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人際靜觀(一):為甚麼有的人比較冷感?

無論在職場、家庭或是朋友圈,大概都會有些人老是會和我們「對著幹」。

譬如把工作項目交給了下屬,雖然口頭上對他說「星期五前完成並交回來」,但心裏多少

希望他越快辦妥越好;星期四了,他好像沒有甚麼進度,開口「提醒」他,卻換來冷冰冰的一句

「得啦,實搞得掂」──真的要等到最後一秒才做嗎?早點完成不是更好嗎!

這些「人際差異」,除了可以從價值觀或處事習慣去剖析,還可以借助心理學的一些觀點去加以理解。

為何對著幹?

心理學家認為,人隨著成長可發展出一種叫「心智化」(Mentalisation)的能力。心智化

能力越強的人,越能夠「掌握」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狀態、想法、情緒;這裡所講的掌握,其實是帶有些「想像」的心理活動(尤其對於他人)。

上述例子中,鄰居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我們不得而知,但心智化能力較強的人會有各種揣測, 箇中還可分為三個等級:

1.      回觀自己的心理狀態(自己的想法)

2.      代入對方角度去觀自己(他的想法)

3.      代入對方角度去推演自己的心理狀態(他的我的想法)

換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心智化能力較強的人會嘗試「設身處地」去摸索、理解心理活動;基於他們能換位思考,其同理心也會較強。由這觀點出發,那些常與我們「對著幹」的人,可能是心智化能力不太強,於是不明瞭其他人,也「猜不透」他人心中所想。

如果遇上心智化能力弱的人,是否就沒轍了?非也。

心智化能力的發展

不如我們先更深入認識心智化能力一般是怎麼發展出來。學者認為,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主要是六七歲前)會逐漸學習與周遭的人、事、物、環境建立「關係」,也開始建立自我形 象,建構「我是誰;我是怎樣」等概念;箇中的關鍵人物是小孩子的照顧者(carer)──通常是其父母,但隨著歲月,老師、同學、朋友等也會發揮影響。如果照顧者能適切地回應小孩子的需求,與小孩子有正面、良好的互動,並讓小孩子逐漸掌握各種東西的意義和關聯,也了解如何表達意圖和情緒,便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若小孩子有機會對外界事物──如他人的表情、肢體動作、聲音(語言)等──加以模仿及同步,很可能會刺激鏡像神經元的發展,最終能對自己和他人有更深刻的感知和解析,也就發展出心智化能力。總之,六七歲以前的成長以及與照顧者互動的經歷,大抵奠定了我們的心智化能力有多強。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些人的心智化能力好像不太強,基於對前文的理解,你會否多幾分接納、包容?(他們是無辜的啊!QQ)

建構心智化能力之法

一、當代父母經常為口奔馳,本已過得不容易、累透了⋯⋯但除了照顧物質層面的需求,非常值得多花時間與孩子互動──尤其不足六七歲的小朋友,多讓他們認識各種情緒的意涵及如何表達,並讓他們模仿(表情)。也可以為若干對話帶進「想法」的元素,譬如把「背脊係咪濕曬?」這種只描述了現象的句子,變成「背脊係咪濕曬、好唔舒服?好想換件衫?」

二、如果面對心智化能力較弱的人(不論年紀大小),不妨善巧而如實地把自己所觀察到、經 歷到的,以及感受、想法、需要表達出來,讓對方逐漸掌握。(這很花時間跟精神!如果你願意這麼嘗試,請接受我衷心的讚美)這過程,若由「悲憫」的態度出發,一心想要 「拉拔」人成長,效果未必很理想。反之,我們明白每個人有其成長背景與經歷,因此有差異,這些差異不一定有「好壞/對錯」之分,而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希望嘗試建構更良好的互動,為彼此帶來幸福和快樂,這需要彼此的合作與進退;此外,我們也深信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潛能,只是快慢不同。因此,我們也在學習與成長,也在加強心智化能力。

三、想改善自己的心智化能力,有三種方法:

-多觀察他人的表情,甚至加以同步、模仿。

-嘗試從他人的表情、肢體動作、聲線等,推測、聯想其心中所想和情緒;可行的話,向對方確認。

-修習正念/靜觀(mindfulness)/禪修。有相關經驗的朋友都知道,修習時一定會遇上「念頭」來訪,而處理這些訪客的原則通常是「不理不睬」,或是充當旁觀者, 看著它們來去。無論是不理睬或是旁觀,我們都需要「第三者」的視角,這其實跟發展心智化能力是極其相似的過程;大家也許能因而明白,為甚麼正念修習者的同理心會越來越強。(這方面,日後有機會再進一步分享)

彼此增益

從心理學分析心智化能力的觀點,我們就明白到那些和自己「對著幹」的人,既可能有其莫名的苦衷,也是有改善的可能;更重要的人,我們自己也是可以不斷加強心智化能力。當大家都加強了這種能力,不但內在的同理心豐富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會變強,衝突變少,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幸福。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