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隨喜≠執著

在佛門之中,大眾都為著「離苦得樂」這個目標而奮鬥;然而,有不少善信手頭上解脫的善法資糧固然「嚴重短缺」,甚或要得到現世安樂的善果都要花上很大的力氣。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這十分值得我們深思﹗大抵而言,他們可能是因為缺乏正知正見或修習不得其法,以致在邁向「離苦得樂」的目標時,往往「事倍功半」﹗我所指的是,不少人對於「隨喜功德」與「執著」混為一談,沒有全面的理解,儘管造了善業,卻積累不到應有的功德、法財。

「功德」的定義

在佛教教義之中,早為「功德」立下了明確的定義﹕有「功能福德」的意思,亦即行善之後將會獲得的福樂果報。《大乘義章》卷九更清楚指出:「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 那麼,功德的核心意義就是眾生作善業的產物,能給予眾生未來「善果」。因此,無論是得到現生的幸福,或是來生得生善道,或是往生淨土,都是要靠我們現在所積習的善法所產生的功德來實現福報,以至協助圓滿我們這些願心。

怎樣才能得大功德?

《那先比丘經》中對怎樣作善、惡業而得怎樣的果報有一番說明:

「王復問那先。人家作善得福大耶。作惡得殃大耶。那先言人作善得福大。作惡得殃小。人家作惡日自悔過。是故其過日小。人家作善日夜自念歡喜。是故得福大。」[1]

由此可見,即使作了惡業,因為「心識」的力量由「惡」轉往「悔過」,立時使「惡」的強度減輕,因此這個惡業及惡念所帶來的影響亦隨之減輕。同樣地,當我們造了善業之後,能夠「日夜自念」這些善法,心中繼續產生歡喜,則這個善業及善念所帶來的影響亦隨之不斷增強,故此所得的功德亦很大。

就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言﹕「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對於一個國王之言,物質布施是十分容易的事,可謂「九牛一毛」,但是他「具大慈心,下心含笑」,使這個布施的善業背後,有著很強的心識運動,故此他的功德便有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

「隨喜功德」

我們又怎樣可以「日夜自念」所造的善法,令自己心中繼續產生歡喜呢?這就是說,我們作了善業之後,亦應「隨喜」自己所作善業。

通常我們只知道「隨喜」他人行善,而自己作了善業之後,卻不念這善,因為「誤以為」這歡喜心是「著相」,故此強抑心中的歡喜,還勸自己不要再生歡喜心,這實在浪費了很多讓我們成就善業的善因緣!其實,「隨喜功德」這概念對於修隨喜的人而言,不但包含被動的「隨他意喜」,亦會包括主動的「隨自意喜」。前者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造了善業,我們隨順稱讚他人的功德,肯定別人的成就,並心生歡喜的「隨喜」;但是「隨自意喜」在佛教界就沒有前者那麼流行了!這「隨自意喜」,即是自己發心,主動、積極地修善,令眾生歡喜。

其實,無論是主動的「隨自意喜」,或是被動的「隨他意喜」,其目的都是要長養我們自己及其他眾生的善根和福德。因此,我們作善業之後,如果不再想起,或勸自己不要「隨喜」這善業,那麼這善法的心識便在作了善業不久後就停了運動,使這個善念不能繼續加強,故這樣做功德一般都是「事倍功半」﹗反之,如果我在造善業之後,會感恩身邊的善因緣,讓我們成就善法,而且亦因為自己能作善業而心生慶幸,長此以往,我們作善的願心愈來愈強,善根便因而愈種愈深,這才可以做到長養我們的善根和福德。

「隨喜」與「執著」之不同!

以上所說的「隨喜」會是一種「執著」嗎?相信這是很多信佛一段時間的人都有的疑惑。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並不完全理解「隨喜」與「執著」的分別。以上所說的「隨喜」,是指我們隨順因緣而作善業之後,再隨順已作善的這個因緣而心生歡喜。當這些因緣都一一消失之後,我們心中沒有堅執不捨的心,這有別於佛教所言的「執著」!反之,如果眾生在失去作善業的因緣,或作善業之後歡喜的程度有所減退,而心中生起一種堅執不捨的心,這才是所謂的「執著」。


[1] 《大正藏》第32冊,頁702中。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