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從《妙法蓮華經》解讀佛教的宗教精神(二)

(續上篇)

「一佛乘」──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1]

《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是顯示「一佛乘」的理念,而「一佛乘」涵蘊眾生普皆「平等」的觀念。從眾生生命的起點,在其生命最根源 深處,均具成佛知見(因),乃至生命的終點,在其面向生命最終極方向和理想,究竟皆能成佛(果)。這體現了佛教對一切生命予以平等、莊嚴、光明的肯定和看 待,「眾生平等」是佛教最高的宗教精神。

本文從以下三個進路一一扣緊「一佛乘」的涵義,進行探討:

(一) 佛教歷史發展的趨勢;

(二) 從佛陀向度──佛觀一切普皆平等;

《妙法蓮華經》(網上圖片)
《妙法蓮華經》(網上圖片)

(三) 從眾生學佛的向度──從學佛者的生命根源上確立成佛理想。

(一) 佛教歷史發展的進程

《法 華經》出現的時間,一般推定約在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後一世紀,當時印度佛教正處於部派分裂時期,偏向革新的大乘部派自大眾部的傳承中脫胎而出,這些大乘的 追隨者與日漸背離群眾的僧尼,以及傾向思辨和繁瑣理論的部派佛教的見解日見分歧,漸次推行改革佛教內部的大乘運動。當時,大、小乘弟子各自抱守不同的宗教 理念,互不相容:小乘關懷的著眼點是個人,其宗教理想境界在於個人解脫以證入涅槃;大乘關懷的著眼點是超越個人,擴闊到上求下化的菩薩精神層面,其宗教理 想境界在於廣度眾生,共證佛境。而《法華經》是弘揚菩薩精神的重要大乘經典,經中處處有世尊對「菩薩」之教化[2],在《法華經》後半部陸續有菩薩出場,展現菩薩行的精神及實踐。

迴小向大

在《法華經》以前的大乘經典,以非難小乘教團、且排斥小乘的態度[3], 明確訂立大乘的立場,而且抱持聲聞、緣覺二乘僅限於阿羅漢的修行果位,充其量是個人的涅槃解脫,無法成佛的觀念。其後大乘經典陸續湧現,特別是《般若經》 對「空」的智慧作出深入的探索,備受注目和讚賞,惟對當時佛教內部的紛爭,大小乘對立均未作處理,而《法華經》是首先接納佛教三乘差異的經典,如經以慈悲 及寛容的心懷,透過授記[4]的方式肯定和接納小乘弟子,「將大乘、小乘的對立,回歸於佛教的原點」[5],於此,《法華經》超越大小乘經典間的矛盾與對立,開啟了「迴小向大」的門徑。《法華經》所展現的調解與和諧的態度,接受並整合佛教宗派的圓教視野,在大乘佛教趨向成熟的過程中極為重要,從而把佛教帶進一個涵攝無礙的圓融立場,奠定「諸經中王」的地位。

會三歸一

佛教有多種修學途徑及修證等級,因而有「三乘」[6]的名相,以適應不同眾生的素質而採取的權宜方便教法。根據佛的本懷,佛施設各種教化的初衷,根本只是讓一切眾生最終走上成佛之路。在此,佛把四十九年說法中所度化的眾生,在最後八年說法及行將涅槃之際的《法華經》中來一個總結,不論是何種根器,全部轉化為一佛乘。經中說: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7]

按此,依佛陀本懷,三乘皆不究竟,並把二乘及大乘的菩薩道結合為「一佛乘」,在此意義下,《法華經》如海納百川[8],「一佛乘」道出深廣宏大成佛的絕對方向,並成為大乘佛教宗派及經論共同信守的終極方向。

(二) 從佛陀的向度──佛觀一切普皆平等

《法華經》指出只要具備佛子之心,不論是聲聞乘或菩薩乘,佛陀都會為他們宣說大乘經典,並為他們授記以保證他們當能成佛。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9]

在法華會上,佛宣言:

「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莂」[10]

《法華經‧藥草喻品》的「三草二木」以小中大三等藥草,喻人天及二乘,以小樹及大樹,喻中根及上根之菩薩,以此說明眾生是多樣的,佛以一雨教化,平等施予慈悲的救濟予眾生,以喻佛的平等大慧。

「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11]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12]

《法華經》並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甚至惡人(提婆達多)[13]、畜生、女人(龍女得陀羅尼)[14],世尊也為他們授記,預言當能成佛。雖然面對不同根器的眾生,佛陀沒有以分別的心眼觀看眾生,並以一平等的慈悲心施行教化,可見佛陀的心實踐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與眾生的生命融為一體,密切相連。

在 《法華經》裏,佛陀救度的角色,其不捨眾生的無盡慈悲、圓滿智慧及善巧的教化能力的位格朗然挺立,成為信徒信仰的對象,宗教據此而立足。按此,所有眾生借 著佛陀的慈悲、智慧與能力,加上自己的發心修學,到最後皆成佛道的平等、莊嚴、和諧宗教精神也是來自《法華經》,其成佛的理想及精神成為大乘佛教宗教精 神,一直帶領著大乘活動的精神方向。

