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佛陀的教化——超越認知治療的根本療法

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簡稱CT),或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簡稱CBT),是由精神科醫生Dr. Aaron Beck於六十年代提倡的治療方法,在專業心理學界中廣被採用。CBT的目標是幫助人們解決情緒及精神上的困擾,以及舒緩部分因此而引起的身體不適感。最早期的治療對象是抑鬱症病人,Dr. Beck在研究中發現病者並不是因早期生命經歷而導致病發,而是由於墮入自動化思想的陷阱(automatic thoughts)所引發的[1]。這個思想陷阱有三個層面的負面想法:對自己、對世界及對未來的負面思想。醫生透過幫助病人辨識和評價這些不自覺的自動化負面思想以及思想盲點,從而改善病者的身心困擾。後來經過不斷的發展和藥物的配合,這個以認知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各種治療方案,廣泛地應用在治療其他類型的病患,包括焦慮、躁鬱、精神分裂、病態賭博、戒煙、濫藥、進食障礙等症,以及近代備受關注的自閉症、恐懼症、網絡沉迷、學業、職業及社交等各種壓力治療。如果我們以佛教的用語來形容,醫治病患是世間法,同時亦是佛教五明學之一的醫方明,能夠為人們解決病患的困擾。其中涉及個人對於外界及內在的感知、價值觀、世界觀、家庭關係、個人成長、自我認同、情緒管理,以及對未來的寄望等多個生活及精神範疇,治療所涉獵的層面可以說是相當廣闊和全面的。

我們轉過來看看釋尊最初的教化,其實同樣可以發現,佛教的精髓是醫治我們對生命實質(實相)的誤解,幫助我們出離輪迴受苦的惡性循環。就好似CT/CBT一樣,找出病者先入為主的思想誤區,以及由此導致的行為模式,如貪、瞋等,並指出該行為模式每一次出現,便一再加深病者自動思想的運行,因此令人困在惡性循環之中。病者必須能分辨令自己深陷困擾的模式,然後決心走出思想誤區,並改變行為,從而得到治癒。而佛教的方法正正也是處理思想上的誤區,而且是從我們對生命的錯誤認知著手,直搗我們最為關鍵亦是最難攻破的要塞——我執。釋迦世尊以正確的知見,引導我們思維生命的真實層面,教導我們有效率的修習和實踐,亦同樣發揮著認知行為治療的作用,而且終極目標更是遠遠地超越世間生活的層面,是最根本徹底的離苦治療法。

釋尊在證悟生命真相後,接引跟隨他出家學道的五位比丘,首先讓他們認知八種正確的生活方向,糾正他們誤解的生活及修行方式[2]。這就是後來納入到三十七修道品中的八正道,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包含了我們對生命應有的正確認知和行為方向,可說是一種以認知為首及偏重於行為治療的模式。而這些包括先天(俱生)和後天經過學習而形成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透過正確的認知和糾正,可使我們遠離生活和修行上的種種煩惱障礙。隨後,釋尊便集中教導他們認知生命的真實狀況(四聖諦),由最明顯和最設身的病徵(苦的感受)開始,揭示生命的種種苦,接著講解導致苦的原因,以及講述苦的可治療性和治癒的方法,著重於糾正觀念上的思想誤區。我們一般人都誤執純大苦聚集的生命是有「常」、「樂」、「我」和「淨」的,必須透過對生命正確的認知,我們才可以轉化對有漏生命的執取。

八正道和四聖諦是對治我們因學習和認知而導致的誤解和錯配的行為。在心理學上也有一個重要的理論,稱為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3],包括learning,unlearning和learning again。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得來的認知和行為,都可以清除和重新學習。該理論中的認知和行為的學習,被廣泛應用於個人的成長方面,藉此幫助病者以新思維代替謬誤的想法,從而解決不少情緒上和行為上的問題。而釋尊所教導的,是為徹底解除我們對生命錯誤的認知和行為,同時引導我們重新學習正確的觀念和行為,使我們永離苦果。佛教是以「串習」和「熏習」來形容思想和行為的不斷重複和累積,以「輪迴」來形容惡性循環的生和老死的不斷重複。釋尊在講解完四聖諦時,五比丘都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知,各自有所證悟[4]。其後,釋尊再為他們講解五蘊中無我相可得的正確認知[5]

