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死亡是甚麼一回事?別以為他們不知道,原來孩子也懂愁滋味!

近日聽見有喪親家長形容家中的小孩:「明仔年紀還這麼小,懂甚麼傷心?」

「給他買喜歡的玩具或零食、帶他去玩玩,他便甚麼事也沒有呢!」

「越讓他接觸傷心的情境,只會令他越傷心。」

這些或許是普遍人對兒童哀傷的誤解,也令筆者深深覺得,香港的生死教育仍要走很遙遠的路程。

對!對於只有六歲的明仔(化名)來說,或許你的「轉移視線」方法會相當奏效,在成年人愁雲慘霧的時刻,他仍可以展露天真的笑容,也會開懷地跑跑跳跳,仿佛甚麼事都沒有發生。但是,能笑能跑能跳,並不代表孩子的內心不懂傷心,他們只是在傷心中活出天賦的本能吧!

認知上,年幼的小孩的確不怎明白死亡是甚麼回事。一個幼稚園階段(約三至五歲)的小孩子,會知道親人死了,即代表其外在反應都停止了(不能動、也不會笑),卻視之為暫時性和可逆轉的,就像電視卡通中的主角,被車輾過變成紙張一樣的薄,隨即又會打回原形。初小階段(六至八歲左右)的孩子,會識多一點有關死亡的事,懂得將死亡聯想到身體受傷、毀壞和衰退等情況,但通常他們都仍然相信,這些事不會發生在自己或認識的人身上。

所以作為家長,準確掌握孩子對死亡的認知程度便十分重要,同時更要肯定,小孩子會有喪親反應和哀悼的需要,只是反應跟成年人的,可以截然不同。

小孩的喪親反應林林種種,家長們要留意他們出現了些甚麼,也要懂得識別孩子有哀傷困難的訊號。例如,在剛喪親的數個星期,小孩子可能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傷心和哀痛,這種短暫的「麻木」反應,在不論成年人或小孩子身上,都十分常見,也可說是正常。但如果面對任何人都持續否認親人的死亡事實,或者逃避表現出哀傷,可以是數個月,甚至數年,這更反映出他們出現困難,對他們的情緒或精神健康有更深遠和負面的影響。

根據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學會(2015)指出,如小孩子在克服喪親出現困難,往往會出現下列一個或多個表徵:

- 持續表現出抑鬱,並對日常生活或活動失去興趣;

- 難以入睡、沒有胃口、持續懼怕獨自一個人;

- 持續表現得比本身年紀更年幼的行為;

- 過度模仿已逝世的親人;

- 重複表達希望跟逝世親人在一起;

- 不想見朋友/社交變得退縮;

- 學業成績或表現轉差/拒絕上學

家長如發現孩子有以上情況,筆者建議你盡快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就算你認為,以上的所謂「標準」,其中仍然有「持續』、「過度』、「重複』(英文是extended period, prolonged, excessively)等等較為主觀的字眼,很難判斷怎樣才算持續、過度或重複?不錯,這正正告訴我們,每個人,包括小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沒有單一和絕對的尺度。標準的背後,仍然需要我們細心聆聽小孩子的故事和心聲。皆因筆者深信,人天生出來便是感情的動物,失去至親,就算如何年紀小也會懂得傷心的滋味。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690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