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浮圖之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經句擴展我們習以為常的視野,道出世間任何可見可觸的物像、心靈間不可見不可觸的感悟,都是相像,它們的本質如水中月、空中雲、鏡中像,因此為眾生導引「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的如實修習方案。


見相是相

與友人旅遊時,見他們喜不自勝的「咔嚓」按壓快門,此景象令我想起早期進修攝影的我,拿著相機,趁工餘即遊走於山川河畔,或在繁華鬧市穿梭,見到什麼喜歡的,就實實在在的拍攝下來。這種單憑剎那間的喜惡來「攝獵」影像的態度,我會形容這是「見相是相」的階段。當初學攝影的同學問及課業時,我多是如此回答:「見相是相,好的,起碼你已經看見,但不要停留太久呢!」


見相不是相

直至開始擔任攝影工作坊的導師,為報章定期撰寫攝影稿,我才漸漸覺察到對外境的感受起了變化,又因為自信對手中的相機和技術已有一定的掌握,於是另闢門路,開始將現場見到的景物抽象化;當時亦受超現實攝影流派(Surrealism)的影響,刻意穿插在橫街陋巷、堆填垃圾之間,藉著捕捉破舊的東西來表達超越現實之美,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撩亂感,無時無刻佔據心頭,不斷渴求突破,這又是另一種見相是相的態度,只是從東面反彈到西面的反撲和尋求過程。於是,我擱置任何與攝影有關的活動,如:書寫、教學和展覽,為自己生命尋求出口,再利用工餘進修哲學和宗教學。


見相仍是相

到現在仍不敢貿然說自己已處於「見相仍是相」的回歸本然的自在階段,因為,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不單是指釋迦牟尼,更是人人皆有的「自性」。

世間任何相像不宜執取,更不能視為必然,否則有礙我們一窺事物的本質及它存在於不同時刻、因緣之中所呈現的真如法性。

攝影,可以是謀生、消閒等等活動的伸延,不一定只為了呈現偉大的影像而存在,初學者也不一定要停留在變幻的彩虹色相中。

金剛經又云:「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技術這回事,必然有優劣之分,若從唯心論來說,卻無絕對的優美或醜陋的照片。

分享: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6%83%a0%e8%8a%ac/" title="Posts by 陳惠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惠芬</a>

資深社工,哲學系碩士,讀書會及禪藝帶領人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