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甚麼是可以播種的良田?

(圖:Pixabay)

佛說法中,以田來比喻可讓我們開墾播種、灌溉可令生長、並且是可獲享收成的一個範疇,而福田(梵語puṇya-kṣetra)就是能生福德之田,《瑜伽師地論》載:「言福田者,攝受正見、軌範、淨命圓滿德故。」[1]至於播種、灌溉等工作,是指布施、恭敬、供養[2]等行為。在漢譯佛教經論中,有述及福田之事的比比皆是,現略舉以下一些經典:

《雜阿含經》卷十三記載世尊對諸比丘說:「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者,世間難得,所應承事、恭敬、供養,則為世間無上福田。」[3]卷二十尊者摩訶迦旃延說:「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4] 卷四十二佛告訴波斯匿王捨離五支者及成就五支者,均建立了福田,施此田者,得大果報。卷四十六佛告訴他:「有善男子得勝財利,快樂受用,供養父母,供給妻子、宗親、眷屬,給恤僕使,施諸知識,時時供養沙門、婆羅門,種勝福田,崇向勝處,未來生天。得勝錢財,能廣受用,倍收大利。」佛又告訴天帝釋:「於僧良福田,佛說得大果,以僧離五蓋,清淨應讚嘆,施彼最上田,少施收大利,是故諸人者,當施僧福田,增得勝妙法,明行定相應。」[5]《中阿含經》卷三十〈福田經〉謂世中之學人、無學人能正其身,口、意亦復然,是為良田,施彼則得大福。[6]

從以上的內容中,可見福田主要強調在於常行、具足的修行者,包括僧人、婆羅門、有學及無學等聖者,是世間無上福田,能獲勝妙法的增益等;而供養父母及親眷等,能崇向勝處、未來生天、亦得勝財利之樂果;亦可略見釋尊及其大弟子分別按照比丘、聖王、天帝的條件來引導他們可行之法。

再看《增壹阿含經》佛告師子長者曰:「我不作爾說:『當供養聖眾,不供養餘人。』今施畜生猶獲其福,何況餘人?……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眾。……菩薩所施心恒平等……亦不言此持戒,亦不言此犯戒。是故,長者!當念平等惠施,長夜之中獲福無量。」[7]在這處則看到釋尊鼓勵供養未得道的求道者、乃至犯戒者以及畜生類,帶出菩薩修行以平等念利益一切眾為最有效益之獲福法,若以平等心供養,一切眾生都是菩薩的福田。

還有其他經論中所述的福田,內容和意義都接近。例如《大智度論》卷四謂佛、辟支佛、阿羅漢皆是福田,以其煩惱盡而無餘故。[8]《成實論》卷一〈福田品〉謂二十七賢聖為福田,與《中阿含經》所述的學人、無學人相同。而《諸德福田經》佛告天帝說僧眾之中有五德者[9],名為福田,供之得福,進可成佛;並以七法[10]具體地說明可作之事,如是廣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說具十法行[11]者是真實福田,而長老須菩提謂佛說他是第一福田是指他在聲聞辟支佛中是第一福田,而在佛與諸菩薩中並不是第一福田,原因是他於十法中一法也沒有。這裏明顯地褒揚佛與菩薩的行持,亦與以聲聞辟支佛作為福田對象作出了分野。

另以福田種類而劃分的,則分別有所謂二福田、三、四、五、及八福田之分:

二福田見於《大智度論》卷十二,謂有憐愍福田、恭敬福田二種,前者能生憐愍之心,後者能生恭敬之心;亦見於《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列舉之眾僧、父母二種福田,謂眾僧為出三界之福田,父母為三界內之最勝福田;同經卷五又列舉有作、無作二種福田。有作是欲得福報而修福業,即父母及師長;無作謂無欲求福報,唯起恭敬而修,即諸佛法僧及菩薩。《像法決疑經》列舉敬田、悲田二種,佛法僧三寶為敬田,貧窮孤老乃至蟻子等為悲田。

三福田可尋於《優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說報恩、功德、貧窮三種福田。父母師長和上(尚)為報恩福田,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功德福田,一切窮苦困厄之人為貧窮福田。《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上〈布施持戒品〉說有大德、貧苦、大德貧苦三種福田,大德指佛、菩薩、阿羅漢乃至須陀洹;貧苦指畜生、老病、聾盲、瘖啞等;大德貧苦指大德之有老病、貧苦者。

四福田出現於《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一,舉出母、父、如來、說法法師四種福田。

五福田描述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中。法藏認為,福田總有恩田、敬田、德田、悲田、苦田五種。如來及塔、菩薩、知識並父母等為恩田亦敬田,聖僧二乘為德田亦敬田,其餘乞食及貧人為悲田亦苦田。

八福田則見於《梵網經》卷下中,舉出八福田之中以看病福田為第一福田。智顗《菩薩戒義疏》卷下說八福田是佛、聖人、和尚、阿闍梨、僧、父、母、病人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因應各種修持也有部分提及福田,如〈本地分〉中提及有情有三種應事奉供養:父母、妻子、及真實應受供養的福田。「聲聞地」中亦說人趣四眾,婆羅門為世間共許之福田。在「菩薩地」中指出:「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亦講述:「謂諸菩薩行布施時,普於一切有情之類起平等心,住福田想,而行惠施。終不分別怨親中庸、有德有失、劣等勝品、有苦有樂品類差別。」[12]其次(戒品)中有詳述菩薩於福田惠施時所持的心態。

