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念了一輩子的經典都沒有感應,問題出在哪裏?僧徹法師談修行次第的重要性

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

佛典浩瀚如海,修學佛法,必須循序漸進。那麼,甚麼是佛法的修學次第?修學佛法,又應該先從哪裏著手呢?有些初學佛者以大乘經典作為入門,並且修習讀誦,然而讀誦了很久,卻一直都沒感應,這問題出現在哪裏?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在訪問中將逐一為我們解答,並揭示一種適合現代人的修行方法。

將佛法歸類

佛陀是覺悟的聖者,他所說的佛法,便是覺悟的方法。「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心靈能夠善良、覺悟。」所謂「覺悟」,大抵是指「我們心裏明白,哪些行為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行為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但由於我們的智慧淺陋,無法分辨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如果我們學了覺悟的方法——佛法,就能夠分辨。僧徹法師表示,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不要把它看成是一門知識,而是要把它運用在生活中,乃至將它作為我們思想、言行(身、語、意三業)的指引。這樣,才能將「人乘佛教」落實到現實生活中。

「人乘佛教」的觀念,是太虛大師於民國七年以前提出的,主張以五戒十善作為修持的軌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能修得人天果報,同時亦是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所共修的根基。換句話說,修習出世間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聖法,即便是不求人天果報,但仍必須具足人天功德。

五乘的「乘」,有「運載」之意,用來隱喻佛法能運載眾生到達彼岸。從教乘的類別來說,眾生的根器不同,便有不同的教法。不同根機的眾生,依自己相應的教法修行,便能由此到彼,到達他們理想的境地。簡而言之,「五乘」是指運載眾生到理想世界的五種法門。苑長僧徹法師從「發心」的角度,來談這「五乘」區分:人、天乘為一類,修學佛法的動機,是希求現生來世,能得到好的果報,佛法稱這種發心為「增上生心」。

聲聞、緣覺乘為一類。這二乘的根性略有差別,但都已體會到三界生死流轉的苦,於是發「出離心」,證入涅槃得解脫樂,以止息三界生死輪迴之苦。最後一類是菩薩乘,菩薩是發大心的,他們與二乘一樣,見到流轉生死的苦,不過菩薩不忍眾生受苦,於是發以「大悲心」為本的菩提心。「這就是《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所說的,一切諸佛菩薩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眾生而成就菩提心。而我們亦能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成就佛果。」法師表示。

修學佛法須循序漸進

以上是一種判攝佛法的角度,太虛大師稱第一類為「五乘共法」,第二類為「三乘共法」,最後一類為「大乘不共法」。

從成佛之道的觀點來說,這三者是相依相攝的:人天乘發增上生心,積集人天功德。這亦是修出世聖法的根基[1],所以稱人天善法為「五乘共法」。發出離心的聖者欣求的是解脫樂,與人天乘的現生樂和後世樂不同,然而出世的三乘共法,乃需建於五乘共法之上,而大乘不共法,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這是菩薩特有的。

修習佛法,不外乎是這五乘法。而五乘法的修學,必須循序漸進,切勿好高騖遠,捨棄五乘共法的基礎。法師表示:「漢傳佛教徒在學佛初始,接觸的佛典多數是大乘經典,譬如說《金剛經》、《法華經》等。」然而,「這些經典所陳述的,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願力。」按太虛大師的觀點,闡明佛菩薩的因行果德,乃屬於「大乘不共法」,我們想趨向大乘,毋忘須有五乘、三乘共法作根基。故初學佛者應先從人天善法開始。

捨棄人天善及解脫法的流弊

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學佛者在趣向正覺解脫的道路上,須由淺入深,從人天善法修起,以積聚成佛資糧。如缺少人天善法及聲聞緣覺的解脫法為基礎,菩薩乘不但無法建立起來,而且可能產生流弊。

「我們人一般都是有分別心的,有分別心便會產生情執,在分別心和情執的影響下,很難生起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心和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缺少這種根本而探討其法義,「那只能算是在名相中打轉。」然而,「在名相中,我們能有多少體驗呢?」法師續說:「大家在大殿中都很發心、念誦、禮拜。這種宗教情操,會產生一種和樂的氛圍。但我們還能這種情操和氛圍帶出大殿,實踐在生活中嗎?」如果不能的話,「那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把『人本』的基礎做得圓滿。」

