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與動物夥伴共修

(圖:網上圖片)

動物聞說法講道生起感應的故事,見於不同宗教傳統。據索達吉堪布《有求:二十一度母給你溫暖》書中所述,印度大乘佛教世親論師的弟子安慧,前世為鴿子,經常聆聽世親論師背誦《般若經》。以此因緣,死後獲得人身,轉生王族,依止世親論師,終於得以成為班智達(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在天主教傳統中,聖人方濟各被視為動物的主保,民間流傳的《聖方濟各的小花》一書,有鳥群專注聆聽方濟各宣道,及豺狼受方濟各說理感化等記載。
 
佛教作家大衛.米奇(David Michie)在其新作《愛顧寵物的佛理:守護我們的親密夥伴度過生關死劫》(Buddhism for Pet Lovers: Supporting Our Closest Companions Through Life and Death)中指出,動物沒有人類的複雜心念,不會像人類般常因思前想後而心不在焉,因而更能活在當下。誇張一點說,動物處於某程度的自然禪定狀態。這種自然禪定狀態,讓牠們非常敏銳。家中有貓狗等寵物夥伴的朋友,常有寵物能猜透他們心思的經驗,好像牠們有他心通似的。例如剛好心血來潮,決定外出散步,還未付諸任何行動,小狗便突然出現在門前等候。這當然有可能不過是巧合。因此米奇檢視了嚴格的科學研究,其中一項透過閉路電視發現,主人起念下班回家的一刻,家中小狗便興奮起來,走到門前守候。循此思路猜測,動物雖聽不懂講經說法的語言內容,但只要宣講乃從有修為的宣講者生命中生發出來,而非徒屬鸚鵡學舌、口不對心,牠們便能感應到宣講者的「氣場」,受到感化。
 
正如米奇自己的經驗和同道中人的分享,人們的靜觀修習,常吸引到動物夥伴在旁一起參與;對原本桀驁不馴的動物夥伴,更起到變化氣質的作用。反過來說,當我們心不在焉的時候,我們的動物夥伴亦被感染,會煩躁不安。因此米奇強烈反對人們和狗外出散步時,仍忙於使用流動通訊,而非全身心投入和愛犬共享美好的時光。這道理當然首先適用於人與人的相處。不過和我們的家庭成員和朋友等相比,動物夥伴大概被動得多,牠們的生活質素包括靈性狀態,直接被我們左右,不應忽視。
 
影響當然是雙向的。動物夥伴的樸素禪定狀態,人們自然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應。不少研究都發現,寵物夥伴能促進身心健康,包括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上述這種感應大概至少是原因之一。許多小朋友認為寵物感應到他們的喜怒哀樂,遇上不快的事情,能從牠們無條件的關愛回應中得到撫慰。(Triebenbacher, 1994)因此有必要鼓勵孩子親近和善待動物。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對此非常積極,近年他探訪多所學校,進行講座。據他說,初期當他「要求帶同我的動物隊友,學校都說不方便。」現在情況已有改善,「每次去,我都一拖二袋的貓貓狗狗,喵喵汪汪,浩浩蕩蕩的闖入校園。」但令他難過的是,講座結束後,安排同學和小動物互動,有時候4、500位同學當中,只有不夠二十位得到家長簽署同意書,「被恩准」接觸動物。這說明了,不光是學校教育的問題,若要改善疏遠動物的社會風氣,有待有心人一起努力。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688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