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修菩薩萬行因華,成無上莊嚴佛國功德之果──妙華佛學會默默為法耕耘

要數香港現存的老牌佛學會社,當然不能不提妙華佛學會。妙華佛學會成立於1986年,創立三十一年至今,以弘揚一乘佛法為宗旨,每年堅持舉辦佛學課程,接引初機,兼弘中觀、禪法,在港島鬧市中佔一位置,會眾默默為法耕耘,真的可敬可佩。

翻閱資料,妙華佛學會由妙寶經室和華嚴閣分別組成。而要談兩所源流,則不得不提遠參老法師。遠參老法師因專弘《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故香港佛教界都尊稱他為法華王。華嚴閣位於大嶼山,乃老法師修行的道場,寓意出自《法華經》,描寫一乘佛國淨土之境界。所謂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藉此策勵以修菩薩萬行因華,成無上莊嚴佛國功德之果。妙寶經室則成立於1968年,寓意同出自《法華經》,意指一佛乘為稀有難得微妙之寶。遠參老法師圓寂後,追隨遠老法師的弟子立志繼承其遺志:「發一乘菩提心,行一乘菩薩道,圓滿一乘佛果功德」,遂懇請慧瑩法師組織佛學社,以弘揚《法華經》一乘佛法。因華嚴閣與妙寶經室有共同宗旨理念,為節省資源和更方便推行會務,慧瑩法師及時任主持法務的寬志法師提議兩者合併,於1986年正式成立妙華佛學會。

慧瑩法師
慧瑩法師

慧瑩法師是遠參老法師及印順導師的弟子,俗名黃本真,民國年間生,童年期間因戰亂環境,來到香港定居,大部分日子都佛堂居住。抗戰勝利後,法師回到廣州,得以聽聞遠參老法師宣講《法華經》,心生歡喜,自此親近老法師,更為他筆錄《法華經》講記。其時慧瑩法師尚未出家,後來因緣巧合下,印順導師來港,法師決意到台灣追隨導師,並由導師為她剃度。慧瑩法師身承兩位龍象的教導,在創辦妙華佛學會後,每週主持經會,至今不綴。法師生前每逢星期日都會宣講《法華經》,此外亦會講授《維摩經》、《金剛經》、《心經》及印順導師各種著作。此外,妙華佛學會更開辦各種佛學班,並邀請法師、學者主持各種佛學講座、禪修小組等。

繼往開來  努力耕耘

據妙華佛學會現任主席梁志高居士所言,佛學會發展至今,弘法內容主要分為佛學、禪修課程及法會三部分。當中一年一度的初階佛學班,從創會那年起,至今已辦了三十一屆,每年三月開始,到十一月完結。梁主席表示,最初幾年學生人數頗多,法師甚至要購入多一層單位作講課用。「我們的講題多不會固定,從基本義理到經論釋義,都一一涵蓋。例如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大乘思想等。此外,我們亦開辦每年一度的『中觀思想課程』,由多位資深佛學講師主講,主力講述包括印度中觀學派的重要人物及其論典的的思想,務求使學員對中觀學有一全面理解,都甚受大眾歡迎。」

不說不知,原來梁志高本是工程測量界的專業人士,1988年始接觸佛教。「因緣巧合下,我身邊有一位佛教徒的朋友,他推薦我看佛書,於是我便拿了一些結緣書來看;其中一本翻到最後,註明妙華佛學會的地址。」他心生好奇,於是某個周日親自到妙華佛學會位於堡壘街的舊會址,查詢上課事宜。一上到去,只見慧瑩法師坐在門口。法師告知,原來那個學期的課已經完結,要待另一學期。但下一個周末有皈依儀式,問他有沒有信心。剛巧他的孖生弟弟主席梁志賢也有心親近佛法,於是便相約一同皈依。

皈依過後,梁志高和弟弟精進不懈,四出找尋不同佛學班,例如他們曾到現在已不復存在的佛教法輪會社,又因星雲大師1989年來港弘法,到訪佛光山當時在九龍的佛香精舍(現時的佛香講堂於1991年成立),更因而連續兩年參加了佛光山的短期出家,之後又到台灣報讀佛光山的佛學院課程。「佛學院課程以經論及教義分析為主,和我們不大相應。內心始終是渴望打坐、禪修,於是過了沒多久便退出了,輾轉去到台中慈明寺的佛學院,又旁聽了一年多,便回港了。」