釋尊當時講五蘊,主要是指物質性的身軀(眼、耳、鼻、舌、身)和精神性的心識運作(受、想、行、識),指出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或可以作主的「我」存在,而五蘊也不是屬於自己的(我所)。這糾正了一般人在五蘊中,執著身體或精神作用就是「我」和「我所」(屬於我的)的思想誤點。而想要離苦,必需要有「無我」、「無我所」的正見(正思維)。五比丘聽了佛說五蘊無我之後,都生起了正見,證得解脫道最高的阿羅漢(無學)果。比丘們單從認知已能證得果位,而不用改變行為來配合,相信是因為他們早已依從戒律及出家生活而達到行為(業)的改變,所以只需糾正在認知上的誤區,便能證果而不再輪迴(不受後有)。而一般學佛者在聽聞正見後,還需要在身、口、意的行為作業上,作出各種修正,不再集起惡的業因,才能證果。

釋迦世尊的自證過程是觀十二因緣法而成正等覺的,是從最明顯的老死開始思維,推尋苦果的業因主要是由「無明」、「愛」、「取」之惑所帶動起「行」、「有」(能生後有之身)的造作之業,而有生老死的連鎖反應。釋尊證得後亦為大眾宣說這個緣起生命現象的奧義。

「我」和「我所」的觀念,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自動化思想,我們大抵從出生呼吸第一口空氣開始,就不自覺地墮入這個認知的誤區,而我們所造作的一切,無論是思想或行為,都圍繞「我」和「我所」而轉,繼而生起「愛」、「取」的心,造作種種「行」、「有」的業。這是「無明」所致,因為我們不了解「自我」的想法是如幻不實的。正如莊春江所說:「『自我感』的執著,稱為『我執』。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感覺,但這僅是一個事實上不存在的想法與錯覺,一種眾生深沉、堅固的錯誤認知,而我們卻常常不知不覺地,為了滿足這種感覺而執著。」[6]《俱舍論》亦說:「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7] 而「我執」的觀念,越加串習或越多熏習,勢力便會越强。可能因為這樣,同時也因為儲存業力的問題,所以後來各個部派的修行者,即使明白五蘊中無我,仍執取有一個離蘊的我,甚至提出各式各樣的「主體」想法,作為輪迴的主體。如上座部和說假部的「有分識」,化地部的「窮生死蘊」,犢子部的「非即非離蘊我」,經量部的「細意識」,和大眾部的「根本識」等[8]。然而,這些想法依然未能完全脫離有「我」、「我所」這個觀念誤區。

後來唯識宗確立阿賴耶識和種子學說,以銜接根本佛教「業相續」的業感緣起義理,徹底破除輪迴主體的想法,更貼切地詮釋佛教的「無我、無我所」之對生命實相的透徹分析,破除我執。而在「無我、無我所」的體證之中,一切世間生滅輪迴都是如幻不實,隨因緣而生,亦隨因緣而滅。如是以滅苦的行為代替集苦的行為,一切苦皆能滅除。可以說唯識宗的學說,更精確地延續了佛陀教導我們在認知上的修正。

佛陀的教化是最根本的離苦治療法,令我們徹底認知生命的真實層面和運作,以透徹的分析和理解,賦予我們如實的智慧,加上隨之而改善的行為,包括減退我們的貪、瞋、癡、慢等,使我們在順境中不貪不慢,遇逆境時也不瞋不懼。自在的心態,使我們在生活困窘所積壓的情緒和身體不適感,自然得到釋放,這是世間的利益。在不斷修習的過程中,由正確的認知帶動身心的調適,形成正面增强作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能强化這方面的認知熏習,展轉給力(增上),從而淨化生命,使我們最終達到正等覺、離一切苦的生命境界,這是出世間的利益,是一種導向更深層的生命轉化。因此佛陀的教化,不單止有認知治療的性質,實則是比認知治療更根本的生命療法。

延伸閱讀

認識自己的心──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

應怎樣理解「如來藏我」?


[1] Beck AT (1979).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Plume.

[2] 《相應部》第五十六相應十一經《轉法輪經》。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第一講〈原始佛教〉:「釋迦初轉法輪,相傳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對他的五個弟子講的。從現有經律中研究,釋迦不是一開始就講四諦,而是首先講了一番中道。這是符合事實的。……來證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講了八正道,把五人說服了,然後宣講四諦。」

[3] Bouton, M. E. (2007). Learning and behavior: A contemporary synthesis.

[4]《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

[5] 南傳的《無我相經》,即北傳的《佛說五蘊皆空經》。

[6]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

[7]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

[8]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史》。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