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與衍陽法師的三場偶遇

作者簡歷:李衎政──覺智國際基金會主席、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董事、佛門網B頻道顧問、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何敏盈──《灼見名家》編輯。

雖然我一直留意衍陽法師的書籍和開示,但並不是法師的弟子,法師亦不知我姓甚名誰。只是我曾有幸在三個場合親炙法師,如今縷述如下,以表敬意。

佛畫結緣

第一次在2012年10月。法師假沙田大會堂舉辦「創造緣機書畫展」,為她創辦的大覺福行中心擴辦會址籌款。我希望支持她,便到場觀畫。法師的字與畫,都剛柔互濟,蒼勁有力,而我與當中一幅《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特別投緣:「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義工告知這幅字原已被人請去,法師可以為我再寫一幅,著我留下聯絡資料並先行會鈔。當時我並未帶備足夠現金,便前去提款。路上偶遇法師,向她問好,猶記她當刻和藹親切的笑容。我帶著歉意告知原委,難免也有點難為情。她微笑寬慰我,讓我不必著急。這是我第一次親炙法師。

半年之後,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在港為澳洲法依尼寺(Dhammasara Nuns’ Monastery)籌款,我便將衍陽法師這幅《普賢菩薩十大願行》在籌款晚宴上拍賣,由一位善心人投得。這幅字先惠澤大覺福行中心,後又遙助澳洲的比丘尼,是女法師成就女法師的兩段殊勝因緣。

2015年5月11日晚上,一位佛畫老師在法師的私房菜館,宴請文化界的朋友,我也有幸在席。當時法師大病初癒,難掩一臉倦容,待人卻依舊關懷備至,親自為我們安箸、布讓。其實該是我們好好照顧她的,確實慚愧。她為了扶持弱勢社群,聘用他們就業,特意創辦一所社會企業餐廳;這間私房菜館,即為訓練員工而設。當晚法師每人親署送贈一本她的大作——《緣飛筆外——衍陽法師淺墨洗塵心》。

2015年8月,鄺民彬先生與我原擬邀請法師親臨佛門網,接受我們主持的網台節目訪問,法師亦已慨然應允。不久她苦於肺部不適、雙腳浮腫,未能應約。我們再三請她不必勉強、隨順因緣,法師仍希望堅守信諾,遂與我們另約訪期。後來因緣不具足,她病入膏肓,始終未能踐此善諾。


生死自在

2015年9月,《溫暖人間》16周年籌款素宴,法師捐出親筆字畫,而我有幸擔任司儀,這是我最後一次與她相遇。她勉力抖擻精神,上台盡心介紹字畫,鼓勵有心人承價。只見法師談笑風生,一貫幽默風趣,其實當時身體已經極為虛弱。她一生只會默默承受苦楚,即使多經波折風浪,身心受創,始終未改堅毅、勇敢,行善從來不遺餘力。她的偉大,在於超越一己的苦難,獻出飽受風霜的生命,作成世人的榜樣。

即使離開塵世,她的無私大愛,仍然成就善舉。中國人一般保留全屍的觀念較重,不樂意捐出遺體作醫學用途。可是法師拋棄世俗的想法,擇善固執,將自己的遺體,獻給香港中文大學的醫學生學習、研究。兩年前,我偶然看到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黃金歲月》,第九輯〈身後的大禮〉正是訪問法師。她有幾句說話,我尤其印象深刻﹕

「身邊所有人,沒有像我病得這麼長久。如此我就知道,原來這是我的『專業』,我是一個專業的病人。既然我是一個專業的病人,我就要有專業的精神。病人有病人的心態,我能夠感受他們的苦。」

法師無私奉獻,深深打動了我。節目的另一位嘉賓,是香港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系的陳立基教授。翌日我致電邀請他,得蒙他慷慨接受鄺民彬先生和我在佛門網的網台節目訪問。訪問之後,我即場向陳教授提交捐贈遺體的申請表格,至今仍隨身攜帶遺體捐贈證。我現在能夠坦然面對死亡,心懷平安,應該感恩衍陽法師在節目中的啟發。

我想,世上應有許多人與我一樣,雖未有幸親隨法師修習,卻深受她身教言教啟迪。她無私的教導與大愛,超越種族宗教性別,深深觸動人心。如今嘉言善行,仍然遺愛人間,正如她創辦大覺福行中心的宗旨:「真愛無界限,陪您過難關。」

訂閱
通知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