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佛系」看佛教的「隨緣」

近年在媒體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名詞——「佛系」,但如果你細看內容,卻又發現無論與佛教或佛法都毫不相關。筆者於互聯網尋找資料,才知道原來「佛系」二字源於2014年一本日本著名女性雜誌,意思是指放棄生活態度的少男,凡事都只依自己的節奏行動、不喜歡顧慮周遭,以及嫌戀愛麻煩等等。後來「佛系」潮流漸漸在網絡世界衍生出一系列的「佛系男」、「佛系女」、「佛系生活」、「佛系升職」、「佛系購物」,甚至「佛系投資」等等詞語。總括內容來說就是認為「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一切隨緣,緣分到了,自然便會有收穫!」就是這種無欲無求、一切隨緣的疑似佛教修行的模式,因此被大眾冠以「佛系」之名。但筆者不禁問一句:佛教的「隨緣」就是「佛系」的生活態度嗎?究竟佛教是如何解說「因緣」的?又要如何「隨緣」呢?

針對當時印度各種宿命或斷滅主義,佛陀教導我們「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之「緣起」法則,再以「緣生」法來說明世間一切現象的因果關係,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二因緣」[1]。佛陀說的是沒有事物是無因無緣而可以獨立自存的,現象界的事事物物都是由無數的「因」及「緣」所成就。及至部派時代,不同的部派便將「因緣」作進一步的分析。如說一切有部就有「六因四緣」[2]之說;而南傳上座部則分析成「二十四緣」[3]。大乘佛法興起之後,唯識宗更深化說一切有部「六因四緣」之說,建立了「賴耶緣起」系統,指出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是能生諸法的「親因緣」,而其他的「等無間緣」、「所緣緣」及「增上緣」就是輔助種子現行的條件。筆者並不打算在這裏詳細解釋這些名相,只是想指出歷來的論師大德都對「因」及「緣」有極其精細深入的研究及分析。但即使現在我們用最顯淺狹窄的意義來理解,「因」可說是事物生起的原因,「緣」就是成就事物生起的條件。無論是初期的原始佛教、後來的唯識宗,甚至以現在的語言來說,「因緣」二字都是用來說明現象界是隨著原因及條件的生滅而出現及消散的。

那麼「隨緣」又是甚麼意思?衍慈法師曾說所謂「隨」,不是隨便或跟隨,是有一定的原則[4]。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強求,也就是說隨著我們的「條件」去做事;這個條件就是「緣」。因此「隨緣」並不是沒有立場,沒有原則,更不是「佛系」那種「等運到」的消極態度。猶記得筆者初學佛時修讀「漢文佛典」課程,當時第一個科目就是由黃家樹老師教授的「雜阿含經導讀」。他闡釋「緣起」要義時,告誡我們不能單說「隨緣」,必須要說「隨緣盡分」。黃老師說:「佛法主張隨緣盡分,緣涉身外的人與事,在聖者也只可隨而不可盡,勉強去盡,只會乖離中道;分是各自的本分,雖凡夫也可盡而不應隨,若隨便會散漫放逸,無以行菩薩道。」[5]「緣」是外在的、多樣的、廣泛而複雜的,所以我們講「隨緣」,是隨順著當時展現於自己面前的條件去做事。「分」則是每個人各自的本分,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及能盡力的,因此必定要「盡分」。千萬不能講「隨分」,「隨」就會變成隨便、逃避及消極。在現實生活中,「隨緣」兩個字可說是很多人的口頭禪。特別當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處理的時候,大家就幹脆說一句「隨緣啦!」便置之不理,好像這樣說了事情的成敗便與自己無關。但請撫心自問,是否已竭盡全力去做這件事呢?抑或只是以「隨緣」作為自己放棄,因循苟且的藉口?因此絕不能單單說「隨緣」,而必須要說「隨緣盡分」。

「佛系」的模式看起來無欲無求、不爭不搶,表面上好像與佛法相契應,但實際上不過是消極的逃避。佛陀為我們說緣生法、因果法、業力等等都是為了讓我們明白,人的行為與他個人的存在境況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雖然都受到前生的業力所制約,但並非沒有轉化的可能。我們於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是會形成新的業力而影響著自己的生命方向,因此佛教說因果業力並不是宿命論那種一切已定,聽天由命的說法;而是藉此肯定個人的努力可擺脫生死,轉凡為聖的。對於「佛系」攀附佛法而妄說「隨緣」,我們只能嘆一句無奈吧!


[1] 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2] 六因四緣:六因: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異熟因、相應因、遍行因。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3] 二十四緣名目如次: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無間緣、等無間緣、俱生緣、相互緣、依止緣、親依止緣、前生緣、後生緣、修習緣、業緣、異熟緣、食緣、根緣、禪那緣、道緣、相應緣、不相應緣、有緣、無有緣、離去緣、不離去緣。

[4]衍慈法師,〈隨緣不是隨便〉,《衍慈法師博客》,2013-10-19

[5]黃家樹主講,洪真如筆錄,何翠萍整理,〈學佛瑣語〉。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