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妙法蓮華經》解讀佛教的宗教精神(一)

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為宗骨[1],故又以「法華宗」稱之。天台祖師深契法華,三祖慧思及四祖智者大師二人均對《法華經》深入解讀得以開悟[2]。天台宗在眾多佛經中奉《法華經》為佛陀本懷之最終依歸。智者大師秉持《法華經》中佛陀度世本懷及一佛乘之標準作出五時八教的定位,標明法華、涅槃是佛最後圓頓思想的完成,尊《法華》為圓教。

《法華經》在佛教經典中,素有經王之稱,廣被流傳、信奉及研究,並一直在佛教內部保持著崇高、殊勝和統攝眾經的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法華經》所展示的宗教精神(佛本懷、一佛乘、開權顯實、開迹顯本及菩薩精神),是整個大乘佛教宗教精神的基石,而其理念更足以成為後世大乘經論的主要理論基礎。在「天台片語」小欄中,筆者會分期以小文一一扣緊這些佛教精神的意涵及就其立根點進行探討,以期進入大乘佛教宗教精神的根源。

妙法蓮華經(圖:網上圖片)
妙法蓮華經(圖:網上圖片)

《法華經》的重要思想意涵──佛本懷

「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明. 憨山大師

「佛本懷」者,即返回佛陀講經說法,救度眾生的初心之根本關懷,《法華經》道出佛不住涅槃,是因為不捨眾生而由此關懷而出現於世,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並以「開、示、悟、入」引導一切眾生進入「佛知見」。

〈方便品〉云: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

欲令眾生開佛知見[3], 使得清淨, 故出現於世;

欲示眾生佛之知見, 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悟佛知見, 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 故出現於世。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 故出現於世。」[4]

「佛知見」說是《法華經》「一佛乘」說的成立前提,而「一佛乘」的觀念已經啟示了眾生的心本具「佛知見」。此義,誠如智顗在《法華玄義》中說:

「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5]

然而,這裏有一理論上的疑問,如眾生皆具「佛知見」,為甚麼有些眾生可開發「佛知見」,而有些眾生的「佛知見」暫未能開發?竺道生指出:

「良由眾生,本有佛知見分,但為垢障不現耳。佛為開除,則得成之。」[6]

按此,佛出現於世並通過「開、示、悟、入」讓眾生趣入「佛知見」:

「開」為使眾生的迷妄(出塵蔽/垢障)去掉,破除無明,得到清淨的心靈,令得眾生豁然發現及打開其本具「佛知見」;

「示」是把佛悟道智慧的內涵和深義顯示,以示眾生之「佛知見」與佛無異,以促進眾生追求佛智,使其發心起行,以求自證彼究竟實相;

「悟」是覺悟以通向真實/實相,使眾生領悟到其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即「佛知見」;

「入」是入道,令眾生生起菩薩因行,徹見「諸法實相」,而終能證入「佛知見道」。

「開、示、悟、入」是一個開顯眾生、令眾生覺悟佛智慧的層層遞進的次第過程,意味著一切眾生皆有成就「佛知見」之可能性。至此,心、佛、眾生,渾成一體,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道」,並實踐如佛的救度與菩薩行,達至一佛乘的理想。


「佛子」觀念

佛陀的本懷是「欲令一切眾生,與我等無異」,並「等視眾生如一子」。在《法華經》中,屢屢出現「佛子」的觀念,在〈方便品〉內,於舍利弗三請佛說法中,即有「我為佛長子」[7]一語;佛陀道出他演說《法華經》是「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8];「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9]以對眾生作成佛的保證。

在〈譬喻品〉中的偈頌,更極致地敘述佛陀慈悲之心懷。經云: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常有生死,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能為救護。」[10]

又〈信解品〉的「窮子喻」及〈如來壽量品〉的「良醫喻」等,皆是顯示佛陀待眾生如親子,在在處處,都是源自憫念眾生的慈懷。可見在「佛本懷」內慈悲與救護精神是佛陀對眾生這深層關懷的呈現,並猶如「父子親情之關懷」[11]般的人間的普遍屬性。


救度觀念

「佛本懷」觀念就是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而且比小乘佛教所說的慈悲層面來得更普及,更徹底,大小乘論慈悲的分別:

「小乘佛法也講到佛陀的慈悲,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等,即佛陀前生的慈善故事。但這些尚停留在具體的孤立的事件上。大乘菩薩所講的慈悲,要從具體事件上深入到一普遍的道理,即《法華經》所講的大事因緣與方便……」[12]

小乘佛教一般認為一切皆苦,所偏重強調的是跳出個人的生、老、病、死為主的個人苦,在宗教追求目標上,追求成就阿羅漢,偏重個人解脫。然而《法華經》開決,引領聲聞乘,令他們由小乘的自了理想轉向大乘普度眾生的目標,《法華經》的宗教情懷是超出了小乘的個人理想而推展到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弘揚普度眾生的宗教觀念和目標。


結語

慈悲和救度是佛教的核心宗教精神元素。《法華經》的「佛本懷」說出佛陀的出現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從佛教的教化立場上,此「佛本懷」是一切教化的根本,「佛本懷是本;教相是末」[13],「佛本懷」就是慈悲精神的深化,「佛本懷」的廣化也就是「救度」活動的展開,「佛本懷」是一切教相的根源,也是「救度」觀念的始源與動力。


[1] 「本宗以《法華》為宗髓,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天台宗九祖湛然大師《止觀義例》。

[2] 三祖慧思十年專誦《法華》,九旬常坐,悟得法華三昧。而四祖智者大師於大蘇山依止慧思修行時,也由誦《法華經》悟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

[3] 「佛知見」tathāgata-jñāna-darśana是佛了知諸法實相的真知真見的一切種智,而一切種智即佛智,是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

[4] 《法華經‧方便品》卷一,見《大正藏》冊9(漢文大藏經)T09n0264_p0140a17

[5] 《法華玄義》卷二上,見大正藏,卷33,693a頁。(漢文大藏經)T33n1716_p0693a06

[6] 竺道生:《法華經疏》,《卍續藏經》第27 冊,400d頁。X27n0577_p0005a04

[7] 《法華經‧方便品》,見《大正藏》冊9,頁6c。

[8] 《法華經‧方便品》,見《大正藏》冊9,頁8a。

[9] 《法華經‧方便品》,見《大正藏》冊9,頁8b。

[10] 《法華經‧譬喻品》卷二,見《大正藏》冊9,14c頁。(漢文大藏經)T09n0264_p0147c05

[11] 日本學者平川彰先生指出在《法華經》的佛子觀念:「是藉人們和佛之間的譬喻為人間的一普遍屬性, 而使讀者們從感性之中。感覺到可以成佛的保證」,平川彰等著:《法華思想》,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8年初版,2006年初版4刷,151頁。

[12] 霍韜晦:《現代佛學》,法住出版社,1998,121頁。

[13]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絕對與圓融─中國佛教思想的特質〉,東大圖書公司,78頁。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