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自護兼他護!談《雜阿含經》中自他相護之法

剛踏入電梯,就那麼剛好與同學動作一致,由僧袋中取出口罩隨即帶上。動作引來同乘者某甲滿臉匪夷所思,隨即開口問:「帶口罩做甚麼?有用嗎?」筆者據實回答,因為要到醫院探病,恰逢流感高峰期,所以必須要戴。甲接著說到:「我不相信,這輩子我從來不戴,出家人需要帶口罩嗎?」電梯中的某乙開腔幫忙解圍,說戴了多多少少有些幫助。甲馬上回了一句:「我不是問你,我要他們回答。」在這時,電梯門終於打開,筆者與同學踏出電梯,相對望一眼,各自在心中歎了口氣。筆者慣於自經典中尋找碰到難題的解藥,試圖解答路人甲對於「為何要戴口罩?」的疑惑。

今次引用內容精簡的《雜阿含經》第619經,扣除了一貫模式的序文及結語,主要經文雖只有百來個字,卻使用了讓人簡易明白的例子,道出了如何在自護的當下又能兼顧他護。經中引述了專門表演爬幢竿技藝師們之間的對話,身為師父的負責在下方用肩膀豎起幢竿,讓徒弟爬在竿上表演。一開始,師父囑咐在竿上表演的徒弟,要時刻留意下方的他,守護著他,而他也會隨時留意在竿上表演的徒弟,照顧著徒弟。這樣才能在彼此觀照留意,互相扶持之下,完成表演而得到豐厚的賞錢。

幢竿上的徒弟卻不以為然的說到:「師父!其實您應該自己護著自己,專心在自己的表演上,而我也應當專心於自己的動作上,照顧好自己。我們各自做好自己,專心完成所有動作,這樣一來,表演才能完美,觀眾的賞錢才會多。」師父這時也附和了徒弟各自愛護自己的見解,並說到:我們各自愛護自己,不去妨礙別人既也是在愛護他人,就如你在上方專心一意在表演,同時也是在保護下方撐竿的我。經文最後說到「自護他護」——做好自己等於在守護他人,不會去妨礙他人;「護他自護」——不做恐怖他人,違背、害他人的事,乃至慈心悲憫一切眾生,護他當中也是在護己。

經文中,無論是徒弟的自護而能護他,或是師父的護他而能自護,他們的目標只是想將表演完美的呈現。回歸現代生活中,電梯中的甲,一向疑惑那薄薄的口罩,能抵擋得了甚麼?甚至他還自豪這輩子從沒使用,這種執著於自己的見解,妨礙他人的行動,和佛陀強調自護護他或護他自護的精神相去甚遠。

有時外出用餐,發現大家都會一面用餐,一面扯著嗓門在談天,欲使對方能聽見自己的聲音。大家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聲量,整個餐廳都顯得鬧哄哄,一頓飯下來猶如疲勞轟炸。若是大家能實踐自護他護,或他護自護,也就不必這麼辛苦在不斷的提高聲量。兩千多年前的經典,確實能與現代生活相呼應,重點在於,我們有想到要去實踐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