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禪修寶圖(二)── 聖嚴法師象岡默照禪十開示

(續上期)

調心

佛教又稱內學,修行是向心內做工夫,如心外求法,便是外道。由此,可見調心的重要。聖嚴法師在象岡默照禪十的開示[1],說了禪修最基本的原則:

「在禪堂是在練心,學著認知自己的雜念、妄想是甚麼,並練習著讓它們越來越少。」[2]


認知妄念

每次介紹禪修給人的時候,最常得到的回應,就是:

「我不能坐定,一坐定,就會胡思亂想。」

大家好像覺得不坐還好,一坐才會多妄念。事實當然不是這樣,但是這種觀念不只令很多人拒絕學禪,亦令他們參加禪修時,用錯了方法,不能與妄念相處。

首先,讓我們了解甚麼是「妄念」?

初學禪時,我和大眾一樣,以為「妄念」只是指不請自來的思想惡客,尤其是與世俗有關的煩惱。我們在家人每天因工作和家庭,心總有牽掛的人或事,無論喜惡,往往在心海起伏,自己十分被動,如被無明操控的木偶。怪不得智者大師指出要修禪方便[3],需具五緣[4],特別是要「持戒清淨」和「息諸緣務」,生活簡樸了,少了攀緣,才不會「心亂難攝,不得定也。」[5]

後來聽到常炬法師開示,知道決定「妄念」的身份不是內容,而是時機。就算是佛經或好的計劃,在不適當的時候記誦或思量,亦算是「妄念」。只要那會阻礙我們當下活動的任何想法,都是「妄念」。聖嚴法師更直接指出:「離開現在,就是在打妄想。」[6]

妄想有多種,會造成兩種常見的狀態:「掉舉」和「昏沉」。繼程法師曾解說凡修禪者,都會遇到這兩種情況,這是修習禪定的最大障礙。「初修定時,心無法靜下來,對所念的念處也無法專注,此即掉舉;當漸漸上了軌道後,一切又顯得太單調了,於是就會進入迷糊的狀態,就即是昏沉。」[7]

聖嚴法師則指出:

「妄想這樣東西本來是沒有的,只有在心中產生煩惱時,才叫做妄想。所謂煩惱,是心念跟自我的貪、瞋、癡、慢、疑相應,如果只有心念,而沒有自我在其中,這個念頭不會有問題;因為自私,老是在乎著自己的得與失、好與壞,結果變成了妄念,這就是煩惱。」[8]

他又提醒大家不要擔心或討厭妄念:「不對壞狀況起瞋恨心、後悔心,不對好狀況起貪戀心、追求心。」[9]他在同一本書,亦以另一角度說到三種妄心:「欣淨厭垢是分別心,取淨捨垢是執著心,將心待悟是生死心。」[10]


與妄念相處

認清「妄念」後,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它?

繼程法師在同文中接著介紹處理的方法:「當心昏沉時,就用輕安心所法使心活動,加重觀念的力量,昏沉心所法即會開始消失(除非身心已經都很疲倦);當掉舉發生時,就以行捨心所法來對治,暫時把觀念的方法放下,對妄念更是置之不理,如此就會使心慢慢地靜下來。當心達到平靜後,若再繼續作觀、作念,就較易與之相應了。」[11]

聖嚴法師相關的開示則是簡單地回到方法(默照禪):

「不著心:發現有妄念,[……] 勿拒勿迎 [……];不要將妄念當成對象,妄念就不是問題了。普通人在練習修行時,要完全沒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會愈來愈少。」[12]

「不著淨:用默照禪法時,『默』是不著一法,『照』是全體齊收,沒有善不善法的分別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個念頭。遇到壞狀況不用煩惱,遇到好狀況不用高興,心中朗然,不受影響,[……] 有雜念無雜念,皆不在乎,[……] 淨與不淨,都是平等。」[13]

「不著不動:『不動』[指]不動情緒的智慧心[及]心止於一念的禪定境。《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於禪定的不動心,而是不動情緒、執著的智慧心。[……]禪宗的坐禪,不是教人『常坐不動』,亦不是教人『看心觀靜』,乃是於相而不著相,於念而離於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離於念是默;念念分明是照,不思前境是默。[……]不論是次第禪定或大乘禪法,『捨』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則。」[14]

他在同書多處詳說默照的方法:

