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台下十年功克服困難古典樂章

去年底至今年初在世界各地上演的美國電影《Whiplash》(香港譯作《鼓動真我》,內地譯作《爆裂鼓手》),講述一名年輕爵士樂鼓手如何苦學成材。片中,主角接受地獄式訓練,練到手指發瘀和流血,更給導師羞辱和掌摑。影片的情節或許有點誇張,但是演奏樂器確要經過艱苦鍛煉,方可掌握頂尖的技巧,在演奏樂曲時揮灑自如,正如俗語所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英國廣播公司一名藝術節目主持人Clemency Burton-Hill的一篇專題文章指出,自古以來,西方很多古典音樂作曲家都會創作一些樂曲,以超越人類彈奏能力極限為目標:有的結構極為複雜,有的音符極為緊密急促;但無論怎樣困難,後世還是有人能駕馭。

例如在1878年,柴可夫斯基( Pyotr Tchaikovsky)的婚姻三週便告終。他自殺不遂後,寫了一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當時俄國沙皇的御用小提琴家奧爾(Leopold Auer)認為,該曲的第一和第三樂章是「無法彈奏」的。要到三年後,另一名小提琴家布羅德斯基(Adolf Brodsky)才把此曲子奏好。

時至今日,這首協奏曲雖仍被視為技術困難的作品,但是任何專業小提琴家都不能將它摒諸演奏曲目之外。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像近代極受歡迎的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第三鋼琴協奏曲》,也一度被視為是難以彈奏的。

有時,作曲家寫難彈的樂曲,確實有一點賣弄或好勝之心。在20世紀初葉,拉威爾(Maurice Ravel)創作鋼琴組曲《夜之幽靈》(Gaspard de le Nuit )時,私下告訴朋友,自己的目標是要比1869年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寫的《Islamey》更難彈。結果拉威爾成功了:第一樂章被形容為足以令彈奏者手指折斷,第三樂章則有極快速且不斷重複的音符。

英國新晉樂團Aurora Orchestra的指揮Nicholas Collon表示,很多作品驟眼看來無法演奏,其實問題只是樂手需要較長時間才可以掌握這些樂曲,情況就像登上珠穆朗瑪峰,只要曾經有人征服,大家就知道是辦得到的。

那麼,刻意苦練那些「為難而難」的作品值得嗎?Collon這樣總結:「無疑有很多作品其實沒有需要那麼困難,在音樂上成就亦有限,但是演奏家喜歡接受挑戰:能夠應付個別作曲家的要求,以及演繹作品要表達的感情,將作品呈現給聽眾,對樂手來說,還是會帶來很豐厚的回報。」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