論中亦強調如來是無上福田:「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及「無上福田世應奉施者,於彼惠施果無量故。」而以勝妙事施於大福田尊重處亦能令善法強盛。而於福田對象所起的煩惱是屬於最初所斷的上品煩惱,及向三種福田行惠施及所持各種心念的分別[13]

特別之處是論中有述說非福田的部分,如〈攝決擇分〉中有說非福田者不好親近:「……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性非福田故;三、無極欲樂故。」又於〈攝事分〉中列舉:「復次,略有二種世俗梵志,實非福田,懷增上慢,自謂福田,自稱我是真實福田。當知成就非實福田性及相故,不應供養。一者、從他所得利養恭敬現前,猛利耽著,諸根饕餮,為性躁擾,詐示現前離欲之行。二者、攝受家產親屬,雜居鄙穢,專自修身。凡所行行既非自利,亦非利他。遠離尸羅正法正行,遠離能住善趣善行,遠離能住涅槃妙行,當知彼與一切愚夫異生之類無有差別。住正法者,與此相違,當知是名勝義梵志。」[14] 

略為綜合以上各種說法,福田之說實有多種,其中無上福田能得最勝福報的多以佛及其聖弟子為主要,及至僧眾皆是出世間的良田;而婆羅門、父母、師長等亦共許為受恭敬供養的人天福報良田;至於菩薩的供養行持可說是最廣大,主要為悲憫年老及病苦貧缺之眾、以及犯戒者、乃至畜生和螞蟻之類的一切眾生;而菩薩初發心時,亦成為大眾的福田對象。

從各佛教經論之中,我們可以得知釋尊及佛教大德所述的各類可種之福田,那麼,是否於這些福田範圍內造作布施等行為,便可獲得福德之果呢?根據釋尊住世時期已經存在的,可說是最古成文佛典,南傳《法句經》(Dharmapada[15]第一「雙品」(Yamaka-vaggo)第二句云:「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16]意指我們的言說或行為背後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我們的(心)意。如此引申,當我們在可播種的福田範圍內所真正播下的,其實就是(心)意念的種子,只要意念是清淨(善性如無貪等)的,收成時便能享有與清淨心如影隨形的樂果。然而,更需留意的是《法句經》「雙品」其實開首第一句是:「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實是先指出遠離惡意的重要性,似乎意味著染污心是首要排除的,也是意味著離苦是首要的目標,然後相對的清淨心即相應而能生起,相對的樂果亦自能相隨。

換言之在我們於福田的對象,如佛、法、僧、父母、師長、病者、殘障者、貧病孤老、乃至犯戒者、畜蟲類等福田行恭敬、供養、布施等行為時,必需不帶有貪念、惱怨、嫉妒、貢高我慢等染污心態,而必需以清淨心來進行,才能收樂果之效,例如以此功德但願自他皆離苦、但願正法流布、但願眾生安樂,不因爭功立名、不因錢財利益、不因勝過別人等等。如此以心為主導的義理,早已在釋尊最原始的教義裏說明了!

宏觀佛教的福田思想,我們可以了解其在中國人社會裏起了積極的作用,蓬勃了各種慈善機構和慈善事業的發展,也影響著種種社會民生的習性和福利,尤其是寺院文化,這些大家亦可以從近代學者對於佛教福田思想於各時代的發展研究中得知概況。


[1]  《瑜伽師地論》卷83。

[2]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5〈7 六法品〉:「言應供者。謂諸有情有貪瞋痴名為給使。若諸有情離貪瞋痴名為應供。應受給使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常供養故。」

[3]  《雜阿含經》卷13:「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

[4]  《雜阿含經》卷20:「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世間無上福田。」

[5] 《雜阿含經》卷42 – 46。

[6] 《中阿含經》卷30〈1 大品〉:「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7] 《增壹阿含經》卷45〈48 十不善品〉。

[8] 《大智度論》卷4〈1 序品〉。

[9] 《佛說諸德福田經》卷1:「何謂為五?一者、發心離俗,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軀命,遵眾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以此五德,名曰福田。為良為美,為無早喪,供之得福,難為喻矣!」

[10]《佛說諸德福田經》卷1:「何謂為七?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梁,過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是為七事得梵天福。」

[11]《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2:「云何名為福田。文殊師利言。有十法行。名為福田。何等為十。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入法位。見知四諦而不證道果。行八解脫而不捨菩薩行。能起三明而行於三界。能現聲聞形色威儀而不隨音教從他求法。現辟支佛形色威儀而以無礙辯才說法。常在禪定而能現行一切諸行。不離正道而現入邪道。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入於涅槃而於生死不壞不捨。有是十法。當知是人真實福田。」

[12]《瑜伽師地論》卷14, 15, 35, 39。

[13]《瑜伽師地論》卷38, 84, 66, 55, 61。

[14]《瑜伽師地論》卷71, 92。

[15] 印順導師,〈法句序〉(《華雨香雲》,頁218)。

[16] 法增比丘譯(Dhammavaro Bhikkhu)新譯為:「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