「知道剛才打瞌睡、有妄想,但是現在好好用功,不要對剛才的事產生煩惱心,這是默;知道,則是照。」[15]

「打坐時,體驗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經行時,體驗自己腳步在走的感覺;吃飯時,體驗每一口飯咀嚼的感覺;出坡時,體驗你的手、身體,以及工作的狀況。甚至洗澡、喝水、上廁所,都很清楚自己是在做甚麼,這就是照。有雜念不管它,則是默;很清楚現在用的方法,有雜念起,不管它,這是默照同時。」[16]

「默照是最好用的,在任何時間,任何一個念頭都可以用。[……] 無論是動或靜,在任何一個狀況下,都可以用這種態度,能夠這樣,心就很容易安定,容易統一,容易得力。」[17]

另外,他解釋默照禪的開創者──宏智正覺禪師所說的「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這兩句話。

「『不觸事而知』,是對一切狀況都很清楚,但是不要將它當成一回事,這些狀況跟[我們]沒有關係。事,就是狀況,環境裏的人與事的狀況,自己內心和身體產生的狀況,很清楚的知道是有的,[……] 但是不要在乎它,這就是默;很清楚知道有這個狀況,是照。」[18]

「『不對緣而照』,『對』的意思是攀緣,『緣』的意思是對象;自我和對象產生糾纏不清的狀況就是『對緣』。」[19]

「當我們打坐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狀況出現,沒有狀況反而是很奇怪的。[……]不對緣,就是不論是心裏想的、身體上感覺到的、環境裏面所有的一切,跟我沒有關係,不把它當成是我的對象,不去注意它,我只曉得我用我的方法[……]。」[20]

他也叫我們不要多管閒事,舉了一個例子:有位禪修的學員為了前面女孩子打坐的姿勢而煩惱,那就是「對緣而照」了。「禪修期間,不僅其他人跟自己沒有關係,連自己的前念與後念、自己的身體狀況,都跟自己沒有關係,這樣子才會坐得安定,這叫做『不對緣而照』。」[21]

他提醒大家要明白禪修期間,「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任何空間,都是在修行,否則洗澡時,不是修行反而是放逸;吃飯時,不是修行反而是享受;出坡時,不是修行反而是受苦。我們的心隨時要安住在現在,很清楚的把現在做好,這就是修行了。」[22]

那次禪十的開示非常完整,法師還說到修行的次第:

「修行是有方法的,既然有方法,就必定有次第。運用方法的時候,會發現從散亂心變成集中心,從集中心變成統一心。一般人常誤將統一心當成開悟,但就禪法而言,統一只是進入無心的前一個層次,無心是超越集中心和統一心的。到了無心層次,才是悟境,才是無漏的智慧現前。」[23]

他更難得地提到統一心的階統會有的三類經驗[24]。不過,他強調:

「統一心出現這種經驗,原則上是個好現象,能讓人產生信心,認為修行是很有用的。但是,這些現象和悟境不相關。[……] 還要更進一步,將它捨掉。[……] 開悟,不是知識,不是經驗,而是無我的態度。[……]在心尚未統一之前,雜念、妄想隨時都要捨,但是方法不能捨,有了統一心之後,必定得捨。捨,就是告訴自己:『這個不是我要的,這不是我的目的』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在進入統一心之後,(才)很容易真正進入佛心。』」[25]


[1]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法鼓文化,2004,初版七刷)

[2] 同前書p.105

[3]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 (參照:《新譯釋禪波羅蜜》p.87台北:三民書局,2012,初版三刷)

[4] 具五緣者: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5] 《新譯釋禪波羅蜜》p.120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 )

[6]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p.84

[7] 釋繼程《百法明門論講錄》 (台北:法鼓文化,2010,初版二刷) p.129-130

[8]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p.100

[9] 同前書p.90

[10] 同前書p.50

[11] 釋繼程《百法明門論講錄》p.130

[12]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p.50

[13] 同前書p.50

[14] 同前書p.50-51

[15] 同前書p.97

[16] 同前書p.101-102

[17] 同前書p.102

[18] 同前書p.110

[19] 同前書p.111

[20] 同前書p.112

[21] 同前書p.113

[22] 同前書p.103-104

[23] 同前書p.135

[24] 同前書p.137

[25] 同前書p.137-139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