有些人雖然讀誦大乘,但內心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苦樂逆順。個人苦樂逆順的關注,乃屬於求現生樂的增上生心,與大乘的悲智究竟樂不同,故無法契入大乘經典的意趣,起不到共鳴,於是他們可能因此質疑:法義是否脫離了現實?法師認為:「佛法義理是很如實的。我們要先提昇自己,才能與佛法相應。」佛法就像一面鏡子,能檢束自己的身口意。如我們未能「與法義相應,『我執』等煩惱就會呈現」,然後,「我們在言語上會冒犯人家。有些人過度『保護』自己,還會先下手為強,以先冒犯別人,來避免自己受傷。這行為一旦成為習慣性,就只會出口傷人。惡口,乃屬於妄語。」這亦是缺乏「人本」的基礎所產生的流弊。

建立人本的基礎

「將『人本』的基礎做得更圓滿」,是僧徹法師再三強調的。那麼,要如何實現人本(人乘)佛教?「首先要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才算是進入佛門,成為了佛教徒,我們便要止惡行善,自淨其意。」這是修學佛法的基礎。

「止惡行善」具體的表現,就是「守持五戒」。「持戒能令我們心安、清淨。戒律一般可理解成規矩。如不守規矩,即是破戒,這會使大家都不能安心、不能清淨。所以,我們求皈依後,便要受持五戒。但即使沒有受持五戒,也不表示我們可以做違反五戒的行為。」

我們求皈依後,便要受持五戒。但即使沒有受持五戒,也不表示我們可以做違反五戒的行為。

-僧徹法師

其實,戒律是佛弟子生活的「防腐劑」,防止人心腐敗墮落,更能促使大家的生活幸福。「有人認為幸福就是生活無憂,不過在佛教中,幸福是指『皆大歡喜』。譬如說我們在處理事情時,遇到困難時,如果福德因緣具足,就有貴人來協助。」換句話說,「具備福德因緣,我們做甚麼事情都能成就。」當然,「我們居住在娑婆世界,一定會遇到苦的因緣。最重要的是,當遭遇苦惱時,我們要懂得以佛法來克服。」

適合任何人修讀的《善生經》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無論是「具備福德因緣」或是「遭遇苦惱」,這都是果,是由我們所造的因而來的,所以「不管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我們都應該歡喜地接受。」果是一種現象,是由眾多原因促成的。假如我們孤立了現象,而忽略了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原因,然後羨慕他人的福德因緣,或哀怨自己的不幸遭遇,這都是缺乏因果觀念的表現。從因果上說,要具備福德因緣的果,就必須從能成就福德因緣的因做起。

要培植福德因緣,可從修習人天善法著手。《佛說善生經》是屬於人天善法,是佛陀為善生子而宣說的一部經典。經典的內容,是以佛教的道德原則,指示親子、師生、夫婦、親友、主僕、宗教師與信徒等六種關係的合理義務。「有些人可能覺得它的內容平淡無奇,但其實它所傳達的信息卻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將這六種關係建立在情感上,以情感建立的關係,必然帶著情執。」既有情執,就會產生煩惱。

《善生經》強調子女對父母應該孝順奉敬,父母對子女應慈愛有加;兄弟間應該互相友愛,緩急相濟等等的人倫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唯有建立於合理的行誼上,生活才能美滿幸福。故「按據太虛大師的判攝標準,《善生經》屬人天乘佛法。」依著人天善法,「修成完善的人格,以保持人乘的果報」,然後依此去修習佛法所重的菩薩行。所以法師認為:「《善生經》是屬人天乘,再由人天乘,趣向菩薩乘的經典。」

《善生經》雖為佛教經典,為佛教徒所以修讀,但即使非佛教徒也值得一看。「經典陳述的人倫關係,所呈現的是一種互相尊重的精神。互相尊重,乃是大家的共識。我們不會因文化背景,而互見差異。無論是小時候在學校裏的學習、長輩的教導,或是職場上,乃至宗教上都強調人與人應該互相尊重。也只有互相尊重,我們才能推動及成就許多事情。」

總之,修學佛法必須循序漸進,「切勿忽略人本的階段」。所謂學佛先從做人起,學做一個完善的好人,才能談得上學佛,如果連做人都不能做好,談何出離生死,更遑論學習超凡入聖的佛陀。

延伸閱讀

抄經原來有這十種功德利益,還能讓你培養慈悲和智慧──僧徹法師談抄經的功德及意義

影片

佛說善生經》僧徹法師開示


[1]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不具備人天功德,受三途苦報,是無法發心了生脫死。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