(三) 從眾生學佛的向度──從學佛者的生命根源上確立成佛理想

「一 佛乘」是大乘佛教的終極理想,然而,在過程中,由眾生到成佛的轉化又如何達到?這一方面須立根於眾生主體(心)上說,以眾生的心本具佛的知見,作為成佛的 先決條件(內因)。另一方面,《法華經》中舉出的成佛方法繁多,視成佛不是困難的事,任一善行或任一小機,皆能種植得度及成就佛道因緣,令「低頭舉手,著 法之眾,皆成佛道,更無非佛道因。」[15],從而漸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心,至「皆已成佛道」。

在〈方便品〉中敘述:

「以善良柔軟心對待眾生,可以成就佛道;

積土成廟,或童子戲的聚沙成塔,皆已成佛道;

雕刻各種佛的形像,諸人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

禮拜佛像及佛塔、都可成佛道者;

乃至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16]

成佛的主因固然是由於眾生的心本具佛的知見,然而,能令以上簡單的善行或任何機緣,轉化為成就佛道因緣,關鍵在於起「信」[17],學佛者生起對佛陀的信仰及矢志成佛的信念,令舉手低頭,一稱南無佛等心念行持,在在處處皆能轉化成就佛道的因緣與資糧。

從學佛者對佛陀生起敬仰感恩到皈依,從懷念佛陀[18]到仿效佛陀,對佛生命的追尋與追隨,並試圖將心靈昇華至神性莊嚴的「冥契意識」[19]之 境,在適當善知識等外緣的引發下,激發「學佛」的心意與菩薩大悲願行的宗教情操與宗教動力,甚至進一步矢志「成佛」的宏心大願,這些均是學佛者對生命深層 意義的省思與生命趣向的抉擇,是一股自我提升的自發性動力,在過程中,把佛性從潛藏的狀態開發並漸次趣向覺行圓滿,最後走向成佛之道。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20]

「以佛為師,行菩薩道」,沿著佛陀的足印,漸次走上成佛之路。《法華經》從有志於求道的學佛者的生命根源上確立學佛、修行實踐的終極方向和理想。

結語

從佛教歷史發展的進路,《法華經》所宣導的「一佛乘」跳出了大小乘甚至三乘的區分,共同朝著同一的宗教理想,達成之前大乘經典無法完成之事,它調和、統整三乘為「一佛乘」,將所有佛弟子與修行階段,重新整合為一個佛教的最高理想及大家庭。

從 佛陀對信眾的慈悲與保證,到信眾對佛陀的敬重感恩而信仰皈依,並對佛陀作永恆的懷念以至矢志仿效,致力於追隨佛陀的足印。按此,所有眾生借著佛陀的慈悲、 智慧與能力從而開發其本具之「佛知見」,漸漸修學,行菩薩道,悉當成佛。「一佛乘」這人人皆成佛道的莊嚴、平等、和諧宗教精神,是來自《法華經》的。


[1] 常不輕菩薩,禮拜一切眾生,道以「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在他眼中,每人均是現前菩薩,均具有成佛潛力。《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T09n0262_p0050c23(04)。
[2] 「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序品》,T09n0262_p0004b18(08)。
[3] 如大乘《維摩經》等,稱小乘為「敗種的二乘」。田賀龍彥:〈授記與譬喻〉,輯錄於平川彰等著:《法華思想》,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初版4刷,234頁。
[4] 授記vyākaraṇa是佛陀為眾弟子授予印記作未來成佛的預言。
[5]田賀龍彥:〈授記與譬喻〉,輯錄於平川彰等著:《法華思想》,同註3。
[6] 「三乘」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方便品》卷第二,T09n0262_p0005b24。
[8]「譬如一切川流,水域中以大海為首,如來宣說諸經中亦以《法華經》最為深遠、廣大。」
[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方便品》,T09n0262_p0008a08(00) – T09n0262_p0008a11(00); T09n0262_p0008a16(00)。
[10]《妙法蓮華經玄義》(漢文大藏經),T33n1716_p0681b14。
[1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藥草喻品》卷第五,T09n0262_p0020b04(00)。
[1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同上,T09n0262_p0020a13(00)。
[13] 提婆達多犯了三逆罪,佛「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提婆達多品〉。
[14]年僅八歲,而且天生具有「五障」 的龍女,竟然「須臾頃便成正覺」,在〈提婆達多品〉中,文殊師利言:「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
[15]「既開權以顯實已,雖凡夫或小機亦可成佛,今生不成,來生成,或經阿僧祗劫而成,畢竟總可成佛。要者是在成佛必須不離此凡夫之任一行或小機之任一行。低頭舉手,著法之眾,皆成佛道,更無非佛道因。」,參見牟宗三先生:《佛性與般若》,599頁。
[16]《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方便品》卷第二,T09n0262_p0008c15(00) – T09n0262_p0009a25(00)。
[17]《法華經》內有二十七處強調信仰的重要性,〈方便品〉三止三請佛說法後,五千人離去,說出起信不易及信力堅固之重要:「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 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T09n0262_p0005c25(00)- T09n0262_p0005c28(00)。
[18]印順導師在《大乘起源》〈序文〉中總結說,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是佛教發展及大乘運動的主要推動力。
[19]W. T. Stace (1886-1967)主張冥契意識是一種力求超塵脫俗,瞻望無限與永恆,並試圖將心靈昇華至神性莊嚴之境的潛藏意識,參見W. T. Stace《冥契主義與哲學》,楊儒賓譯,臺北:中正書局,1998,470頁。
[2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法華經‧藥草喻品》卷第五,T09n0262_p0020b24(00)。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