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Your Month】他如何善用不同社交平台,线上线下连结素友,凝聚素食力量?这是素食博客Keith默默推素多年的体会心得⋯⋯
素食,不但有益健康,更可以长养我们的菩提心,提醒人类环保护生的重要。借着这个「Green Your Month」专题,佛门网每月推出以素食为主题的文章作为温馨提示,希望大家这一个月,会比上一个月更爱自己、爱家人、爱动物、爱我们的地球!
现今网络新世代,人人机不离手,很多时就靠手机接收资讯。早在中学念书时已茹素的Keith Yeung,2018年开设「众裏寻素千百道」Facebook专页,分享他的素食食评。后来更建立IG专页及Openrice食评网志,以及「素薈」Facebook群组和「横素全港素食兵团」Whatsapp群组。三年下来,Keith透过多个社交平台推广素食,吸纳了不少Fans。

开设专页 网上日记形式分享「找素」心得
谈到当初为何开设Facebook专页,Keith笑言自己向来喜欢写文章抒发感想,早年曾担任「素食青年」Facebook群组管理员时,已开始撰写食评。「但文章散落在群组中,日后要寻回比较难,由此萌生开设自己的素食专页,就像一本网上日记,记录曾到访的素食餐厅。」
Keith的食评,文笔幽默也仔细,套用现代网络潮语是「有晒画面」,配上吸睛的素菜相片,成功吸引素友注视,成为他们外出「找素」的参考指标。Keith亦爱「古今并用」,不时以古雅诗词入文,相信这和他曾担任中文老师及教科书编辑有关。专页名称「众裏寻素千百道」,就是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名作〈青玉案.元夕〉内一句「众裏寻他千百度」。

网络打破地域界限 汇聚不同素友力量
Keith表示,最开心是文章能透过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予更多人阅读,就连海外朋友也能看到,「这就是网络的优势,能打破地域界限,接触到更多不同种类及国籍的人士。」惟Keith只是一人独自经营专页,也曾试过灵感未至,一度数星期也未发帖。「始终这是公余时间的个人兴趣,一定要战胜惰性,才能继续写下去!」既然如此,那何解他后来再开设「素薈」Facebook群组,不怕兼顾不来吗?
「我的专长是写文章,但若要进一步推广素食,除了食评,还要靠不同范畴内容。」因此「素薈」的成立,能提供一个平台,让不同界别的素友也可在此发帖,「例如素厨师可发放食谱、营养师可讲解健康素食知识;热爱环保护生的素友,亦可在此分享茹素如何有助改善环境、善待动物。」群组名称中的「薈」字,就是希望将不同特色的东西汇聚一起,令群组成为一个素食知识宝库,可在此找到各式各样的素食资讯。

「落地」举办素食饭局 难忘曾办逾百人派对
Keith开设的另一个「横素全港素食兵团」Whatsapp群组,则是将素食推广由网络拉回现实。「茹素的朋友,一开始也会上网寻找素食资讯,结识很多素食网友。但当返回现实,却可能发现身边只得他 / 她一人吃素,难免感到孤单。」透过这个Whatsapp群组,Keith邀约素食者甚或非素食者加入,不时举办饭局,让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认识。最难忘一次,是两年前跟其他素食群组合办逾百人的派对,众人发挥团队精神,分工合作负责不同岗位,最终活动圆满举行,教他甚有满足感。「只可惜受到疫情影响,过去一年也未能举办聚会,惟群组成员仍活跃留言,分享资讯,方便大家各自『找素』。」
举办大型素食派对,亦启发Keith体会到在香港推广素食,同样需要团队精神,不同持分者包括他这些素食博客,还有素食餐厅、素店、素食厨师等等,必须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同合力推动,才能令香港素食更进一步发展。

疫情下 尝试做多一点点推素
对Keith来说,过去一年除继续经营社交平台、撰写食评,还尝试做多一点点,例如曾跟另一素食群组「素生活」联同数间餐厅合作,在疫情下举办过数次午餐外卖活动,既略尽绵力帮助餐厅,同时让更多人认识素食。默默用心推素多年,Keith谦称不敢以素食KOL自居,但感恩每一位给他「Like、Comment和Share」的朋友,他承诺会继续努力成为连结素店和素友之间的桥梁,彼此同为推动素食而努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