這個時候,慧瑩法師見他兩兄弟對禪修有如此濃厚的興趣,遂提議二人善用餘暇,到位於大嶼山的華嚴閣自修。「當時我們可以算得上是盲修瞎練,不外乎是依靠書本及一些載有印順導師思想的著作,每天數息練習而已。」不久,他們和蕭式球居士(妙華佛學會副主席、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長期教授禪修及原始佛理)言談之間,提起在斯里蘭卡的葛榮(Godwin Samararatne)十日禪修,一拍即合,便起程前往。「那次是我首次正式參加禪修營,雖然期間並沒有特別接受進階禪法的指導,但那種寧靜、不受干擾的環境確實令我得益不少,也就更嚮往禪修,想深入一點修習。」

回到香港後,兩位梁師兄還是停留在數息的階段,覺得進境甚微,但礙於因緣未到,只好繼續等待。又再過了幾個月,一些之前在佛光山認識的法友,提及泰國有一個長達三個月短期出家,他們二話不說,立即參加。「整個僧團當時先後走過泰國、台灣、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我們沿途托缽、赤足、過午不食,甚至會在墳場過夜,這些都是珍貴的體驗。」在尼泊爾的期間,二人得知葛印卡(SN Goenka)將在泰國辦內觀課程,自然不能錯過。「事後我們在妙華佛學會辦了一場分享會,特別談及一些關於禪修的感受。當時明珠佛學社的劉錦華居士也是座上客,他提出在緬甸的宣隆內觀禪修法,我們當然大為雀躍,就是這樣,跟隨他到緬甸一同修習。」至此,梁志高兄弟探求禪修之路可謂圓滿,他們都覺得宣隆相對嚴格的禪修方式很適合,更此後數年,定期到緬甸禪修。

談到當上妙華佛學會主席,梁志高謙遜地說,起初是慧瑩法師邀請他兩兄弟當禪修班及初階佛學班的導師。「我們的性格都很害羞,溝通技巧一般,師父叫到,我們也只好硬著頭皮嘗試。之後也是師父著我們當妙華的董事,但我們還是拖了好一會,一來是怕要承擔重任,二來是比我們資深的師兄所在有多。後來推無可推,加上要尊重師命,一切就順其自然吧。」

妙華佛學會會址剪影
妙華佛學會會址剪影

三年前,妙華佛學會開始和台灣福嚴佛學院合作遙距課程,以視像形式實時播放各種經論課程及讀書會,例如《中觀》、《大智度論》等,大受好評,便利一眾無法親自去台灣上課的法友。這些都是在梁志高和一眾妙華董事及成員共同努力下開拓的。佛學會董事及秘書湯偉平居士跟我們分享,和福嚴佛學院合作是近年妙華佛學會的重要計劃之一,而雙方合作的因緣要追溯到慧瑩法師。原來妙華佛學會多位資深法友都曾跟隨法師到台灣,探訪妙雲蘭若、華雨精舍及福嚴佛學院等地,一路下來和福嚴佛學院院長厚觀法師、弘誓學院的昭慧法師(兩者同為印順導師的弟子)、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呂勝強居士都互相有聯繫。「有一次呂勝強居士來港弘法,言談間他提及妙華可以考慮同步轉載福嚴佛學院的授課視頻,我們一聽之下便覺得這是對大眾有利的事,幾番討論下便成事了。」妙湯偉平說。「遙距課程最初開辦的時候,我們擔心能否吸引足夠的聽眾,但後來見反應不錯,也就順其自然,繼續下去,直到今天仍定期開辦。」他又高興地指出,最新一期的初階佛學班,有一位讀中三的女孩上課,從不缺席,讓他們看見,年輕人對佛法的追求並未完全磨盡。在此謹願妙華佛學會繼往開來,秉持低調務實的美德,為香港佛教界努力耕耘!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