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擔任中學老師六年後出家,湛遠法師分享對年輕人教育的反思⋯⋯

曾經擔任中學老師的湛遠法師回想,那時候,跟學生一起走過的日子大多是快樂的;然而,由於當教師工作量大,同時要應付各種考核,往往未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年輕人;加上受限於教育制度和學校課程的編排,讓他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當我出家之後,或許能夠為年輕人貢獻更多吧?」2018年依止海全法師出家之後,湛遠法師感覺有更大的空間去思考如何支持、教育年輕學子。在教育年輕人,及向他們弘法方面,他有哪些想法和心得?

完整的教育涵蓋哪些範疇?

法師認為,如果參考佛教「五蘊」的概念,便可以了解較完整的教育該涵蓋哪些範疇─ ─鍛鍊體能、體質(色蘊);吸收知識、思想、技能等(想蘊);識別、表達、調節情感(受蘊);人生規劃及執行(行蘊);發展覺知力、記憶力、專注力等(識蘊)。

「傳統的學校教育,很多時候都集中在『想蘊』的發展,但人其實由五個部分組成──色、受、想、行、識,這五個部分都應該予以重視並平衡發展。例如,我們的『色身』需要運動,以發展身體機能、增進健康。」

回顧從前的教學經驗,他觀察到學校雖然有體育課,但課時未必足夠,也不一定能喚起年輕人的興趣,甚或讓他們廣泛認識各式各樣的體育運動。「尤其在學業掛帥、『一試定生死』的年代,學生往往在正規課堂以外的時間安排大量補課。因此,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去打球或參加體育校隊。又諸如『睡眠』等重要的生活課題,學校也未必有空間跟學生細究。」法師發現,不少學生年紀輕輕便飽受失眠困擾,卻苦無解決的方法,形成惡性循環。

「至於情感教育,『戀愛』是人生必經議題,而『學生不能談戀愛』的主張可能已不合時宜。加上我們都知道,『戀愛』涉及許多人際相處技巧,箇中還有大量深層的學問(例如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價值觀、個性等,往往會影響彼此的相處)。因此,我們是否需要探問:面對不同的戀愛議題,學生該如何面對和處理?即使年輕人未必馬上需要應用這些技能和知識,但至少奠定了基礎,有備無患,而非等到他們長大後甚至出事了,才讓他們自行解決——這正是佛法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在『因』上努力。所以說,這些都是年輕人需要學習的。」

法師認為,全人發展該涵蓋五大範疇,然而在種種條件限制之下,正規學校的課程不一定能夠完全照顧到這五個方面。因此,不同界別的教育工作者不妨攜手合作,共同為年輕人謀福祉。

為小學生設計禪修課程

禪修有助發展學生的覺知力、記憶力和專注力,繼而也能在其他生命範疇(如調控情緒)帶來利益。湛遠法師曾經聯同其他法師、專家學者,幫忙設計小學的禪修課程,他認為對同學們來說,「活潑、有吸引力的元素」與「自由表達」尤為重要。

為讓小學生對禪修生起興趣,課程的設計與傳統禪修課不同。「不少傳統的禪修課程都以靜態為主(例如靜坐)。這種安排有其目的和理由,但若給小學生照搬這種模式,他們未必能夠對禪修生起興趣。再者,傳統禪修的教學模式對教學人員、資源配套等都有相當的要求,如放諸一般學校裏,可能會為老師帶來很大的壓力。故此,目前的課程以『接引學生習禪』為主,期望學生能認識基本的禪修方法和觀念丶享受禪修帶來的益處,並且對禪修生起持續的興趣;課堂外或小學畢業後,則交由較專業的導師引領他們更深入地習禪。」

因此,法師和老師決定在課堂上加入較多動態、活潑的元素。他們參考大量教材後,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例如小學生要一邊頭頂著書,一邊單腳站立(或手舞足蹈/與同學猜拳),一邊覺察自己的身心,以訓練和增強對身心的覺知。 「以類遊戲的方式學習禪修,雖然不能帶來深層的(轉化身心的)效果,但可以讓學生們知道:原來禪修很有趣!又原來,要認識自己的身心也不是很困難。」

另一方面,湛遠法師強調每次課堂都必須保留時間,讓學生發表感想。「這是我們不斷提醒老師的一點:禪修跟一般教學不一樣,它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對錯』,反而講求『當下」。又因每個學生的處境都不同,我們不可能掌控所有的情況。因此,我們可以開放聆聽學生的不同想法。這有助老師評估教學進度,看看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支援學生的部分。」在這種自由和彈性下,老師往往給學生們的「小宇宙」嚇一跳──有些平日很少發言的學生,因不怕「犯錯」或受到糾正,開始主動舉手發言;有些同學甚至懂得用深奧的詞語,說一些出人意表的說話,令老師感到訝異。

「他們知道,老師給予自己許多表達的空間,也知道老師不會因為自己『說錯話』而批評自己,所以更願意表達自己。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成效會更好,而師生關係也得到改善。」

心理學:現代人和佛法的一道橋樑

佛教常言道「契理契機」,教學除了要符合正見,也要契合眾生的實際需要和修學根機。湛遠法師說,佛陀在2,500多年前傳法,由於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有別,加上佛典翻譯過程中的誤差,佛法跟現代人可能始終會有些距離。法師認為,心理學和輔導學仿如橋樑,將現代人和佛法連結起來。

「譬如唯識學對人的心理分析既細緻又複雜,不易理解。但如果借助心理學或輔導學知識,有一些人反而會感到更易明白。例如有一次,我和舊生發現有現代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情緒輪盤模型』,盤子有內、中、外三個圈,每個圈是不同層次的情緒。這個輪盤有助我們發掘自己的深層情緒和需求──為甚麼這一刻我會感到生氣、傷心?背後是源於哪些需求呢?」

助大家梳理好情感之後,便可吸引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深入佛法,認識唯識學或部派佛教有關心理運作的義理。「佛法對於身心運作有細緻的說明和解釋──例如我們所面對的苦惱,根源是甚麼?身心健康的狀態是怎樣的?要脫離痛苦,達至這樣的狀態,我們可以怎樣做?這樣,心理學就可以充當橋樑,讓現代人將生活和佛法銜接在一起了。當然,心理學跟佛法的觀點未必完全相同,深度、廣度也可能有落差,這是我們下一步需要處理的。」

從大學本科開始,到後來成為全職老師,湛遠法師不斷報讀各式各樣的輔導課程,至今依然持續進修。他常認為,普通老師可以是「教書」先於「教人」,但宗教師必然是以「人」為先、為本,所以有責任充實好自己,以便應付各種情況。再者,有些年輕人會因為心想「還是不要打擾他人好了」而不尋求輔導員或師長幫助,而學校的老師有時候也會礙於各種因素,而未能主動伸出援手。出家之後,法師有了更多機會接觸年輕人,更可以主動向他們說:「要是你們遇上困難,可以找我傾談。」

「他們感受到支持、知道有人陪伴自己同行,便可以鬆一口氣了。」



延伸閱讀:
佛教黃焯菴小學辦禪修試驗計劃,由法忍法師指導,成效令眾人印象深刻⋯⋯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