,目的也為了讓學人獲得發現學習的機會。悟道不假外求、追求第一義之本來面目、見月忘指等習禪技巧,其實都是自主學習的建立元素。搭架教學法強調自主學習,教師與學生不再是單向的傳受關係,而是由學生主導自我學習,教師從旁協助。

要具體於課堂實踐搭架教學法,其實入手處很多。例如提問、回饋、協商、討論、評鑒、實地考察、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等,都能為他們建立概念框架,促進他們自主認知和自主學習。就以提問為例,杜威曾表明「一個清楚地寫得明白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1] 提問本來就是一種誘導學生聯想和思考的方法,但是,問題的質素,往往是學生激發思辨力的關鍵。當問題的誘發力能切中思維的要害,學生便能緊隨教師目標完成每一個階段。

很多時,教師教導學生和回答學生的提問,都以直接回答或即時解白的方法為之,這種方式在禪宗的教育裏被認為會喪失第一義,容易落到名相、言詮之上,失去它的本來面目。對此,臺灣賀瑞麟在〈言教與不言之教:辯證法與禪宗教學法之對比和和解〉中批評這種做法在中、高等教育和某些特定的脈絡下「太過冗長」,好比「每次都要將大面額的鈔票換算成零錢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禪宗的方式反倒是更簡便有效的教育」。[2]

就以禪門為例,在禪宗燈錄的記載中,禪師以問題作為搭架手段而誘導學人朝向對某一問題的悟通之例子有不少,較為著名的,如《景德傳燈錄》卷5〈南嶽懷讓禪師〉載: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即馬祖大師也),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懷讓)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塼豈得成鏡耶?坐禪豈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3]

公案記載馬祖道一常以坐禪以為成佛的方法,但一直未得開悟。其師南嶽懷讓(677-744)欲教其以「不因坐禪成佛」的道理,親自拿來磚頭磨蹭,為的乃引道一主動發問,建立對此事認知的興趣,而得以契入。在此,懷讓的教學目標很簡單,不外乎要讓道一知道:一、禪不在於坐臥,佛沒有一成不變的形象;二、學佛做事要得其法,不能盲目;三、行為上的模仿為次,心靈上的追隨為重。當懷讓提出「磨塼豈得成鏡耶?坐禪豈得成佛耶?」的質問後,道一能從其批判而進行反思。懷讓繼而作出「打馬打車」的比喻,讓道一想像。道一「無對」,表明其正在深層思考,或思考不得。懷讓見其不語,然後才加以解畫。由第一步的磨磚動作,到第二步的詰問,到第三步的解畫,正是一種搭架式的教學方法。磨磚動作為了吸引注意,詰問為了讓其反思,解畫能鞏固記憶,並促成自覺。這種教學模式,雖迂迴而多勞,但勝在能加深學人的印象,促進認知,總比一見其坐禪而即直接告之以誡來得有效。

道一後來更應用了這種提問搭架式教學,誘導外道者歸入禪林。《馬祖道一禪師廣錄》載:

石鞏慧藏禪師,本以弋獵為務,惡見沙門,因逐群鹿,從祖菴前過,祖乃迎之。藏問:「和尚見鹿過否?」祖曰:「汝是何人?」曰:「獵者。」祖曰:「汝解射否?」曰:「解射。」祖曰:「汝一箭射幾箇?」曰:「一箭射一箇。」祖曰:「汝不解射。」曰:「和尚解射否?」祖曰:「解射。」曰:「和尚一箭射幾箇?」曰:「一箭射一群。」曰:「彼此是命,何用射他一群?」祖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曰:「若教某甲自射,即無下手處。」祖曰:「這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藏當時毀棄弓箭,自以刀截髮,投祖出家。[4]

在這則公案裡,道一成功透過提問引起對方注意(汝解射否),並以深中肯綮的切入(何不自射),建立讓獵人自我觀照、自我肯定的思考方向,並達到把他導入禪門之宗旨。


[1] 轉引自彭震球,《創造性教學之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頁81。

[2] 見賀瑞麟,〈言教與不言之教:辯證法與禪宗教學法之對比和和解〉。《屏師學報》,第12期,頁224。

[3] 取自〈南嶽懷讓禪師〉,收道原編,《景德傳燈錄》,《大藏經》,第51冊,卷5頁240。

[4] 見《馬祖道一禪師廣錄》,《續藏經》,第119冊,頁813b。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